時間:2025-07-31來源:
近年來,臨潁縣人大常委會把加強代表履職平臺建設作為重要抓手,創新載體、提升效能,激發代表履職活力,激活人大“新動能”。目前,19個“代表聯絡站”、83個“聯系點”、48個“代表工作室”共150個代表線下履職平臺遍布城鄉各地,編組入駐了全縣1300多名五級人大代表,它們不僅是民意收集的“前哨站”,更是多方力量共建、民生難題共治、治理成果共享的樞紐平臺。
堅持守正創新 打造 “問需”平臺
強化“雙創”引領。縣人大常委會出臺《關于發揮人大作用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示范點的實施意見(試行)》精神,緊密結合實際,各鄉鎮制訂《進一步規范建設全過程人民民主示范點工作方案》,以強素質、提質效、樹形象為目標,以創特色品牌、創精品實踐基地為引領,主任會議成員分工負責指導分管專工委室、鄉鎮人大的“雙創”工作,聚焦主題、聚焦體系、聚焦載體、聚焦特色,共確定3項創新品牌、8項研究課題重點工作,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基地鑄魂。重點打造杜曲、固廂等5個全過程人民民主示范點,分批次組織縣人大常委會成員、鄉鎮人大主席、人大代表40多人次前往信陽市和兄弟縣區學習經驗。
融入基層治理。推廣使用“代表碼”,在黨群服務中心、“家站點”等區域亮出代表身份,全縣16個鎮區全覆蓋。同時探索設立人大代表云上“代表之家、聯絡站”,推動人大履職模式從單向發力向雙向互動轉變,從線下運行向線上線下融合轉變,助力人大及代表履職。如今,抖音直播受到廣泛關注。在基層治理中引入線上直播說事模式會獲得怎樣的效果?“哪個小區?”、“說了那么多,能做什么?”、“收費高,服務不到位!”……在“民情夜事”直播間里,居民們正圍觀某小區業委會的設立。杜曲鎮通過“事前線上通知、事中居民參與、事后成效反饋”的線上直播說事模式,讓居民參與議事協調全過程。4場直播活動,累計近2000人次參與了網絡交流,收集社情民意90多條,小區地下車庫管理難題、消防設施改造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逐一納入代表聯絡站督促解決。直播平臺打破時空界限,強化數字賦能,形成涵蓋“垃圾分類”“人居環境”“小區物業”等居民息息相關的配送“菜單”,增強群眾對社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做實“雙聯”工作。以實踐基地為抓手,用好“1+3+N”履職服務平臺,既建立工作機制,暢通縣人大常委會、鄉鎮人大主席團組成人員與代表,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的常態化聯系渠道,每名常委會組成人員固定聯系4名人大代表,每名代表聯系一定數量的選民,每年至少組織2次活動,采取“線上”問卷調查、“線下”意見征詢等方式問計于民,切實做到察民情、聽民聲、匯民意。臺陳鎮人大主席團以“三個三”工作法組織開展第四小組代表述職評議會,代表們當面述職交“答卷”,選民現場測評來“閱卷”,縣、鎮人大代表依次上臺清單式報告聯系服務群眾、參加“三在三爭”“一線三問五聚焦”活動、為群眾辦實事等方面的情況,選民依法就述職報告向代表們提問,并按照“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個等次,對代表履職成效進行滿意度測評。
深化代表行動 打造 “問計”平臺
深入調研視察。探索縣人大統籌調度、鄉鎮人大建設運行、人大代表進“站”履職的實踐基地運行模式,以開展的“為人民履職、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動”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為契機,堅持把調研作為把握民意、暢通民聲的重要渠道,對具有普遍性、政策性的問題,組織代表進行專題調研、集中視察,形成解決問題、促進工作的意見建議,為黨委決策提供參考。同時,將代表行動與人大調研視察監督項目緊密結合、有機銜接、相互促進,提升監督工作質效。6月,縣人大數字農業農村代表活動小組緊扣產業振興主題,以實地調研等方式,組織縣人大代表、人大干部和縣特產辦農業專家到郭建成農業服務公司開展學習和調研活動,現場對標“經驗”,認真分析農業基地建設、品牌培訓、農旅融合等情況,明確產業發展思路,對人大代表提出科學合理的意見建議有很大幫助。王崗鎮人大主席團以“助力數字辣椒行動”積極組織第二、第四活動小組聯合縣鄉鎮農業技術骨干,深入瓦店鎮、三家店等鄉村振興主戰場,依托全過程人民民主示范點,開展“小陣地大課堂”數字辣椒產業技術推廣服務活動,辣椒種植戶、村“兩委”成員、合作社成員等共150多人參與,充分發揮人大代表在農業產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示范引領和督促作用。
收集意見建議。各鄉鎮人大依托陣地、以代表小組為主體建設全過程人民民主示范點,建立選民接待日制度、民情民意征集制度、民主協商決策制度,組織人大代表開展工作視察、執法檢查,工作評議和滿意度測評,廣泛征求選民的意見,并按照“收集整理、分類協調、交辦轉辦、督辦交流、滿意回復”的閉環管理要求進行處理,辦理完結后向代表回復并接受滿意度測評,推動建議內容公開、辦理進度公開、辦理結果公開。7月份,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成員,分三個視察組赴全縣5個鄉鎮的全過程人民民主示范點,開展代表建議及票決民生實事辦理情況的工作視察,視察所涉及代表建議的主辦單位分管領導及領銜代表也參與其中,采取現場督辦、調研、座談、聽取辦理情況匯報等方式,詳細了解并填寫《臨潁縣第十六屆五次會議代表建議辦理進展情況表》,對代表建議辦理工作進行深入細致的調度和督導,共督辦了10件重點建議和10件票決民生實事。
關注民生實事。各代表小組圍繞全縣重大項目和重點工程、社會綜合治理、教育衛生、鄉村振興、城鄉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以及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調研,廣泛傾聽群眾的意見,結合掌握實際情況提出選題精準、內容務實的民生實事項目。縣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臨潁縣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實施與監督辦法》,“三步走”推動民生實事項目從“征集和初定”到“審議和票決”再到“實施和監督”,推動構建黨委領導、群眾提議、代表票決、政府辦理、人大代表和群眾合力監督的工作閉環。
強化工作落實 打造履職“問效”平臺
實行智慧履職。建立“人大代表亮身份”工作機制,五級人大代表全部在實踐基地公開亮身份、亮職責、作承諾、曬成效。探索推廣人大代表一人一“碼”,實現群眾意見“碼上”提、“碼上”交、“碼上”辦,結果“碼上”見,實行“線上線下”平臺協同發力,“會中會后”履職有效銜接。年初,數字農業代表聯絡站按照“人大代表亮身份”工作要求,將人大代表分活動小組進行身份公示,為每位代表們印發代表履職手冊,并在全過程人民民主示范點安裝了代表身份標識牌,群眾可以在任何時候通過掃二維碼向代表反饋意見。閉會期間,各鄉鎮人大通過組織開展代表行動,常態化收集代表意見建議132件,截止2024年底已全部辦理完畢,受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注重示范帶動。縣人大常委會依托鄉鎮各類履職平臺,建強用好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基地,持續總結推廣代表行動的典型事例和經驗做法。縣人大法制委員會、縣人民法院、各鄉鎮人大主席團經過走訪調研,聚力“共同締造”代表行動基層實踐,結合辦案特點,開啟“人大代表‘家站點法律服務志愿工作隊”協同新模式。目前,全縣16個鄉鎮人大代表聯絡站全部加掛檢務工作站,實現了鄉鎮(街道)全覆蓋,與代表聯絡家站點形成了“線上+線下”有效結合,群眾既可以通過手機在線申請調解,也可以就近選擇人大代表家站點“面對面”解決問題。杜曲、固廂被推薦為省級全過程人民民主示范實踐基地。
創新完善提升。將實踐基地建設納入縣鄉人大工作評價內容,納入代表“雙五”活動和人大工作“比曬亮”的重點,對鄉鎮開展實踐活動觀摩交流、評比點評、相互學習。各鄉鎮人大認真總結建設實踐基地的經驗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成效,講好基層民主故事。縣人大常委會每年組織召開專題培訓,各鄉鎮人大負責人分別匯報上半年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基地(站)建設及代表活動開展情況,并講好一個基層人大代表的生動履職故事,發揮基層代表示范帶動作用。各鄉鎮人大上半年已在市縣媒體刊發累計宣傳稿件268條,有力推進了學習型機關建設,增添了基層人大工作的生機與活力。(作者:雷召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