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12-25來源:
漯河市城市管理局關于代表建議辦理情況的報告
——2024年12月24日在漯河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上
市城市管理局局長 郭海平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根據會議安排,現將市城市管理局承辦的《關于優化供熱熱源結構及配置促進全市企業高質量發展》辦理情況報告如下,請予審議。
一、熱源基本情況
當前,市區共有華電(漯河)熱電廠、天陽公司下屬的恒瑞熱電廠2座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熱源,其中華電電廠最大可對外提供工業蒸汽560蒸噸/小時,恒瑞電廠最大可對外提供工業蒸汽85蒸噸/小時,合計最大工業蒸汽供應能力645蒸噸/小時。市區周邊目前可利用的具有對外供應蒸汽能力的熱源還有位于漯西工業集聚區的天壕生物質發電廠、新盛熱力的生物質鍋爐最大供熱能力為60蒸噸/小時。
截止本采暖季,居民采暖(含行政事業性單位、學校、醫院)蒸汽最大需求量為90蒸噸/小時;工業蒸汽平均需求量為330蒸噸/小時,高峰時段達到370蒸噸/小時(郾城區約121蒸噸/小時、召陵區約157蒸噸/小時、經開區約92蒸噸/小時),最大需求量約為460蒸噸/小時。高溫熱水實供面積為約300萬平方米,郾城區約160萬平方米,源匯區約120萬平方米,召陵區約20萬平方米,華電(漯河)熱電廠高溫熱水供熱首站建于2010年,設計供熱能力為1500萬平方米,能夠滿足居民采暖需求且富有余量。
二、建議辦理情況
圍繞建議中提出的熱源結構及布局不均衡等問題,市城管局積極與市發改、規劃、環保等職能部門進行對接會商,組織行業專家從熱源、管網及用戶三個維度進行論證分析,科學優化熱源結構和管網建設方案,具體如下:
?。ㄒ唬┥疃韧跐摤F狀熱源。本著立足現狀,深度挖掘現有熱源潛能的目標,市城管局多次組織、市發改委、華電電廠、恒瑞電廠、省規劃設計院等有關單位專題研究,經過研究論證,計劃對華電電廠機組實施深度提升改造工程,在雙機運行狀態下,最大蒸汽供應能力提升至700蒸噸/小時,同時將恒瑞電廠作為中心城區調峰熱源,當中心城區熱負荷出現較大波動時啟用,用以保障用熱穩定性。
?。ǘ┩卣估弥苓厽嵩?。據調查,漯西工業集聚區內新盛熱力申請建設的3臺130蒸噸/小時循環流化床鍋爐(兩用一備)和2臺20MW背壓式汽輪發電機組于2020年10月通過發改部門審批,規劃范圍為漯西工業集聚區兼顧裴城鎮,2025年6月將建成1臺鍋爐和1臺發電機組,最大供熱能力100蒸噸/小時,投運后漯西工業集聚區合計對外供熱能力約為110蒸噸/小時(需預留約50蒸噸/小時用于園區自用),剩余兩臺鍋爐和發電機組將根據熱負荷情況適時啟動建設。為有效發揮該熱源項目潛能,市城管局會同市發改委等部門先后數次組織省規劃設計院等有關單位實地調研新盛熱力熱電聯產項目,并進行了多輪次的專題論證分析,形成了采用新建長輸蒸汽管網將漯西工業集聚區富余的蒸汽向郾城區先進制造業開發區工業企業供熱,重點保障益恒源塔格糖、微康益生菌等項目的用汽需求的方案。后該方案在12月10日召開的市長辦公會上研究通過,具體的落地建設方案正在論證研究當中。
(三)有序推進供熱一體化運營。根據市政府全市“供熱一張網”的工作要求,市城管局高度重視,成立工作專班,推動市投資集團在年初完成對漯河天陽供熱公司控股的基礎上,會同市發改委、市國資委等部門,積極推動市投資集團收購華電熱力公司,當前,收購工作正在有序進行。待收購完成,實現全市供熱“融、投、建、管、運、服”一體化運營后,可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為熱用戶提供用熱保障。
?。ㄋ模┙∪腔酃嵝畔⑵脚_。由市城管局牽頭,申報并實施了集中供熱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項目,該監控平臺實現熱源、一次網、熱用戶的智能全覆蓋,可精確調整至每一段管網、每一戶,有效實現對全網平衡調控、熱網遠程監控、智能化運行的目的。同時與氣象部門實時數據共享,云控系統根據供熱系統歷史數據,結合氣象預報數據,準確預判出供熱工作模式并執行,進而達到保證供熱效果、降低運行成本的目的。
三、下步重點工作
?。ㄒ唬┛茖W謀劃新增熱源。隨著漯河“三城”建設步伐不斷加快,中原食品實驗室的優勢發揮,相關成果轉化,健康食品、生物醫藥、新材料等主導產業持續發力,入駐企業的逐步增多,提前布局,科學謀劃建設調峰熱源,保障工業生產和居民采暖供需平衡。
?。ǘ┘哟蠹夹g改造。針對部分區域、部分時段熱量不足,無法滿足生產生活需求問題,督促熱力企業和相關單位加大技術升級和管網改造力度,同時持續推進“汽改水”工程,置換出更多的蒸汽,進一步補充工業蒸汽負荷。
?。ㄈ┖侠硖岣邿嵩蠢谩E浜鲜邪l改委、市投資集團等相關單位建設全市集中供熱管理平臺,利用大數據分析整合域內熱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率。協調發改、規劃等職能部門,幫助新盛熱力盡快完成熱源項目的建設,實現將漯西工業集聚區富余的蒸汽通過長輸蒸汽管道向郾城區先進制造業開發區工業企業供熱。
?。ㄋ模┨岣叻漳芰λ?。深入熱力企業和用熱企業,加強調查研究,及時關注回應解決企業訴求,疏導供用熱矛盾,提升服務企業的水平和能力,助力熱力市場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