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12-25來源:
漯河市人民政府關于代表建議辦理情況的報告
——2024年12月24日在漯河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上
市人民政府秘書長 史耀星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受市政府委托,現將市八屆人大三次會議代表所提建議辦理情況報告如下,請予審議。
一、總體辦理情況
一年來,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常委會的監督指導下,市政府及各部門把辦好代表建議作為集聚民智、匯聚民力、凝聚民心的重要抓手,與全市發展大局、中心工作結合起來,將各位代表的建議轉化為具體的政策措施,解決了一批事關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243件建議已全部按時辦理答復完畢,其中,已經解決或基本解決的158件、占比65%;已列入計劃正在解決的74件、占比30%;因條件限制需以后解決或留作參考的11件、占比4.5%。建議答復后,共收到市人大代表反饋意見表235份,電話回訪市人大代表277人次,反饋結果全部為“滿意”或“基本滿意”。辦理過程中,主要做了三個方面工作:
(一)站穩人民立場,高位推動建議辦理。市政府高度重視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今年以來,黃鈁市長多次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市長辦公會議,研究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市政府副市長領銜督辦重點建議,定期聽取辦理情況匯報,協調解決具體問題。各承辦單位落實“一把手”負責制,將建議辦理納入重要工作日程,對代表反映的問題認真研究分析,根據不同情況,提出具體落實辦法,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
(二)健全工作機制,全程督辦建議辦理。健全建議交辦、督辦、落實、答復、反饋、溝通等機制,對建議辦理實行全方位服務、全過程督辦,統籌協調建議辦理工作。一是完善辦理機制。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做好重點建議和重點提案辦理工作的通知》《2024年市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工作臺賬》等文件,細化責任分工,夯實辦理責任,實行臺賬式交辦、動態化管理、全過程監督。通過實地查看、定期督導、座談走訪等方式,及時掌握各承辦單位辦理情況、工作動態、困難問題等,推動辦理工作落實。二是完善辦理程序。印發了《2024年市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細則》,明確建議辦理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工作標準、辦理職責、工作程序等。三是完善反饋程序。通過收集反饋意見、電話回訪等方式,充分征求各位代表對辦理工作的意見建議。要求各承辦單位對已經解決或基本解決的問題,全面落實“回頭看”制度,進一步提升辦理成效;對列入計劃解決的建議,持續采取有力措施,逐項跟蹤落實;對辦理過程或結果代表反饋“不滿意”的,責成承辦單位查找問題、限期整改,二次辦理代表仍反饋“不滿意”的,予以通報批評,并作為支持人大工作考核指標的重要參考,倒逼各責任單位提升辦理質效。
(三)強化溝通協調,合力推動建議辦理。一是落實五方協商機制。建立市人大相關委室、督查部門、人大代表、代表小組、承辦單位五方協商機制,通過溝通協商增進了解、達成共識,今年共召開五方協商推進會議5次,合力推動建議辦理落到實處。二是落實溝通協調機制。按照“辦前溝通、辦中對接、辦后反饋”的要求,加強與人大代表的溝通聯絡,堅持多年辦理實踐中形成的上門走訪、座談協商、現場視察、線上交流等好的經驗做法,了解代表真實意圖,及時聽取代表意見建議。三是落實配合聯動機制。探索完善辦理工作統籌協調、上下聯動、橫向協同、考核評價等機制,不斷強化主辦單位與協辦單位之間的溝通配合,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提高建議辦理針對性和代表滿意度。
二、主要成效
(一)聚焦助企惠企,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針對代表提出的“關于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深入開展“萬人助萬企”四項對接活動,持續開展“六職招商”“雙招雙推”活動。全市新簽約項目179個,總投資899.8億元,其中超10億元項目34個,國內外500強、行業百強、上市公司投資項目35個。成功舉辦第二十一屆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組織產融對接活動62場、產銷對接活動25次、產學研對接活動66次,對接企業4360家次、融資需求89.4億元,已投放31.1億元,完成技術合同260項25.2億元。前11個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3%,居全省第2位;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4.8%;工業對全市GDP的貢獻率達到49.1%,較上年度增長4.3個百分點。針對代表提出的“關于降低企業成本助力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黃鈁市長高度重視企業生產要素降本增效工作,多次作出批示,開展實地調研,采取有效措施持續降低水、電、熱、氣等生產要素成本。全面落實工商業分時電價政策,春節期間采取的深谷電價政策為全市2.11萬戶工業企業降低用電成本541萬元,6月1日起企業日間生產用電價格由平段電價的1.34倍降至1.07倍;實施工程性措施,增強我市天然氣議價能力,非居民天然氣價格先后兩次調整,由5.16元/立方米降至4.63元/立方米;與省郵政管理局簽訂合作協議,加強與省郵政管理局及快遞企業總部溝通對接,積極爭取快遞物流價格優惠,1公斤快遞價格下降至1.4元、3公斤快遞價格下降至2.8元,申通、韻達全市11公斤重貨快遞價格分別降低6.2元/單、0.6元/單,目前快遞價格華中地區最低。針對代表提出的“關于支持冷鏈物流發展的建議”,黃鈁市長多次調研冷鏈物流企業并召開現場辦公會議,出臺了《漯河市扶持和促進冷鏈物流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漯河市支持物流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落實冷鏈物流企業政策資金985.4萬元、物流業政策資金283萬元。依托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信息技術,構建數字化物流網絡貨運平臺,培育網絡貨運平臺9家。雙匯物流智慧信息平臺已注冊車輛25萬輛,入駐企業1.8萬家。
(二)聚焦科技創新,加快建設現代化創新之城。針對代表提出的“關于強化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建議”,錨定全國食品創新高地、全國食品創新人才高地建設目標,以中原食品實驗室為龍頭,聯動河南食品科創園、漯河食品工程職業大學,形成以科技創新“三足鼎立”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創新格局。我市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17%,首次超過全省平均水平,較2020年增長1.03個百分點,年均增速全省第一。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達91%,居全省第一位,連續三年居全省前兩位。積極打造創新平臺,全市建成國家級研發平臺3個、省級研發平臺151個、市級研發平臺205個,形成了以中原食品實驗室為龍頭、省級與市級平臺為支撐的多元化創新平臺體系,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提供了良好環境。針對代表提出的“關于加強中原食品實驗室與食品企業有效合作的建議”,中原食品實驗室引才聚才、賦能產業效應顯著,集聚高層次人才300余人,成為全省首個擁有研究生培養資格的省實驗室,建設成效全省領先,經驗做法全省推廣。召開科學家大會暨漯河市創新發展大會,科研團隊與雙匯、想念等21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達成合作意向40余項。舉辦中國工程院項目咨詢會、項目啟動會等高規格會議16次,提出的88項技術需求正在逐項攻關。積極推動成果轉化,促成實驗室與食品企業有效合作,對接企業400余家,向全市、全省食品企業推送實驗室科技成果232項,與42家企業簽訂成果轉化協議,與三劍客等15家企業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為雙匯、伊利等280家省內外知名企業提供技術服務380多次。圍繞營養健康、食藥同源、未來食品三大主攻方向,突破16項關鍵技術、發布41項代表性成果。推動33個科技成果轉化,其中“樂荷”白酒、“中晨”護肝產品、“北舞℃”胡辣湯等11款產品已成功上市。實驗室檢測中心獲得三C(CNAS、CATL、CMA)檢驗檢測資質認證,先后對100余家企業1000多批樣品開展檢驗檢測服務。中原食品實驗室被授予中國食品工業科技創新中心、中國休閑食品營養健康重點實驗室、省級工業微生物資源開發與應用工程研究中心等。
(三)聚焦宜居宜業,持續提升城市功能品質。針對代表提出的“關于增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滿足群眾出行需求的建議”,出臺《漯河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暫行辦法》《漯河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19—2035)》等政策,逐步構建“公用網+專用網+自用網”三網協同的充電服務網絡,打造“2公里充電圈”。今年全市新建并投入運營充電終端1052個。針對代表提出的“關于打造品牌體育賽事促進文旅文創融合高質量發展的建議”,緊緊圍繞“文旅文創高質量發展”目標,持續完善體育賽事體系建設,申辦國際級賽事1項、國家級賽事8項、省級賽事8項,成功舉辦品牌體育賽事20項、常規全民健身賽事60余場次,直接拉動體育消費3000余萬元。針對代表提出的“關于加大安全救援知識普及進一步提高災害應急處置能力的建議”,開展“5.12”防災減災日、安全生產月、消防宣傳月等大型公益集中宣傳活動,通過主流媒體宣傳專欄、“兩微一端”等各種渠道,持續發布科普知識、提示提醒和自然災害應急預警。舉辦2024年度全市應急管理能力提升專題培訓班,組建7支衛生應急志愿服務隊伍。舉辦線上安全知識公益宣講和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活動,在線觀看人數累計3萬余人。開展“大練兵大比武”活動,組織各類競賽比武活動119場次,參加集中訓練1.69萬人次、比武4464人次。組織各類應急疏散演練5380多場次,參與演練78.5萬人次。
(四)聚焦群眾關切,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針對代表提出的“關于構建新型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建議”,按照“全域統籌、城鄉覆蓋、分布合理、均衡發展”的原則,實現一縣一服務中心、一鄉鎮一敬老院、社區養老服務站和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全市共建成5個縣區級特困供養服務中心、16個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142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1199個農村幸福院,提升改造45所鄉鎮敬老院。占地380畝的市養老產業綜合服務園項目正在加快建設中。針對代表提出的“關于成立青少年脊柱側彎普查及治療指導中心的建議”,印發《關于進一步明確將脊柱檢測納入全市中小學生年度健康體檢項目的通知》《漯河市青少年脊柱健康中心工作規范(2024版)》,建立健全校醫融合、校體融合、成效分析評估、綜合干預等學生常見病監測與干預長效工作機制。目前全市共有13家醫療機構開展青少年脊椎側彎規范化診療服務,其中4家醫院被授予“河南省脊柱側彎康復診療聯盟分中心”,5家醫院被命名為“漯河市青少年脊柱健康中心”。
(五)聚焦農業強市,統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針對代表提出的“關于加快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助力現代化食品名城建設的建議”,前三季度,全市豬牛羊禽肉類總產量29萬噸,同比增長16.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7個百分點。全市畜牧業產值85.2億元,同比增長6.2%,高于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速2個百分點;全市一產增加值132.5億元,同比增長4.1%,增速居全省第1位,畜牧業對“一產”拉動作用明顯。全市生豬、肉雞規模養殖比重分別達到92.1%、96.1%,高出全省12.1個百分點、15.1個百分點。全市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3.7%,高出全省6.7個百分點,位居全省前列。針對代表提出的“關于高標準農田水利設施管護的建議”,下發《關于加強農田水利設施管護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將農田水利設施管護經費列入縣級財政預算(畝均投入不低于6元),將管護獎補資金列入市級財政預算。首創網格化管理“一長三員”(網格長、管護員、監督員、技術員)管理體制,農民日報、人民日報先后報道我市高標準農田管護工作。我市高標準農田累計建設高效節水灌溉面積62.6萬畝、占比70.42%,建成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區12.5萬畝。針對代表提出的“關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建議”,我市縣區全部實現垃圾治理市場化管理,12個環衛保潔公司分包全市48個涉農鄉鎮生活垃圾清運工作。累計整村推進戶廁改造807個村莊,改造衛生廁所34萬戶,普及率達92.5%。充分利用城區污水處理設施,實現城鄉污水集中收集、集中處理,整治坑塘、黑臭水體9919處。建設一村一游園1716個、一宅變多園2724個,打造農村人居環境示范環線、幸福生態游1—5號線,栽種各類苗木1185萬余株,播撒花籽1935萬㎡,鄉村道路、村內村外綠化美化覆蓋率進一步提升,形成了四季有花、路路有景的全域美麗新農村。
尊敬的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雖然市政府及各部門在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個別承辦單位答復意見針對性不夠強、跟蹤問效不夠及時等問題。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使命擔當,以高度負責的態度、更加務實的作風、扎實有效的舉措,推動建議辦理工作再上新臺階,讓更多建議落地見效、精準惠民,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漯河實踐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