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6-27來源:
關于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及運營情況的報告
——2024年6月26日在漯河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上
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主任 項麗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現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我市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及運營情況,請予審議。
一、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總體情況
(一)土地資源。2023年末,全市土地總面積403.86萬畝。其中:農用地309.51萬畝,占76.64%;建設用地87.79萬畝,占21.74%;未利用地6.55萬畝,占1.62%。耕地面積275.51萬畝,占農用地的89.02%;人均耕地面積1.15畝。2024年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入庫儲備土地面積2621.79畝,儲備土地出庫面積1843.43畝,在庫土地面積5148.66畝,資產價值44.72億元。
?。ǘ┑V產資源。全市已發現各類礦產7種,主要是巖鹽、地熱、建筑用砂、磚瓦粘土、礦泉水、石油、天然氣。其中巖鹽資源儲量最大,近300億噸,開發程度較高;地熱資源已查明地熱流體489億立方、熱能量1498千焦,熱儲埋深600-2000m,平均溫度40-70℃,折合標準煤51195萬噸;建筑用砂主要分布在市域內的古河道下方,探明儲量7180.58萬立方;石油天然氣儲量初步勘查主要分布在臨潁縣北部6個鄉鎮和東南部8個鄉鎮,儲量尚未探明。
(三)水資源。全市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5.8544億m3,其中地表水資源量3.3170億m3,地下水資源量3.3727億m3,重復計算量0.8353億m3。當地地表水可利用量1.996億m3,地下水可利用量2.6885億m3。人均、畝均水資源占有量為240m3和256m3,分別占全省平均水平的45%和61%,是全省5個缺水城市之一。
?。ㄋ模竦刭Y源。全市濕地面積5381.80公頃,主要管理形式是設立濕地公園。2017年以來,我市共獲批國家級濕地公園1處、省級濕地公園1處,為河南漯河市沙河國家濕地公園、河南臨潁黃龍省級濕地公園;獲批3處省級濕地公園正在建設中,分別為召陵汾河、舞陽澧河、臨潁五里河濕地公園。
(五)森林資源。全市森林面積8266.88公頃,森林覆蓋率為3.07%。森林資源共四大林種,分別是防護林、用材林、特種用途林、經濟林。其中:防護林面積占比10.57%;用材林面積占比87.43%;特種用途林面積占比0.05%;經濟林面積占比1.95%。市森林面積266.86公頃,森林覆蓋率為3.07%。全市現有國有苗圃4家,777畝,均為苗圃地。
二、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及運營情況
?。ㄒ唬┩恋刭Y產管理情況
1.按需保障土地供應。2023年,全市供應土地20814畝,土地出讓收入50.2億元。其中市本級共供應土地面積10871畝,出讓收入32.33億元;舞陽縣供地4273畝,出讓收入2.61億元;臨潁縣供地5670畝,出讓收入15.26億元。2024年市本級計劃出讓6776.37畝,預估價款41.84億元。目前,已供應35宗,面積1038.29畝,價款2.82億元,完成出讓收入入庫8.58億元。
2.推行標準地出讓模式。2021年我市出臺了《漯河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做好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工作的通知》(漯政辦〔2021〕37號),對全市各產業集聚區內新增工業用地設置控制性指標進行了明確規定;2024年出臺了《關于印發支持開發區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漯自然資〔2024〕5號),提出加快推進“標準地+承諾制”改革。
2023年,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44宗3001畝,宗數占全市工業用地(54宗)的81.48%,實現縣區全覆蓋。
截止2024年5月,全市完成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16宗,面積615.04畝,出讓金1.02億元。
3.注重資源節約集約利用。2023年以來,全市組織開展了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盤活整治專項工作。處置批而未供土地方面:2023年全市2009-2022年批而未供省定處置任務7582畝,完成處置14377畝,完成率為189.62%。處置閑置土地方面:2023年全市閑置土地處置任務547畝,完成處置1808畝,完成率為330%。2023年,爭取年度建設用地計劃指標5479畝。
4.做大做強土地儲備工作。一是建立土地收儲機制,實行市、區聯動收儲。二是堅持計劃引領,科學編制土地儲備三年滾動計劃、年度儲備計劃。合理確定三年內土地儲備規模,編制完成土地儲備三年滾動計劃和年度土地儲備計劃,市政府制定土地收儲剛性目標,列入年度考核目標。三是優化完善土地收儲機制,以土地管理“六統一”為主要內容的《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心城區土地管理的意見》已于6月5日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
?。ǘ┑V產資源資產管理情況
1.強化規劃引領。2023年全面完成了漯河市“十四五”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編制工作,著力優化了礦產資源勘查開采調控方向和勘查開發總體布局,確定巖鹽礦、地熱為重點勘查開發礦種,著力提高兩個礦種的勘查程度和開發力度,加快推進礦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
2.強化探礦權出讓。積極推動“河南省舞陽縣大周莊巖鹽礦詳查”列入省自然資源廳2023年度出讓計劃,2023年12月漯金礦業開發有限公司以1905.5萬元競得大周莊巖鹽探礦權,2024年4月正式取得“河南省舞陽縣大周莊巖鹽礦詳查”勘查許可證。2024年5月,根據漯河市經濟發展需求,又申請將“河南省舞陽縣梅莊巖鹽礦詳查”項目納入省自然資源廳2024年度擬出讓區塊計劃。
3.強化實地核查。積極配合省自然資源廳開展礦業權人勘查開采公示信息實地核查活動。根據省級實地核查反饋的問題及建議,督促指導舞陽縣和礦山企業認真落實核查建議,扎實做好問題整改,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4.強化管理責任。印發《漯河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關于深化礦政管理進一步加強礦產資源監管工作的通知》,成立了礦產資源勘查開采監督管理領導小組,完善了礦產資源勘查開采全鏈條監督機制。同時,加強對轄區內巖鹽礦山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情況和礦管資源執法監督工作的全面檢查,嚴格安全生產制度,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三)水資源管理情況
1.嚴格水資源管理。一是強化計劃用水管理,全市實際計劃用水管理率100%;完成舞陽縣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漯西工業集聚區規劃水資源論證,全市涉及水資源開發利用的10個開發區全部完成規劃水資源論證。二是開展取用水突出問題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完成144份水資源論證報告質量復核;完成舞陽縣經開區化工園區工業供水廠取用水批復,督促金大地引入了中水,遏制舞陽縣淺層地下水水位下降趨勢。
2.嚴格落實節水優先。一是廣泛開展宣傳。抓住“世界水日”“中國水周”重要節點,營造愛水、惜水、護水的良好社會氛圍。二是全面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大力推進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高質量完成五虎廟灌區節水續建配套改造項目,年用地下水超過5萬噸的企業全部實現在線實時監控。三是全力推進節水創建。4個縣區被水利部命名為縣域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創成省級節水型載體62個,命名市級、縣級節水型載體167個、196個,創建省級水效領跑者企業2家、節水型高校2家。
3.嚴格地下水保護治理。強化政策制度建設。劃定了全市深層地熱能開發利用項目禁采區和限采區范圍。開展水資源承載能力評價,出臺《漯河市人民政府關于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編制了《漯河市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規劃》、《漯河市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規劃》等規劃,完善了水資源配置、地下水管理、節約和保護政策法規體系。持續開展地下水整治。對所有單位、企業、居民小區和行業用水情況開展“拉網式”大排查,共排查企業單位3萬余戶,發現整改問題1333個;重拳打擊違法取用地下水行為,全市共立案48起,處罰追繳稅款200余萬元,公開曝光典型違法案件6起。強化地下水管理。先后謀劃水利項目24個,并以“水韻沙澧”綜合提升工程為統領,協同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農村飲用水地表化、城鄉供水一體化、引澧入潁、引沙入舞等重大工程建設。
(四)濕地公園資產管理情況。目前,我市已經獲批的沙河國家濕地公園按照總體規劃已完成一期建設,一期項目總投資4000余萬元,后續投資建設未按規劃實施。臨潁縣黃龍省級濕地公園由臨潁縣城投公司運營管理。其他3個正在試點建設的濕地公園還在建設期,還未申請項目驗收。
(五)國有苗圃資產管理情況。目前,全市國有林地主要是國有苗圃地,分別是舞陽縣苗圃場、臨潁縣苗圃場、郾城區苗圃場、召陵區國林林業開發有限公司。其中舞陽縣、臨潁縣、郾城區國有苗圃由轄區林業部門經營管理,召陵區國林林業開發有限公司資產已劃轉至召陵區發投公司管理。管理運營主要通過爭取上級保障性苗圃建設項目以及中央、省級財政推廣項目,保障日常運轉。
三、存在問題
?。ㄒ唬┤袼凶匀毁Y源資產底數方面。我市自然資源資產調查摸底工作尚未開展,還不能全面掌握各類自然資源資產的數量、坐落、用途、使用情況等,不能充分發揮所有者職責、維護所有者權益,最終實現自然資源資產的監管與保護。
(二)土地資產方面。一是存量土地盤活利用難度逐步增大。全市目前2009—2023年批而未供土地仍有17195畝,閑置土地面積1475畝。由于受市場影響和招商引資項目主體變化等原因,土地報批后不能及時供應,造成批而未供土地長期存在。閑置土地由于受房地產市場影響,開發商開工建設積極性不高以及平臺公司拿地后不能及時開發,造成閑置土地“前清后增”的現象長期得不到解決。二是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程度不高。特別是各開發區投資強度普遍偏低,廠房一層居多,建筑容積率一般都在1.0以下。開發區大多項目離省定15萬元/畝的畝均稅收標準還有一定差距。三是土地收儲理念不到位。各區對土地依賴性較強,對市級儲備項目積極性不高,在征地工作中支持力度不夠。
(三)礦產資源資產方面。一是鹽礦國有資產投入較少,市級國有企業參與度不夠。二是全市砂礦大部分處于永久基本農田范圍內,短期內無法開采。三是其他礦種探礦找礦力度不夠,已發現的礦種單一,資源利用開采程度較低。
?。ㄋ模┧Y源方面。一是水資源短缺。全市多年平均水資源量為5.8544億m3、人均、畝均水資源占有量為240m3和256m3,農業地下水超采問題時有發生,南水北調全年供水1.05億m3,指標消納量位居全省第一,沙河和澧河用水指標每年基本消納殆盡。二是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全市平均降水量為804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區域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地表水資源量及可利用量南部多于北部。三是水資源調配能力不足。境內缺少水庫等蓄水工程,主要河流除沙河、澧河常年有水外,其余河道均為季節性河道;由于我市水利工程設施不足,水資源攔蓄和調配能力較差,過境水利用率低,沙、澧河平均過水量26億立方米,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僅占徑流量的5%左右,存在“守著沙澧河沒水用”的現象。四是地下水超采問題。淺層地下水一般超采區主要位于舞陽南部,面積119平方公里;深層地下水一般超采區主要位于市區中東部、臨潁中南部,面積635平方公里。
?。ㄎ澹竦毓珗@資產方面。一是運營主體不明確。目前僅有臨潁黃龍省級濕地公園明確由臨潁縣城投公司運營管理,沙河國家濕地公園僅設立了管理機構,沒有明確資產運營主體。二是濕地公園經營利用難度較大。我市濕地公大多以河流為依托,管理戰線長,區域內土地、林木、道路等產權復雜,項目謀劃協調難度大,經營利用空間受限。
?。┝謽I資產方面。一是管理體制還未理順。事業單位重塑性改革后,各縣區管理體制不統一。二是經營管理不到位。管理機構缺乏市場化的國有資產經營理念,沒有引入市場化運營機制,經營困難,主要靠申請的上級林草項目補貼資金和苗木銷售收入來支撐苗圃生產管護投入和運營。
四、下步工作打算
?。ㄒ唬┖粚崌凶匀毁Y源數據基礎。一是積極申請專項經費開展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清查工作。摸清我市土地、礦產、水源、森林、濕地等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家底,優化資產價格體系。二是成立清查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各部門協調配合,制定科學合理的技術方案,組織開展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清查、統計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工作,為實現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信息高效管理和動態監管提供支撐。
?。ǘ嫿茖W開發保護新格局。一是加大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盤活整治力度。充分利用好省委省政府“萬人助萬企”、“三個一批”和我市“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盤活整治專項行動”政策,發揮“土地豫選云(漯河)”平臺作用,多方拓寬招商渠道,對因相關規劃、政策調整等不再具備供地條件的土地,加大核銷批文或調整使用的力度,對未供即用土地,按照專項行動的政策窗口期,加快完善用地手續。二是加快推進低效用地再開發。對規劃用途已調整不能作為工業倉儲用地擴大再生產的項目,采取異地置換,幫助企業進駐產業園區再發展。對高耗低效企業,鼓勵企業通過自主、聯合、兼并、重組等方式改造提升、轉型升級,或通過土地二級市場轉讓或政府收儲(可帶地上建筑物)方式盤活利用。各開發區除因安全生產、工藝技術等特殊要求外,今后各類產業用地原則上均應進入專業園區。三是嚴格執行全生命周期監管制度。全面推行“標準地”出讓模式,嚴格落實土地供應前土地權屬清晰、補償安置落實到位、無法律經濟糾紛、土地開發利用規劃條件明確、具備動工開發所必需條件“五到位”凈地標準,確?!昂灱s即供地”“拿地即開工”。土地供應后,及時對土地使用履約情況進行監督監管,防止出現土地閑置。
?。ㄈ┤S護礦產資源管理秩序。一是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監管職責,健全完善全鏈條監管體系,引入社會化服務機構承擔礦產資源監管的技術性工作,提高礦產資源監管工作質量和水平,形成監管合力。二是鹽礦開采列入國有投資公司項目,今后我市鹽礦采礦權國有平臺公司均參與競標。三是借鑒省內外砂石開采經驗,盡快授予自然資源投資公司補充耕地指標交易(包括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特許經營權。
?。ㄋ模娀婪ㄒ酪幱盟庾R。一是加大節水用水宣傳力度。大力宣傳《地下水管理條例》《河南省地下水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深入開展“六進”活動,形成全社會節約保護地下水的濃厚氛圍。二是突出重點綜合治理。加快引澧入潁、城鄉一體化供水等重點水利項目建設,壓實責任主體,按時完成建設任務。指導縣區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積極推動工業園區、居民小區和城中村轉換水源,最大限度減少使用地下水。三是開展地下水整治三年行動。全面整頓和規范地下水管理秩序,強化水資源管理的約束力。
(五)有效實施濕地資源保護。一是加強濕地保護的規劃設計,保持濕地的自然特性和生態特征,防止濕地生態功能退化。二是加大濕地保護資金的投入。國家沙河濕地公園建議市政府引入國有平臺公司,委托自然資源投資公司參與沙河國家濕地公園的建設管理,重新編制《沙河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按總體規劃批復,建設提升沙河國家濕地公園;同時,按照打造全域旅游的理念,將沙河國家濕地公園建設與沙澧河綜合開發相結合,與賈湖歷史文化等旅游資源相結合,與周邊產業發展和旅游配套設施相結合,高標準進行規劃設計,形成沙澧河風景區、沙河國家濕地公園、北舞渡胡辣湯小鎮、賈湖遺址博物館等旅游景觀帶,建設富有漯河特色的旅游景觀線路,促進城鄉融合和鄉村振興,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掷m加強林業資源經營管理。一是充分利用國有林地資源優勢,引入我市國有平臺公司參與國有苗圃的經營管理,提升市場競爭力,推動市場化經營。二是引導國有苗圃與北京林業大學、北京農林科學院、河南農業大學、河南林業科學院等科研院所建立科技支撐關系,積極爭取中央、省級項目支持,發展壯大我市國有苗圃。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做好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工作,任務艱巨,意義重大。我們將在市委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的監督支持下,務實創新,積極作為,不斷提高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水平,更好支撐和服務現代化漯河“三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