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27來源:
漯河市中級人民法院關于代表所提建議辦理情況的報告
——2023年12月26日在漯河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
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王曉東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市八屆人大一次會議期間,我院共收到大會秘書處交辦的代表建議4件,無重點建議。人大代表們圍繞法院中心工作積極建言獻策,提出的建議著眼發展、關注民生,站位全局、立意深遠,既是對法院工作的督促和鞭策,更是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下面,我就市八屆人大一次會議期間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以下簡稱代表建議)辦理情況匯報如下:
一、關于“漯河市中級法院綜合完善隨機分案制度”的建議(孫東曉代表提出)
2018年,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開始在全省法院推行隨機分案制度,我院嚴格貫徹落實省法院要求,實行電腦隨機分案,立案后由分案系統自動選擇案件承辦法官,目前已不存在手動分案的情況。
2022年8月、9月、11月和2023年1月,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針對全省法院隨機分案工作先后下發了四期情況通報,從通報情況看,我院審判案件隨機分案占比均為100%,所有案件嚴格落實電腦隨機分案要求。
推行隨機分案制度是人民法院貫徹落實司法改革要求、優化司法資源配置、完善審判流程管理、預防司法腐敗風險的一項重要舉措。我院將持續嚴格落實隨機分案工作要求,不斷完善隨機分案制度,合理分配案件,充分調動辦案人員的積極性,進一步釋放審判效能,提升審判質效,杜絕人為干擾、操控分案,從源頭上遏止人情案、關系案、金錢案。
二、關于“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建議(劉洪軍代表提出)
收到此建議后,我院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召開會議進行安排部署,明確分管刑事審判的院領導牽頭落實。主要通過以下方式對該建議進行嚴格執行:
一是及時研討,統一思想。市中院帶頭利用員額法官會議組織傳達學習代表的意見建議,進一步統一思想,將保障律師執業權利作為加強外部監督、提升審判工作質量的重要方式,要求全體業務部門干警在向被告人送達法律文書的同時,同步向代理律師送達,保障律師辯護權的有效行使。
二是迅速傳達,明確要求。通過法院內網文件運傳系統將代表建議傳達至全市各基層法院每一位員額法官,要求全市員額法官嚴格執行向代理律師送達一審判決書的工作要求。
三是加強調研,及時督導。將保障律師執業權利作為院領導到分包基層法院調研、走訪律師代表、召開座談會的內容之一,及時了解督促代表建議的落實情況。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漯河兩級法院審判部門將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提升工作效率,高質高效完成對代理律師的文書送達工作,全力保障辯護律師執業權利。
三、關于“加大訴訟保全力度,破解執行難”的建議(王中英代表提出)
執行工作群眾關注度高,全市法院一直將“切實解決執行難”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常抓不懈。針對代表提出的該建議,主要通過以下措施進行了整改提升:
(一)多措并舉提升保全意識
一是加大對財產保全的外部宣傳,提升當事人的保全意識。制作《防范執行風險告知書》宣傳頁與保全辦理流程圖易拉寶放置立案大廳,宣傳保全重要性及保全辦理流程;通過法院微信公眾號、執行局公眾號發布《防范執行風險告知書》,提醒當事人提高保全意識,盡早提出財產保全申請;在立案、訴訟階段分別有立案、承辦法官告知提醒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釋明保全的重要性。
二是強化財產保全工作在法院內部的宣傳、考核。為強化法官保全意識,我院組織立案、審判、執行等部門專題召開聯席會,深度分析財產保全工作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中院黨組書記、院長親自部署,要求法院干警要提高對財產保全工作的認識,樹立大執行理念,強化立審執協調,堅決杜絕“立案不管審理,審理不管執行”的錯誤認識,要求立案部門充分做好釋明提醒、訴前保全工作;審判部門對符合保全條件的保全申請應保盡保;執行部門辦理保全案件做到快速高效。
(二)強化督促管理,提升保全工作
一是依法充分運用網絡查控系統,提高保全力度。出臺了《關于加強和規范辦理訴訟保全案件的意見(試行)》,強化訴前、訴中財產保全工作,推動立案、審理、執行各環節有序銜接。針對執行到位率偏低的問題,我們聚焦涉民生、小標的等類型案件,開展“豫劍執行”“百日執行攻堅”等集中執行行動40余次,充分運用拘傳、拘留等強制措施,執行完畢1299件案件,推動全市法院執行到位率提升至40.58%,居全省第5,較9月份上升了12個位次。
二是大力推廣律師調查令制度。嚴格落實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河南省司法廳河南省律師協會印發的《關于在民事訴訟和民事執行中實行律師調查令的若干規定》,對于符合條件的調查令申請,堅持應發盡發,充分發揮律師在調查財產線索的作用。市中院定期通報該項工作進展情況,對于簽發律師調查令較少的法院專項核查原因,督促整改。今年以來共簽發148份律師調查令,與去年同期相比提升了62%。
三是強化保全案件辦理。市中院執行局定期通報執行保全案件辦理情況,對于執保案件結案率較低的法院進行督辦催辦,保證執保案件辦理的快速高效。對于保全案件明顯較少的法院,在督促其自查分析的基礎上,組織召開立案、審判、執行部門專題座談會找出問題癥結所在進行針對性整改提升。
通過以上措施,漯河兩級法院財產保全工作相比去年有大幅提升,有力的促進了整體執行工作。截至11月30日,全市兩級法院新收執行保全案件2062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4.68%,執行保全案件數量大幅提升。從結案情況來看,截至目前共執結1892件,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9.32%,結案率為91.53%,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28個百分點;結案平均用時為18.92天,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5.02天,法定期限內執結率為99.95%。我們將繼續強化保全工作,充分發揮以保促審、以保促調,以保促執作用,從源頭上減少“執行不能”,切實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四、關于“進一步優化智慧法院建設助推審判執行質效提升”的建議(胡亞萍代表提出)
今年以來,市中院堅持以信息化賦能審判管理現代化,先后上線運行“法官畫像”“云策”等13項系統軟件,全方位推進“智服、智審、智執、智管”,市中院質效指標進入全省第一方陣。下一步市中院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政法工作“深化智能化建設”指示要求,聚焦數智賦能、制度重塑、服務治理,通過平臺化建設、無紙化轉型、智能化賦能,建成全業務平臺通辦、全流程智能輔助、全方位融入社會治理的具有漯河特色的智慧法院,為實現更高水平的公平正義注入新效能。主要包含以下內容:
一是全業務平臺通辦,實現多跨協同的“一網通辦”。整合法院業務系統,打造工作融合平臺。集即時消息、日程安排、審批事項等工作事務于一體,統一管理,歸集各系統入口,為法官提供“一平臺”處理所有事項的工作便利,同時提供“內網外網共享協同、有線無線互聯互通”的全時空泛在服務。
二是規范使用人工智能,助力審判公正化。以基本信息、行為信息、涉案信息、資產信息、信用信息等為維度,刻畫出與案件相關的當事人、律師的畫像,滿足不同場景下各主體的不同層次需求,實現人民法院參與訴源治理工作數據化、可視化。基于企業畫像,構建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系統,輔助立案法官、辦案法官在立案和審理環節對相關司法活動是否有經濟影響進行評估并作出有效防范和處置,將司法活動對企業生產經營負面影響降至最低,實現案件處理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有機統一。
三是重塑執行業務流程,讓勝訴權益實現的更快。重塑目前執行業務流程,建設漯河兩級法院執行全域執行立案系統,實現執行案件“統一立案、集約管理、分散實施”,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同時,打破數據壁壘,形成審執銜接,審判生效后即短信告知,督促敗訴方提醒勝訴方,一鍵立案、自動生成執行申請書、網上簽名、自動查控,加快執行進程、縮短執行周期,有效提升執行指標質效,從而保障勝訴方的權益快速實現,提升司法公信力,滿足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新期待新要求。
四是重塑司法管理模式,推動正義可視化。通過數據資源的融合、挖掘分析,實現在微觀(各部門/干警)、中觀(法院)和宏觀(社會治理)三個層面的智能管理,做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縱橫交錯、全面覆蓋的監督管理工作格局,借助畫像體系,真正實現正義的可視化。一方面,基于河南高院畫像框架,繼續融合訴服、執行、破產等數據資源,按照法院、部門、人員等多維度,將法院管理全面數字化、智能化、可視化,做到一屏統管。另一方面,在已建審判質效的基礎上,新建訴服質效、執行質效、執行流程管理系統,基于審判權力和責任清單,進行精細化監督管理,實現對各類履職行為可提示、可留痕、可倒查、可監督,做到審判監督管理閉環。
五是全方位深度融入社會治理大格局。建設漯河營商環境考核指標系統,利用“算法+模型”對全域數據進行挖掘分析,實時掌握中小投資者保護、知識產權保護、執行合同、破產辦理等方面營商環境指數,促進全省營商環境提升。推動營商環境信息公開,營造公平透明的法治化營商環境。為政府相關部門提供營商環境案件監管渠道,共享營商環境考核指標評估結果,數助決策。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下一步,我們將在市委的堅強領導和市人大及人大常委會的有力監督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貫徹落實本次會議要求,繼續自覺置身于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人民群眾的監督指導之下,緊緊圍繞“公正與效率”,最大限度地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為漯河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