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27來源:
關于中原食品實驗室建設推進情況的報告
——2023年10月26日在漯河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
市科技局局長 效國強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中原食品實驗室建設推進情況,請予審議。
一、中原食品實驗室建設推進情況
2022年,市政府搶抓省委省政府重塑實驗室建設重大機遇,高標準謀劃、高效率建設,把中原食品實驗室建設作為“一號工程”,舉全市之力,采取超常規舉措強力推進。中原食品實驗室于2022年8月22日獲省政府批準建設,2022年9月22日由省委書記樓陽生親自揭牌成立,是全省唯一由省轄市政府牽頭建設的省實驗室,實現了掛牌即運營、運營即見效。
一是建設速度快。先后投入4.1億元,1.2萬平方米研發大樓、8000平方米中試基地、1萬平方米孵化中心已全部投入使用,1棟11層人才公寓已投入使用,1棟科學家公寓正在抓緊裝修,本月底可實現入住。總投資22億元占地500畝的科創園區已經全面開工建設,建筑面積5.7萬平方米的新實驗大樓、4.5萬平方米的中試基地、10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已全面啟動建設,預計2024年啟用。漯河市擬總投入1.5億元、分三年購置實驗室科研設備,目前7000萬的科研設備已投入使用。
二是人才隊伍強。中原食品實驗室將招引高端人才作為實驗室建設頭等大事,著眼全球、放眼全國,堅持優中選優、優中選強,堅持柔性引進、定向引進、專職引進并舉,確保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實驗室集聚了孫寶國、謝劍平、龐國芳等11名院士,分別擔任戰略咨詢委員會和學術委員會成員,采用“省內+省外的雙首席”制,組建了由29名國家杰青或長江學者領銜的13個專業團隊,匯聚了省內6所高校、省外9所高校以及相關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建立了300人左右的專職科研崗位,組成了食品研發的超強陣容,形成了無可比擬的人才優勢。今年以來,先后出臺實驗室專業技術人才引進辦法、行政人員引進管理辦法和人才薪酬待遇政策,組織開展兩批集中引才活動和常態化博士招聘活動,已正式入職博士5名、碩士37名;根據全職人才專業特長,新組建預制菜、休閑食品、寵物食品、酒、副產物利用等9個全職科研團隊,成立臨潁縣專職服務團隊,由實驗室3名副主任和中國農大科研骨干擔任團隊負責人,開啟新一輪對企合作和科研服務;根據四個科研平臺需要,公開招聘科研助理、工程技術人員21名。
三是創新鏈條全。實驗室堅持“人才高地、創新之源、食品未來”定位,堅持“強核心、多基地、大開放、大協作、多網絡”建設思路,努力推進“實驗室+研究生院+中試基地+孵化器+產業基金+產業園區”“六位一體”的全鏈條科技成果轉化體系。以全鏈條一體化布局科教研創融合發展生態圈,完善產業對接和利益聯結機制,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今年以來,先后舉辦“中原食品論壇”學術研討會5場,在河南工業大學掛牌成立“中原食品實驗室河南工業大學分中心”、在中國農業大學掛牌成立“中原食品實驗室營養健康分中心”,與11家省內外企業簽訂技術服務合同,與三劍客、恒達、豫鼎源、華茂駿捷等4家企業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聯合河南省計量測試科學研究院開展計量服務行活動。
四是工作成效好。已開展課題研究257項,突破關鍵技術16項,備案23個省級科研項目,為雙匯、伊利等183家企業提供技術服務360多次,在國際期刊發布SCI論文60多篇、申請專利20多項,國家肉類技術創新中心創建方案已報科技部。為調動科研成果轉化積極性,出臺實驗室科研人員職務成果轉化經費管理辦法,初步挑選28家優質企業作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重點企業,發布代表性科研成果36項,與想念、三劍客等11家企業簽訂技術服務合同金額共5240萬元,乳品團隊研發的三劍客“快樂酸奶”已上市銷售,《(低鈉/低脂/低糖)再制干酪及酸奶的創制及產業化開發應用》獲2023年度中國乳業技術進步一等獎。中原食品實驗室作為唯一申請人和專利權人,獲得《一種中藥材中禁用農藥、真菌毒素及功效成分的同時檢測方法》發明專利授權。10月10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批復同意在中原食品實驗室設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漯河)合作實驗室”,進一步保障消費者食品安全,促進食品市場規范化發展。
五是體制機制新。建立由中國農業大學、河南工業大學、鄭州輕工業大學、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漯河食品職業學院牽頭,國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廣泛參與的“1+6+N”開放式建設模式,先后與6所高校、18家企業轉化中心、42家省內外食品龍頭企業分別簽訂合作共建、戰略合作、技術合作、基地建設協議。探索科研團隊“1+1+4+N”新模式,創新推行“雙首席”制,即1個省外首席科學家、1個省內首席科學家、4個崗位科學家、N個科研人員,發揮省外首席科學家傳幫帶作用。研究出臺實驗室章程、理事會章程、學術委員會和戰略咨詢委員會章程,搭建了實驗室制度建設的“四梁八柱”。先后召開9次實驗室主任辦公會,研究出臺中原食品實驗室經費管理實施細則、橫向經費管理辦法、縱向經費管理辦法、采購報銷規定、科學家日常工作規范等文件。制定印發中原食品實驗室管理手冊,建立完善實驗室安全、儀器、廢棄物、危化品等管理制度,規范實驗室公文、公車、印章、保密等工作,全面推動各項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同時,漯河市政府研究出臺了支持實驗室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給予實驗室建設運營、科研經費等全方位支持,高標準推進實驗室成為食品科技創新高地。
六是影響范圍廣。今年以來,先后組織召開中原食品實驗室第一次理事會、第一次戰略咨詢會、科學家大會、創新發展大會、學術報告會、中國工程院戰略與咨詢項目會、中國工程院院地合作項目會等,先后邀請16名院士、140多名全國知名食品界專家教授匯聚河南,極大提升了實驗室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先后接待江西、遼寧、山西、湖南、內蒙古、新疆以及南陽、新鄉、三門峽、濮陽等130多個省內外黨政考察團,雙匯、衛龍、新拓洋、好想你、仰韶酒業、飛天生物、懷山堂、長明中藥、冠鳳農牧、三禾藥業、杉林集團等290多家企業來訪。3月23日,王凱省長視察調研實驗室并予以充分肯定。9月11日,副省長宋爭輝到漯河市調研科技創新、省實驗室建設工作,對實驗室工作給予充分肯定。9月12日,省委書記樓陽生調研中原食品實驗室暨科創園項目建設運營情況,給予高度肯定。
二、存在問題
(一)全職科研人才較少。中原食品實驗室目前全職科研人員43人、博士學歷占比12%,全職科研人員總數及結構比例較低。
(二)市場化運作機制還不完善。中原食品實驗室目前正在探索設立市場化運營機構,成果轉化局面還未全面打開。
(三)科技金融體系還未建立。中原食品實驗室著力構建的“實驗室+研究生院+中試基地+孵化器+產業基金+產業園區”全鏈條科研轉化體系中,目前“產業基金”還未真正建立。
(四)對外交流合作需進一步拓展。中原食品實驗室目前對外合作大部分在市內、小部分在省內、少數在國內,尚未與國外知名食品領域研究院所和企業開展交流合作。
三、下步打算
(一)持續加大引育力度,壯大人才隊伍。中原食品實驗室持續開展常態化博士及以上高層次人才招聘,組建結構合理、專業匹配、年齡優化的科研人才隊伍。省食品實驗室服務中心面向社會公開招聘5名碩士以上學歷專業人才,分別負責科研項目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國際合作交流、科技成果轉化、研究生院建設等工作,建立一支能力素質高、服務意識強的行政服務保障隊伍。
(二)建立完善激勵機制,激發創新熱情。借鑒先進地市重點實驗室做法,修訂完善中原食品實驗室成果轉化管理辦法,建立科研激勵機制和項目獎勵機制,不斷激發科學家創新創造活力。
(三)探索成立運營公司,開展市場化運作。探索成立中原食品實驗室全資科技成果轉化公司,下設若干經營性公司,加速推進實驗室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和產業化發展布局,確保中原食品實驗室可持續發展。
(四)壯大科創基金規模,完善創新鏈條。由河南省科投擔任基金管理人,聯合漯河市國投等國有投資平臺以及中科基金、金大地等社會資本,成立中原食品實驗室科創基金,用于扶持重大關鍵技術市場化、產業化,并支持食品領域初創企業落地孵化;依托中原食品實驗室科創能力和品牌效應,投資科技含量高、引領力強和產值效益高的企業落地,完善實驗室全鏈條科研轉化體系,推動河南省食品科技創新鏈條“提檔升級”。
(五)不斷拓展交流合作,擴大實驗室影響力。強化與國內頂尖、國際知名的食品領域科研院所和龍頭企業交流合作,探索課題聯合攻關、科研人員互派交流、優質項目合作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互設等,爭取食品領域院士工作站設立、之江實驗室食品大數據項目試點落地、杭州成果轉化中心漯河轉化基地設立等交流合作項目,不斷強化實質性合作,擴大中原食品實驗室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