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9來源:
市商務局關于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工作情況的報告
——2023年6月27日在漯河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
市商務局局長 吳祥杰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根據會議安排,現就市商務局關于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工作情況報告如下,請予審議。
一、接受評議詢問情況
市商務局高度重視市人大常委會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專項工作評議和專題詢問工作,把其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加強組織領導,周密安排部署,認真查擺分析,全面整改提升,從細從嚴抓好各項工作。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接受評議詢問工作的組織領導。認真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工作內容和方法步驟。第一時間召開動員會,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切實增強做好評議詢問工作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先后組織召開3次專題會議聽取工作進展情況,研究解決存在問題,推進評議詢問工作扎實開展。
(二)認真自查自糾。市商務局堅持問題導向,圍繞評議詢問6項內容,通過召開會議、現場走訪、發放調查問卷等多種形式征求意見建議,共征集6個方面18條意見建議。對征求的意見建議,認真梳理歸納,深入查擺剖析,堅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制定臺賬限期整改。
(三)嚴格整改提高。對市人大常委會評議詢問工作組反饋的6個方面的14個問題,主動認領,對號入座,建立臺賬,不折不扣扎實整改。同時,針對問題,舉一反三,建章立制,持續推進,避免類似問題再次發生。
二、主要工作成效
近年來,市商務局多措并舉著力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取得一定成效。2022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734.2億元,同比增長2.5%,增速居全省第2位。今年前4個月,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54.14億元,同比增長8.8%,增速居全省第一方陣。
(一)高位統籌,強化政策保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擴內需促消費各項工作。起草并推動出臺了《漯河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漯河市支持和促進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漯政〔2022〕18號)和《漯河市區域性消費中心城市示范項目建設實施方案》(漯政辦〔2023〕2號)等政策措施,強力擴內需促消費。同時,根據工作實際,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促進農村消費的意見》(漯商〔2022〕26號)和《貫徹落實“保市場主體、保就業、保民生、保增長”工作方案》(漯商〔2022〕45號)等政策措施,持續激發消費潛力,活躍消費市場。
(二)發放補貼,拉動消費增長。積極推動開展政府消費券發放活動,2022年開展兩次消費券發放活動,共投入資金8769.9364萬元,帶動消費54.44億元,撬動比率為62.08。今年又投入資金6804.27萬元開展兩次消費券發放活動,第一次消費券活動投入資金4754.27萬元,帶動消費7.99億元,撬動比率為16.8。第二次消費券活動投入資金2050萬元,正有序進行中。同時,還組織做好兩項定向消費券的發放:一是會同工信部門向56家規上工業企業的4434名員工發放133.02萬元的穩崗穩產消費券補貼,二是會同財政和民政部門向5.894萬名困難群眾發放1768.2萬元的“愛心消費券”補貼。
(三)示范帶動,加快促消費項目建設。按照《漯河市區域性消費中心城市示范項目建設實施方案》(漯政辦〔2023〕2號)要求,聚焦“食游購”等重點領域,積極組織實施“十品百店”、“文旅美食雙線游”和“一城一會一基地”等示范項目建設,帶動形成新的消費增長點,叫響“食全食美·漯在其中”消費品牌。截至目前,已初步建成61家“十品百店”示范店。
(四)多措并舉,形成促消費合力。一是舉辦各類活動,促進傳統消費增量提質。2022年以來,指導全市各類市場主體在傳統節日和新興購物節日,開展了中秋促消費、網上年華節、“雙11”促銷、知名網紅抖音直播帶貨等系列活動,取得明顯成效。今年5月16日—18日舉辦的第二十屆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吸引東盟10個國家和全國26個省區市的1142家企業、237個采購團和2.3萬余家采購商參展參會,現場交易和線上線下意向采購額達473.07億元。二是培育挖潛,促進消費載體日益壯大。指導漯灣古鎮完善軟硬件設施,爭創第三批省級步行(商業)街改造提升試點。指導漯河新瑪特購物廣場有限公司獲批第四批河南省品牌消費集聚區,爭取省級財政補貼30萬元。培育“萬聚號”木梳和“郾城大酒店”2家企業獲批第八批“河南老字號”,全市“河南老字號”企業數量增至4家。三是搶抓風口,促進新型消費蓬勃發展。電商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中國(漯河)電子商務園區入駐電商及配套企業200余家,線上交易額突破65億元,同比增長12%。電商直播增長迅速,2022年我市企業通過淘寶、抖音和快手直播實現網絡零售商品3100萬件9.6億元。跨境電商蓬勃發展,申報省級跨境電商孵化平臺1家,邀請亞馬遜全球開店來漯開展專題跨境電商推介活動,推動我市跨境電商孵化平臺成為抖音海外版全省首個服務商。2022年,全市跨境電商交易額實現33億元,同比增長15%。冷鏈物流全省領先,制定出臺“十四五”冷鏈物流規劃和物流業招商引資支持政策,繪制冷鏈物流產業招商圖譜,推動我市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臨港冷鏈物流園獲評全國首批冷鏈標準化園區項目試點。全市冷鏈物流企業達432家,居全省第一,為第二名鄭州的5倍;9家冷鏈物流企業入選全國百強,A級物流企業數量居全省第二;社會冷鏈運輸車1.2萬臺,居全省第一,占全省一半以上。近期,我市被國家發改委命名為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我市發展冷鏈物流產業的經驗做法被省政府網站、省能力作風建設年領導小組、省商務廳等在全省推廣,被國際商報、河南日報等10余家省級以上媒體報道。
(五)強化支撐,“簽約一批”項目快速推進。周密謀劃、仔細遴選、嚴格把關,高質量開展“簽約一批”活動,不斷提高項目的“含新量”“含金量”“含綠量”,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增添動能。自2021年7月開始,全省“三個一批”活動共開展八期,我市八期“簽約一批”項目共計208個,投資總額1341.8億元,其中,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36個,占比為20.6%。我市前七期“簽約一批”項目已全部履約、全部開工;第八期“簽約一批”項目32個,總投資262.5億元,已開工30個。省長王凱三次表揚我市招商引資經驗做法,市委書記在第五期“三個一批”主會場就我市招商引資情況作了典型發言。
三、問題整改落實情況
針對市人大常委會評議詢問工作組反饋的6個方面問題,市商務局按照“即知即改、立行立改、邊評邊改”的要求,積極采取措施,扎實推進整改。
(一)在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相關政策方面。針對不能活學活用,工作措施創新不夠,部門聯動機制不健全等問題,一是強化部門聯動。站位全市大局,加強與發改、文旅、工信等部門的溝通聯絡,堅持分工合作、協同推進,共同推動促消費工作。如,今年第二季度的消費券活動首次延伸至文旅領域,覆蓋面更寬。二是加強學習研究。深入學習上級擴內需促消費有關政策,結合漯河實際深度研究謀劃落實措施,力求促消費工作更有針對性、更具操作性。三是完善工作措施。認真總結現有消費券發放活動,梳理好的經驗做法,查擺短板不足,在活動內容設計、市場秩序監管和核銷流程優化等方面持續深入研究、精準提升,力求再次開展消費券活動時覆蓋面更寬、參與度更廣、滿意率更高。
(二)在培育新業態、推進重點領域重大項目有效投資和建設方面。對新零售、跨境電商、直播帶貨和RCEP等新模式發展關注度不高、敏感性不強等問題,一是加強學習研究。積極借鑒先進地市有關跨境電商和直播電商發展的經驗做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出臺《RCEP機遇(東盟合作)2023年工作方案》,拓寬與RCEP國家的貨物貿易,今年前4個月,全市與RCEP成員國有貿易往來的企業新增5家,與RCEP國家貿易額達5.12億元,同比增長44.1%。二是加大扶持力度。認真梳理現有的政策措施,加快推進落地落實。會同發改、財政等有關部門,通過財政補貼加大對跨境電商、冷鏈物流等支持扶持力度。制定出臺《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2023年工作方案》,今年前4個月,全市跨境電商交易額達1.39億美元,同比增速17.4%。三是加快應用推廣。緊盯電商應用新模式,組織開展網紅直播帶貨等活動,推動傳統企業借助直播電商拓展銷售渠道。開展了云上食博會活動,云上食博會平臺入駐展商1838家,發布產品1453個,達成交易1.3億元。
(三)在提升消費能力、推進消費項目、改善消費環境、開拓消費市場方面。針對推進地方產品品牌打造能力稍顯不足和招商引資方向還需優化等問題,一是加緊項目建設。著力推動“十品百店”示范項目加快建設進度,盡快形成示范效應,以點帶面擴大品質消費供給。二是加快品牌培育。聯合市文廣旅局等部門開展了“行走漯河饌遍沙澧”美食評選活動,共有83家企業的25名大廚和67道小吃參選,將評出漯河十大名店、十大名廚、十大名吃和十大名菜,擴大餐飲品質供給。支持更多企業爭創河南“老字號”和中華“老字號”,鼓勵“老字號”企業參加各類展會,持續擴大影響力。三是加大項目招引。將大型商業綜合體項目納入省外資金項目統計考核,引導各縣區加大招引力度。目前,已招引農食融合田園綜合體、恒達華泰·新筑城市商業綜合體和杉林萬創城現代食品產業園等7個綜合體項目。
(四)在推動鄉村振興、產業興旺、農村消費工作方面。針對推動鄉村振興力度還不夠和農村電商發展緩慢等問題,一是加強產銷對接。引導各大商超和餐飲企業積極與“食尚年華”田園綜合體等開展產銷對接,吸引更多市民到綜合體進行消費。6月2日,在食尚年華田園綜合體舉辦的全省土特產消費扶貧活動中,組織10余家采購商和20余家參展商參加,設立漯河市特裝展位1個、老字號展位2個、預制菜展位2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標準展位1個,19大類近百種產品參展。二是加快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督促舞陽縣加快縣域商業體系示范項目建設,支持臨潁縣創建新一批縣域商業體系建設試點縣,引導市級商貿流通企業下沉供應鏈,加快補齊鄉村商業發展短板。三是加強電商培訓。持續加強農村電商帶頭人培訓、從業人員技能提升培訓、企業初創經營者培訓,進一步優化農村電商培訓服務體系,為農村電商發展提供人力資源支撐。
(五)在促進市場主體發展壯大方面。針對限額以上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企業培育方法不多,入庫企業獎勵資金兌付緩慢等問題,一是完善工作機制。加強與統計及財政、稅務、人行和郵政等責任單位的溝通聯絡,強化監測調度,形成工作合力,全市建立了限額以上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企業培育庫、重點監測庫、成熟企業庫。二是抓好入庫納庫。健全完善聯動機制,及時掌握擬入庫酒店和商貿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督促縣區認真摸排梳理目標企業,優化政策扶持和要素保障,推動目標企業盡快達標入庫。三是加快資金兌付。督促縣區落實主體責任,兌現政府有關獎勵承諾,提高企業入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六)在人民群眾及企業和社會反映突出的熱點難點問題解決方面。針對主動服務的意識還需進一步提升、與有關部門的聯動機制不健全等問題,牢固樹立為民服務為企辦事理念,主動對接,靠前服務,積極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借鑒先進地市經驗做法,積極推動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著力解決社區商業網點布局不均、設施老舊、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發展不充分等問題,從而更好地適配居民消費升級需求,達到促進就業、拉動消費的效果。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們將以這次人大評議詢問為契機,圍繞市人大工作安排,鞏固現有成果,持續深化整改,立足常態長效,全力推動擴內需促消費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堅持問題導向,推動整改抓實落細。對人大常委會評議詢問工作反饋的問題,我們將持續從思想上查原因、從機制上找問題,糾建并舉、破立并進,舉一反三、標本兼治,切實把整改后續工作抓緊抓實抓好。同時,適時組織“回頭看”,確保老問題不反彈、新問題不出現。對需要較長時間整改的事項,堅決做到問題不解決不松手、整改不到位不罷休,推動所有整改問題全部整改到位。
(二)強化政策研學,提升傳導落地質效。認真學習研究中央、省、市有關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的政策規定,結合漯河實際,制定具有針對性、操作性的落實措施,確保上級政策措施落實到位,更好地引領、推動促消費取得實效。
(三)加大培育扶持,打造本土消費品牌。突出食品主導產業,完善提升產業圖譜,加大市場主體培育力度,強化招引推介,推動知名企業“請進來”,補強產業鏈薄弱環節。用好中原食品實驗室資源,派駐專班,深入開展科技招商,積極開展境外招商,學習借鑒國外食品產業發展先進經驗,推動我市食品產業優化升級、高質量發展,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著力打造完善豐滿的綠色食品產業生態,高質量建設現代化食品名城,為建設區域性消費中心城市、打響“食全食美·漯在其中”消費品牌、增強本土消費的集聚度和吸引力夯實基礎。
(四)堅持創新驅動,激發消費新動能。圍繞打造創新之城,面對消費市場日益多元化、個性化的新消費趨勢,抓住新消費帶來的新機遇,強化創新驅動,支持大型市場、商超、便利店等傳統商貿主體電商化、數字化改造升級。精心培育新零售、直播帶貨等新消費業態,改善消費環境、創新消費場景,打好促消費“組合拳”,燃旺城市“煙火氣”,讓廣大群眾能消費、敢消費、愿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