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9來源: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工作情況的報告
——2023年6月27日在漯河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曹江濤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根據會議安排,現就市人社局關于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工作情況報告如下,請予審議。
一、接受評議詢問情況
市人大常委會擴大內需促進消費評議詢問工作開展以來,市人社局班子嚴格按照市人大常委會的安排部署,成立組織,細化責任,嚴格要求,高標準推進自查自糾、聽取意見、查擺問題、整改落實等各個環節,聚焦突出問題,舉一反三,標本兼治,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社服務保障。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認識。市人大常委會將市人社局作為評議詢問對象,既是對人社事業的關心和支持,也是對人社工作的鞭策和促進。市人社局班子充分認識評議詢問工作的重要性、嚴肅性,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在行動上精心組織,嚴格服從評議詢問調查組工作安排,做到思想認識到位、配合措施到位、工作責任到位,為評議詢問工作營造了良好的環境和氛圍。
(二)加強組織領導,全力支持配合。評議詢問工作動員會后,市人社局立即召開黨組會對工作進行安排部署,研究制定了實施方案及任務分工臺賬,成立了以局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其他班子成員為副組長,各科室、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協調各項工作,并多次召開局評議詢問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研究工作推進情況,及時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三)堅持問題導向,抓好整改落實。市人社局緊緊圍繞評議詢問的內容和重點,堅持問題導向,組織多種方式進行梳理自查,問題找準查透,堅持刀刃向內進行查擺剖析。設立征求意見箱4個,發放征求意見函400份,組織征求意見座談會5次,走訪服務對象340人次,征集各類意見建議39項,制定整改方案,建立整改臺賬,明確整改措施、整改責任、整改標準和完成時限,推動問題立行立改、真改實改、全面整改,做到條條有整改、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四)扎實開展整改,建立長效機制。市人社局班子對評議詢問調查組指出的問題主動認領、照單全收,建立整改臺賬,明確整改責任人、責任領導、整改標準和整改完成時限,推動問題立行立改、真改實改、全面整改。目前,對市人大常委會評議詢問調查組反饋的4大類15項問題,已全部整改到位,并研究制定管長遠、固根本的規章制度,進一步提升人社服務水平。
二、主要工作成效
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工作開展以來,市人社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的有力監督下,認真落實中央、省委、市委決策部署,出臺配套政策措施,創新方法舉措,加快政策早落地早見效,全市人社領域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一)在全面釋放消費潛力方面。市人社局參與制定并積極落實《漯河市大專學歷及技能人才購房補貼發放辦法》,“對來漯大專以上畢業生、各類持有技能證書人員在我市穩定就業新購買新建商品住房時,一次性給予1萬元購房補貼”。該政策自2022年實施以來,累計審核通過2235人,目前已完成前三批次補貼發放763萬元;第四批次650人、第五批次388人,涉及補貼資金1038萬元也已到位。購房補貼極大地帶動了購房熱潮,吸引更多青年在漯安家落戶。
(二)在持續培育壯大新動能方面。市人社部門積極參加第五屆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工作,先后組織200余家次企事業單位,參加鄭州主會場和北京、西安、上海等省外線上招聘活動。2022年以來,全市共引進碩士、副高級職稱以上高層次人才820人,引進人才數質量再創歷史新高。同時,加強博士后工作站和創新實踐基地建設,在“建站、入站、在站、出站”等方面打造全周期服務模式。目前,全市共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家,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11家,在站博士后29名,博士后項目轉化產生直接經濟效益累計達2億多元。
(三)在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方面。市人社局以易發頻發違法行為的企業、非公有制企業為巡查重點,圍繞使用農民工比較集中,且拖欠工資問題比較突出的建筑企領域加大勞動監察力度。2022年以來,主動巡查用人單位1000余戶,涉及勞動者6.4萬人,累計為5286名勞動者追發工資待遇7400余萬元,實現舉報投訴案件結案率100%,拖欠農民工工資舉報投訴案件結案率100%。同時,嚴格落實農民工工資實名制、農民工工資分賬管理制、農民工工資銀行卡代發制,從源頭上破解勞動者工資拖欠難題,切實保障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一是“技能河南”建設標準高成效好。市人社局充分發揮企業主力作用、院校主陣地作用和社培機構補充作用,建立群眾點單、機構接單、政府買單的“三單制”培訓模式,大規模開展技能培訓。2022年以來,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15.9萬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4.51萬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6.49萬人。在河南省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和第十七屆“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中榮獲2金3銀2銅的好成績。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中榮獲“移動機器人”項目金牌,實現了我省本土培養選手世界技能大賽金牌零的突破。在2023年河南省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中,我市參賽選手取得3金3銀1銅的好成績,漯河市人民政府榮獲“優秀組織獎”。二是就業創業形式活質量高。2022年以來,城鎮新增就業5.3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省定目標范圍以內,“城鎮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為零。緊盯重點群體“幫就業”,加大培訓見習力度“擴就業”,強化創業扶持“帶就業”,落實惠企政策“保就業”,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持續完善就業政策,先后出臺《漯河市城鎮新增就業“擴量提質”專項方案》《漯河市支持創業帶動就業16條措施》等10余項文件,織密政策體系。突出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為2259名困難高校畢業生發放求職創業補貼451.8萬元。推出就業見習“四個一”(即聚焦一個目標、募集一批見習崗位、吸納一批見習人員、選樹一批見習典型)活動,募集見習崗位3100個,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率超90%。舉辦“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抗疫助企線上專場”等特色招聘205場,發布就業崗位12.8萬個,達成就業意向3.5萬個。舉辦創業大賽,評選優秀創業項目45個,發放獎金159萬元。我市組織申報的仿生雙液壓膝關節假肢創業項目,在省“豫創天下”決賽中取得主體賽服務業組第一名,并榮獲“中國創翼”全國總決賽優秀獎。三是人力資源品牌經濟社會效益明顯。加快“漯河食品”人力資源品牌創建工作,加大食品類企業在崗農民工培訓力度,健全食品類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支持食品全領域就業創業。2022年以來,“漯河食品”品牌經濟效益超1350億元,年提供就業崗位100萬個,從業技術工人達66.8萬人。自“漯河食品”人力資源品牌創建以來,累計吸納帶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0.5萬人,為2.6萬名農村勞動力提供食品從業技能培訓,為全市農村勞動力拓寬就業渠道、提升就業技能搭建了新的平臺。四是返鄉創業成果豐碩。深化“漯見+”人力資源服務活動,拓寬就業渠道、促進返鄉創業、優化務工服務,與蘇州市人社局等單位簽訂合作協議。“漯見+”活動啟動以來,全市舉辦江浙地帶專場招聘活動52場,發布用工信息9.8萬余條,促進漯籍農民工省外就業22余萬人。幫扶一批務工人員,在蘇州市設立“臨潁縣農民工服務站”“舞陽縣農民工服務站”兩個專門服務機構,為漯河籍在外務工人員提供法律咨詢、權益維護、轉崗服務等就業幫扶。引回一批創業項目,依托“農民工服務站”,召集在蘇漯籍務工經商人員代表召開懇談會,廣泛宣傳漯河支持返鄉創業優惠政策、創業創新優良環境,著力促進兩地人力資源雙向流動。2022年以來,全市新增返鄉創業人員超1.17萬人,返鄉創業已經成為推動漯河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五是新型職業農民評定助力鄉村振興。做好返鄉農民工就業服務,依托市縣鄉村四級就業服務網絡,建立“務工需求清單”和“崗位需求清單”,一村設置一名就業幫扶協理員,逐人逐戶登記就業意愿和求職需求,搭建精準供需對接平臺。2022年以來,全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54萬人,新增返鄉創業1.5萬人。積極探索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定工作,兩年來先后評出153名“土專家”“田秀才”助力鄉村振興。該項工作受到省政府主要領導關注,并派出省政府調研組專程來我市調研。六是社會保障舉措實成效好。扎實做好失業保險經辦工作,及時準確為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發放價格臨時補貼,保障低收入人群基本生活。截止2023年5月底,全市失業保險參保職工25.44萬人,為3354人發放失業保險金4489.36萬元,為3354人代繳基本醫療保險費826.72萬元,為2061人發放價格臨時補貼7.07萬元,為705人發放失業補助金141.29萬元,為418人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41.8萬元,為2359家企業發放穩崗返還補貼3276.17萬元惠及職工96233人,充分發揮了社會保險兜底保障作用,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五)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方面。市人社局加強“銀社互動”,通過河南社會保障信息系統篩查2022年用工在20人以上(含20人)且未裁員,并依法參加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的企業名單,及時傳遞給市金融部門,由市金融部門精準投放低息信用貸款。2022年以來,為全市符合條件的企業投放低息信用貸款8.8億元。推行社保政策“免申即享”模式,2022年以來,落實階段性社會保險費“降、緩、返、擴”政策,為全市9304家參保單位減征失業保險費7114.47萬元;為295家企業緩征社會保險費2.78億元;為2359家企業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補貼3262萬元;為3223名失業人員發放失業保險待遇6708萬元,確保惠企惠民政策迅速落地,切實減輕企業負擔。著力打造創業貸款“漯河模式”,2022年以來,全市新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0.52億元,扶持2680家各類市場主體健康發展,帶動就業1.57萬人。
三、問題整改落實情況
市人社局主動對標反饋的4大類15項問題,逐項建立臺賬,實行銷號管理,確保評議詢問反饋的問題整到位、改徹底,意見建議落實落地、見底清零。
(一)改進作風抓整改。人社業務點多線長面廣,政策性強,處處涉及民生,事事關系民心。市人社局變主動深入企業,開展面對面的政策宣傳解讀,幫助企業紓難解困。同時,積極開展政治機關建設、學習機關建設、服務機關建設、文明機關建設、廉政機關建設等“五個機關”建設,錘煉好的作風、營造好的環境、培育好的隊伍,努力做到“定量任務超額完成、定性任務高質量完成、底線任務必須完成”,以全力拼搶姿態,實現“全年紅”。
(二)優化服務抓整改。市人社局以法治人社、親民人社、清廉人社建設為目標,不斷提升服務質量,打造群眾滿意的人社服務。為優化人社服務,主動對標先進地區,在全國范圍內選取部分營商環境工作先進的地市,組織相關工作人員進行調研學習,先后到湖南長沙市等地學習取經,進一步把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做扎實,做到位。創新推出了“人社服務一鍵通”,群眾通過手機掃碼即可登錄平臺,了解、辦理、反饋人社服務事項,真正讓人社服務在指尖即可實現“一鍵可查”“一鍵可辦”“一鍵可訴”“一鍵可約”,群眾足不出戶即可申請享受高效便捷的人社服務。
(三)辦好實事抓整改。人社工作一頭連著發展,一頭連著民生。市人社局針對中小微企業帶來的融資困難,加大創業貸款支持力度,主動深入街道、商圈廣泛宣傳,把個人貸款最高額度提高至20萬元、企業貸款最高額度提高至300萬元。增加可抵押土地、房產等擔保方式,簡化申報手續,縮短業務辦結時限,做到便民、利民、專業、高效。2023年以來,全市發放創業貸款3.08億元,提前完成市定民生實事3億元目標任務。評議詢問工作開展以來,全市人社系統累計為群眾辦好事實事460余件。
四、下步工作打算
市人社局將以評議詢問為契機,緊盯目標不放松,不改徹底不撒手,持續加壓驅動,確保人社服務水平再上新臺階,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再立新功。
(一)筑牢思想根基。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持續加強局領導班子建設,把班子建設成為團結務實高效,有思路、善落實、重實效的領導班子。進一步激勵引導全局黨員干部牢固樹立擔當盡責、擔當有為的觀念,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干事創業上來,切實擔當起人社事業改革發展穩定的重任。
(二)發揚拼搶精神。今年,我們仍將工作目標定位為“促發展、惠民生的表率部門”,努力“爭一保二”,即在市直單位領導班子綜合考評中爭取一等獎、保證二等獎。堅定奮勇爭先、出彩添彩的信心,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攻堅克難的勇氣,扎實有效的舉措,見紅旗就扛、見第一就爭,使人社部門的各項工作勇立潮頭、走在前列。
(三)持續改進作風。結合正在開展的學習二十大精神主題教育活動,加快建立健全和完善相關工作制度,構建長效機制。以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切實發揮好人社部門職能,切實服務好民生,以新擔當展現新作為,為跑出中國式現代化漯河“加速度”貢獻人社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