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9來源:
漯河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做好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工作的建議
市人民政府:
2023年4月至6月,市人大常委會圍繞我市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工作對市發展改革委等11個部門進行了專項工作評議和專題詢問。6月27日,市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市人大常委會各評議詢問調查組對11個部門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工作評議調查情況的報告,以及11個部門關于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工作開展情況的報告,9名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和2名全國、省人大代表分別進行了現場詢問,11個部門主要負責同志針對詢問問題進行了認真回答。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進行了分組審議和滿意度測評,評出滿意單位4個,分別是: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商務局;基本滿意單位7個,分別是: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市金融工作局。
市人大常委會認為,近年來,市政府及相關部門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著力擴大內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以我市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難點問題為導向,積極主動作為,不斷創新舉措,全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推進有力,市場主體不斷壯大,消費信心逐步提升,全市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取得較好成效,經濟運行向好態勢持續拓展。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市還存在投資產業結構不優、市場主體缺乏活力、消費環境有待改善等方面的問題。市政府及相關部門要緊緊圍繞現代化食品名城、創新之城、幸福之城建設,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完善服務舉措、提升工作效能,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引導作用和政策措施激勵作用,努力把漯河建設成為區域性消費中心,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跑出漯河“加速度”。現提出如下建議:
一、持續擴大有效投資,進一步發揮好政府調控作用。及時研判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變化,加強對經濟運行的分析,提出針對性強、可行性高的工作建議。加大以先進制造業為主的工業投資力度,謀劃實施一批結構優化升級的工業重大項目,做好監測協調、跟蹤服務和督查工作,確保項目順利推進。聚焦現代物流、數字賦能等領域,補齊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短板。打造創新型示范園區,高水平規劃建設中原食品實驗室項目和以高端服務為主的創新項目。推進年度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評價工作,推動傳統商貿企業拓展“互聯網+服務”模式,持續完善新能源車購買、置換等消費鼓勵政策,不斷增強消費信心。
二、全面加強績效管理,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加強政策研究,積極爭取上級資金,用足用活財稅政策和政策性資金,持續深化財源建設和管理,強化財政與其他經濟部門的協調聯動。把擴大內需促進消費作為財政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內容,通過績效監控、績效評價,加強資金使用管理,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建立完善專項債項目協調機制,加大專項債項目申報前期工作審核,提高項目謀劃質量,及時對債券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三、支持市場主體發展,切實提高服務企業精準度。立足我市實際,積極發展各類市場主體,以中原食品實驗室為抓手,引導食品企業積極開展戰略合作,加強企業梯度培育,推進市場主體不斷壯大。統籌規劃全市信息化平臺建設,加大推廣應用力度,發揮標桿引領作用,推動企業申報信息技術應用試點示范項目。加強部門協調聯動,密切關注國家、省政策導向,及時制定出臺助企紓困政策等,抓好政策落地落實,精準服務實體經濟,釋放企業發展活力,助力企業提質增效。
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推動高層次人才引進和高質量充分就業。樹立“大人才觀”,切實把人才工作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持續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大力培養和使用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各方面優秀人才,高質量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拓展就業渠道,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加快推進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發揮社會保障作用,兜牢民生底線。加大社保、創業扶持等政策宣傳力度,提升全民參保意識,提高小微企業政策知曉率。持續完善“漯河人社服務一鍵通”服務功能,打造群眾滿意的人社服務平臺。
五、發揮規劃引領作用,持續強化土地要素供應保障。指導和組織專項規劃、詳細規劃、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盡快完成《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試行)》修訂;充分利用城市閑置空間,規劃建設臨時停車場,發展地攤經濟、夜經濟。強化做實新型產業用地、融合用地政策研究,合理確定基準地價、掛牌價;加大老舊村、空心村整治力度,扎實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拓展鄉村發展空間。持續提高惠企便民水平,嚴格落實一次性告知要求,提高聯審聯批效率;不斷推進智能化、網絡化建設,更好服務群眾辦事、助推企業發展。
六、完善房產政策機制,著力培育漯河建筑企業品牌。強化多元融資體系建設,持續完善社會資本參與、市場化運作等新模式新路徑,努力破解城市建設資金不足問題。完善支持房地產市場發展制度機制,開展政策實施效果評估,適時進行優化調整,努力從供需兩端助力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科學制定“保交樓”推進措施,加快“保交樓”項目建設進度;搶抓政策窗口期和化解機遇期,消存量、控增量、防變量,“一樓一策”扎實推進問題樓盤化解。對有潛力、有優勢、講誠信的建筑企業,在資質升級、資金籌措等方面予以政策傾斜;支持本土建筑企業參與公平競爭,鼓勵引導其與在漯央企、國企組建聯合體參與投標,增強市場拓展能力,打造漯河建筑企業品牌。
七、深化鄉村產業發展,充分激發農村內需消費潛能。扛穩糧食安全重任,鞏固支柱產業、壯大特色產業,有序推進涉農項目建設,持續深化“三鏈同構、農食融合”,拓寬農民就業增收渠道,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大力培育扶持農村新業態新模式,發掘農村消費市場和要素市場潛力,引導消費提檔升級。實施鄉村人才培育行動,加大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力度,充分發揮人才支撐作用。創新方式方法,加大惠農支農政策宣傳力度,擴大覆蓋面,提升知曉率,營造良好的農村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環境。
八、持續提升品牌效應,不斷營造良好投資消費環境。加大對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制定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扶持政策申報指南,落實冷鏈物流扶持政策。督促落實批零住餐企業入庫納統獎勵政策,提高企業入庫積極性。發揮中國食品名城品牌優勢,繼續推動“十品百店”項目,提升“食全食美·漯在其中”品牌影響力。深入推進步行街(商業街)改造提升工作,擴大品質消費供給。創新發展電商經濟,完善提升電商園區服務功能,夯實電商發展基礎,滿足城鄉居民多樣化消費需求。
九、推進文旅融合發展,高標準打造城市文旅名片。盡快組建文旅投集團,加快人才、項目集聚,積蓄文旅產業發展勢能。推進沙澧河風景區、許慎文化園、小商橋等景區基礎設施建設提檔升級,發展河上街、北舞渡等古鎮古街經濟,培育研學教育、實景演出等新型文旅業態,推廣賈湖骨笛、說文解字等特色文創產品,激發文旅市場活力。豐富漯河名片內涵,加強文旅宣傳推介,規劃實施一批高端旅游線路,著力打造一批精品體育賽事,圍繞點上項目“串珠成鏈”、線上項目“連線成片”,形成一批有規模有特色的網紅打卡地和發展引爆點,擴大城市影響力、競爭力、輻射力、吸引力。
十、優化智慧監管模式,全面推進質量強市建設。推進基層市場監管所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提高智慧化、信息化應用能力,進一步提升基層監管效能。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持續擴大電子營業執照跨部門、跨領域應用,推行“證照聯辦、一照通行”改革,不斷提升服務企業能力。開展知識產權強市建設,培育一批競爭力強的名牌商標和集體商標。加強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等監管和抽檢力度,嚴厲打擊農村假冒偽劣商品,不斷規范線上線下市場經營秩序,提升質量管理水平。進一步完善投訴舉報工作流程,持續營造放心消費環境。
十一、提升金融服務水平,逐步改善消費意愿和能力。加大消費類綜合金融服務減費讓利力度,積極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加大股份制銀行、保險、證券企業的招引力度;建立政企、銀企聯絡機制,進一步形成金融部門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合力。研究制定金融政策落地見效的具體措施,加強對教育、文化、體育等服務消費的綜合金融支持;鼓勵金融機構開發更多適銷對路的金融產品,設立促消費專項信貸資金。充分運用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等新渠道,提高金融服務便利度和金融風險管理效率;鼓勵促消費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創新信用貸款產品,深化銀保合作。
以上建議,請市政府和相關部門認真研究辦理,抓好整改落實。今年適當時候,市人大常委會將聽取辦理工作情況報告,并進行滿意度測評。
漯河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23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