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5-23來源:
圍繞“兩高四著力”主題活動,漯河市臨潁縣窩城鎮人大聚焦老年群體“吃飯難”問題,充分發揮監督推動、建言獻策的職能作用,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多元協同”的助餐服務模式,以“小飯桌”撬動“大民生”,為老年群體打造家門口的“幸福滋味”,進一步深化提升代表主題活動。
精準調研謀良策,讓服務更貼近需求
窩城鎮人大組織代表們通過走訪調研、座談交流、問卷調查等方式,全面摸清老年人用餐需求和人數。針對“飯菜口味單一”“送餐距離遠”“價格偏高”等痛點問題,形成專題調研報告,提出“優化助餐點布局”“完善分級補貼政策”等建議10余條,推動鎮政府出臺《老年助餐服務行動計劃》,構建“1+3+4”養老助餐服務格局。即1個區域養老服務中心(窩城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3個民辦養老機構(許莊幸福苑養老院、竇莊老人頤養中心、城后張老來樂養老中心)+4個村級幸福院(前胡村幸福院、張堂村幸福院、白坡村幸福院、邢莊村幸福院),為老人開展助餐助浴助潔等生活上的服務。目前,全鎮已建成標準化助餐點4個,正在籌備建設中4個,已有就餐老人200多名。
多元協同聚合力,讓資源發揮最大效能
鎮人大積極搭建協同平臺,整合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多方資源。協調多方力量對助餐點建設和運營給予補貼,確保餐品質量和運營順利。目前,老年人每天每人10元標準,每月300元,助餐助浴加洗衣每人每月500元。此外,鎮人大聯合婦聯、團委、助餐點發動志愿者成立“銀齡送餐隊”,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門送餐服務,打通助餐“最后一米”。
創新機制促長效,讓幸福餐桌更可持續
鎮人大推動建立助餐服務長效機制,一是實行志愿積分制度,鼓勵低齡老人參與助餐點志愿服務,積累的積分可兌換生活用品或抵扣餐費,形成“以老助老”的互助氛圍;二構建社會共治網絡,定期組織人大代表、群眾代表對助餐服務開展評議監督,聯合市場監管部門加強食品安全檢查,確保“老人吃得實惠更吃得放心”。
暖心故事見真情,讓民生工程更有溫度
在許莊村幸福苑養老院助餐點,每天早上七點總能看到一個正在忙碌的身影,她就是許莊村婦聯主席兼許莊幸福苑院長趙建英,同時也是一名市人大代表及縣人大代表。趙建英說到:“在這快節奏的現代社會,家的溫暖往往被簡化為一頓飯的香氣。而在我們這,用心為老年人烹飪,提供助餐服務,為的不是盈利,而是讓老年人們能夠在晚年享受到家的味道,這就是我們的老年助餐服務,一個讓老年人生活‘有滋有味’的暖心工程。”
80歲的獨居老人李奶奶每天都能吃到熱乎的飯菜:“三菜一湯一天才10塊錢,味道好還健康,人大代表真是辦了件大好事!”像李奶奶這樣的受益者還有很多。鎮人大在走訪中發現,部分老人因忌口需求對菜品有特殊要求,便推動助餐點增設“個性化訂餐”服務,如今每個助餐點每周公布營養食譜,并提供糖尿病餐、低鹽餐等定制選擇,獲得群眾點贊。
小飯碗里盛滿大民生。從“吃飯難”到“吃好飯”,窩城鎮人大以“為民辦實事”的擔當,將老年助餐服務打造成“舌尖上的幸福工程”。下一步,鎮人大將繼續聚焦助餐服務提質擴面,推動形成“5分鐘助餐服務圈”,讓更多老年人在煙火氣中感受“老有所養”的溫情,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多幸福底色。
(供稿: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