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大專題 /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
時間:2021-12-14來源:
市人大常委會機關
2021年度普法依法治市工作情況匯報材料
(2021年12月14日)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一項長期性、基礎性工作。2021年,市人大常委會機關黨組立足人大工作實際,積極開展普法宣傳和依法治理各項工作,為提高常委會組成人員、人大代表和機關干部的法律素養和依法履職能力打下了堅實基礎。現將全年工作完成情況匯報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提供堅強保障
機關黨組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同全年其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實。制定下發了2021 年度工作要點和工作臺賬、培訓計劃等;建立和完善了機關黨組學習憲法、習近平法治思想、法律知識培訓等制度,并于3月份召開機關黨組會安排部署普法依法治理全年工作。抓好機構、人員和經費落實。成立并及時調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進行研究和推進;將開展普法工作所需經費列入人大財務預算,保證普法宣傳教育、人員培訓等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加強學習宣傳,強化宣傳實效
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宣傳。落實主任會議、機關黨組中心組集體學習、支部每月“主題黨日”集中學習等制度,組織機關黨員干部深入系統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以及習總書記在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的講話精神、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省十一次黨代會、市八次黨代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省委、市委重大決策部署,教育引導機關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更加堅定“四個自信”,更加自覺做到“兩個維護”,確保了人大機關工作正確的政治方向。
加強黨章黨規黨紀學習宣傳。開展學習黨章黨規黨紀專題宣傳,運用“三會一課”組織集中學習、專題研討,在開展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中宣傳學習,推動黨章黨規黨紀宣傳的常態化、全覆蓋。
加強學習培訓提高履職能力。結合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組織代表和機關同志先后赴井岡山、竹溝等紅色圣地開展黨史專題培訓,采取專家授課、現場教學、交流研討等形式,吸取歷史精華,滋養初心使命。同時,堅持為每位代表訂閱《中國人大》、《人大建設》、《人民代表報》等刊物,方便代表學習依法履職所必需的知識,不斷提高代表的履職能力。
采取多種形式加強憲法學習宣傳。一是機關黨組學習憲法、習近平法治思想常態化。每季度學習一次,現已學習五次。二是組織機關工作人員憲法和法律知識考試1次;國家機關干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3次12人次。三是落實憲法宣誓制度。按照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33次會議表決通過的關于實行憲法宣誓制度的決定,在市人代會和常委會上組織新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進行憲法宣誓5批次24人次。四是開展憲法法律法規知識進農村、進社區活動。分別于12 月2日和12 月3日,組織市人大機關40多人次,分別深入臨潁縣石橋鄉吳劉村和分包創文社區天山社區,開展“憲法和法律法規知識進社區進農村”宣傳活動。活動圍繞“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主題,針對社區和農村群眾法治需求和關注的熱點問題,深入開展憲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增強群眾對憲法的情感認同和法律法規認知。在吳劉村活動現場,邀請省人大代表、漯河信鼎律師事務所胡亞萍主任為群眾提供法律援助和咨詢,重點為群眾講解了習近平法治思想、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要點及民法典中涉農法律知識等,現場解答了村民在鄉村振興、土地承包、交通安全等方面遇到的法律問題,營造了農村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引導農村群眾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講解結束后,機關同志又深入村辦企業廠區、農戶,發放法律宣傳資料200余份,解答法律咨詢15人次,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受到群眾普遍歡迎。
開展系統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活動。按照市人大常委會機關“系統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活動安排,11月3日,市人大機關舉行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輔導報告會,邀請市委黨校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梁向鋒作專題輔導報告。報告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這一主題,立足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深刻闡釋了習近平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政治方向和地位意義,詳細解讀了全面依法治國的工作布局、重點任務、重大關系和重要保障等內容,對人大機關進一步系統學習和理解運用習近平法治思想,更加自覺從“十一個堅持”中探尋創新推進人大工作的思路、方法,持續增強國家根本政治制度自信、深入推進“四個機關”建設、自覺運用法治思想和法治思維服務常委會依法全面履職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加強國家法律法規學習。結合人大工作實際,先后組織學習了《監督法》、《代表法》、《地方組織法》等與業務工作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
三、立足工作實際,落實普法責任
穩步推進地方立法。堅持依法立法、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按照年度地方立法計劃穩步推進地方立法。《漯河市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氣污染防治條例》已于2021年10月1日施行;《漯河市黑臭水體污染防治條例》已獲得省人大常委會批準,將于2022年3月1日施行;按照“不抵觸、有特色、重實效”的原則,圍繞電動車管理、澧河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等方面開展立法前期調研,為明年立法工作做好準備。
精心組織執法檢查和專項評議詢問。一是精心組織執法檢查。組織對《漯河市沙澧河風景名勝區條例》實施情況開展深入檢查,聽取和審議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漯河市沙澧河風景名勝區條例》實施情況的報告,審議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漯河市沙澧河風景名勝區條例》情況的報告。8月至11月份,配合省人大對我市貫徹實施優化營商環境“兩條例”情況開展檢查。二是扎實開展評議詢問。8月至10月份,對市教育局等11個市直部門工作情況,尤其是貫徹執行憲法及相關法律法規情況、履職情況和落實市委重大決策情況等八個方面內容開展了工作評議和專題詢問。
切實強化司法監督。5月中旬至6月上旬,對全市檢察機關民事訴訟和執行活動法律監督工作情況進行了視察,并向市人民檢察院提出工作建議;6月中旬,配合省人大監察司法委對《河南省禁毒條例(草案)》提出修改建議; 8月份,受省人大監察司法委委托,對人民檢察院控告申訴工作和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工作進行深入視察;6月下旬和9月下旬,分別對市人民檢察院控告申訴檢查工作情況和全市社區矯正工作開展調研。
扎實開展“普法責任制落實年”活動。按照“誰執法誰普法、誰主管誰普法”的普法責任要求,堅持立法宣傳與立法工作同步謀劃、統籌安排、同步落實,全程加大對法規的宣傳。《漯河市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氣污染防治條例》制定過程中,為充分匯集民意智慧,通過發函、媒體公告、座談會、專題調研等多種方式向社會各界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共收集到修改意見和建議365條,經歸納整理為126條。《漯河市黑臭水體污染防治條例》制定過程中,分層分類召開政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各縣(區)人大常委會、基層立法聯系點、人大代表、企業代表等參加的座談會,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建議。條例在制定過程中就得到了很好的宣傳,為法規實施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四、加強陣地建設,打造法治機關
加強法治文化陣地建設。依托漯河人大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和機關一樓電視以及二樓大廳展板作為法治宣傳陣地,營造線上線下學習氛圍。內容涉及法治成語故事、法治格言警句等并定期更新,增強法治宣傳的滲透力。充分利用圖書室、會議室、法治文化長廊、法治圖書角、法治櫥窗、法制展板等,打造濃厚法治氛圍等,提高機關學法守法用法意識。
建立機關法律顧問制度。設立機關法律顧問室,選聘盧延祥、張軍濤、翟賀廣等3名律師作為本屆常委會法律顧問。完成提出關于推進全市民主法治建設方面的工作意見、建議、方案,參與市人大常委會有關地方性法規的起草咨詢,協助市人大常委會提出法律法規征求意見稿的修改建議等工作。
發揮媒體公益作用。注重發揮新媒體特別是自媒體作用,依托人大網站、微信公眾號,打造“互聯網+”宣傳平臺,開展普法依法治理宣傳活動,組織機關干部利用微信群宣傳、轉發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相關內容,積極傳播正能量,強化輿論引領,切實增強宣傳力度和宣傳實效。目前,機關內部政治穩定,工作作風優良,工作行為規范,機關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人人參與、人人有責。
2021年,市人大機關緊緊圍繞年初工作要點安排,緊扣市依法治市辦公室考核細則要求,扎實開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與市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例如,宣傳形式需要更深入、更多樣;宣傳內容需要更廣泛等等,我們將通過這次考核驗收,發現不足,及時整改,力爭明年工作再上一個新的臺階,為建設法治漯河貢獻人大智慧和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