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0來源:
漯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關于代表所提建議辦理情況的報告
——2022年10月18日在漯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十次會議上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 盧麗琴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辦理《關于重視“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激活我市經濟新增長點的建議》有關情況,請予審議。
《關于重視“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激活我市經濟新增長點的建議》是市七屆人大八次會議代表所提重點建議,由市工信局牽頭主辦、市商務局和市人社局協辦。經過前期與代表的多次溝通,該建議辦理情況初步得到認可,代表們對辦理結果表示滿意。在辦理過程中,我們主要把握以下幾點:一是高度重視。作為主辦部門,市工信局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明確了“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業務科室牽頭辦、承辦人員全程盯”的辦理工作機制,針對重點建議,制定專項工作方案,努力通過建議辦理,將代表們的合理化意見建議及時轉化為推動工作的政策措施。二是加強調研。市工信局組織人員進行了專題調研,多次深入企業召開座談會議,理清工作思路,針對建議內容,提出辦理意見。同時,加強與協辦部門溝通,共同出謀劃策,研究建議答復,確保辦理工作順利推進。三是緊密對接。辦理過程中,局班子成員帶領科室人員拜訪人大代表,問計問需,現場進行交流,并通過電話、微信、郵件等各種方式,向代表們匯報“專精特新”工作情況,認真征求意見,及時修改和完善答復內容。四是重在落實。針對代表提出的意見建議,我們及時吸納融入到實際工作中,使之成為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的具體措施。五是積極匯報。組織“專精特新”企業參加市人大代表座談會,對我市“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積極建言,定期向市人大匯報重點建議辦理進展情況,并配合市人大工作組進行重點建議實地督辦。
一、建議辦理情況
針對《關于重視“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激活我市經濟新增長點的建議》中提出的問題意見,我們主要做了以下方面工作:
(一)明確思路,凝聚工作合力。一是高樹目標。國家、省、市高度重視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今年以來,我們推動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納入目標考核,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市政府工作報告中,3次提到“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工作,明確將“專精特新”企業的招引和培育,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充分顯示了市委市政府對“專精特新”工作的重視。二是創新思路。結合全市發展實際,提出了以創新為引領、以招引為抓手、以培育為重點、以創新型示范園區為載體,一方面做大做強現有企業,另一方面力爭引進一批有特色符合我市產業發展定位的優勢企業和優質項目,為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提供更具針對性、更優質的發展環境,推動工作持續走深走實。三是專班推進。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高規格的招強引精指揮部,指揮部設立“專精特新”企業工作專班,重點研究推進“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和引進工作。市工信局健全完善機制、協調相關縣區、部門,配足配強人員,推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ǘ┲贫ù胧瑥娀咧С?。一是市政府出臺《關于印發漯河市進一步紓困解難促進經濟穩定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漯政〔2022〕5號),制定紓困解難45條措施,文件明確“對首次認定的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一次性給予10萬元獎勵”,以硬措施支持企業走“專精特新”高質量發展之路。二是起草《漯河市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政策》,從加快梯度培育、加強財稅支持、強化金融服務、提升創新能力、推進育才引才、打造服務鏈條等六個方面提出了針對性的支持措施,合力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三是制定了《漯河市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方案》,以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為基礎建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動態培育庫,對308家優質中小企業實施梯度培育,分行業梳理了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產業鏈發展圖譜,為中小企業提質高效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市政府9月底出臺了《關于印發漯河市支持數字化轉型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漯政〔2022〕15 號),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文件提出“對新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財政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30萬元”,進一步加大對“專精特新”企業的支持力度。
(三)鏈群協同,推動融合發展。一是堅持創新驅動。充分發揮中原食品實驗室的科技支撐作用,著力構建“食品實驗室+研究生院+中試基地+孵化器+產業園區”全鏈條科研轉化體系,引導創新要素向中小企業集聚,加快科技創新、換道領跑,為延鏈補鏈強鏈,推動產業集聚發展提供科技支撐。二是堅持項目帶動。按照延鏈補鏈要求,圍繞“1+8+N”現代產業體系構建,今年我們謀劃實施了“三個五百”項目,其中百億級項目5個、50億級項目14個、5億級項目112個,總投資2227億元。5個百億級重大標志性項目已經全部簽約,目前4個已經開工建設。推動正大現代食品產業園、雙匯二期5000萬只肉雞等一批全產業鏈項目加快建設進度,今年81個產業鏈項目計劃投資409億元,前三季度已完成投資362億元,占比88.5%,超時序進度13.5個百分點。對重大項目實施頂層設計+專班推進+貼身服務,盯緊盯牢,采取日會商、日調度、周小結,持續研究解決各類問題。三是堅持數智賦能。推動省工信廳與市政府成功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制定落實清單,助推我市廣大中小企業鏈式發展。邀請省移動公司數字化轉型專家帶隊對我市35家倍增工程企業逐家開展深入調研,針對性地對企業在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信息技術融合應用、5G應用場景等進行指導,形成一對一解決方案。四是深入推進“三鏈同構”。聚焦現代化食品名城建設,不斷完善產業鏈和綠色產業生態打造,制定了《打通以雙匯為骨干的漯河市食品產業鏈工作方案》。在縱向延伸產業鏈的同時,著力在橫向打通食品產業與裝備制造、造紙、醫藥、鹽化工、物流、動物飼料六大產業,以集群發展延伸產業鏈,以創新發展提升價值鏈,以融合發展打造供應鏈,帶動“專精特新”企業,不斷壯大“制造”規模、提升“智造”能力、提高“質造”水平,形成集聚集群發展。五是加快創新型示范園區建設。圍繞智能裝備制造、生物醫藥、電力裝備、液壓科技、健康食品等重點領域,按照九條標準,對標對表,開展創新型示范園區創建,著力打造“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和招引的平臺和載體。
?。ㄋ模┖葑ヅ嘤嵘招堋R皇巧钊雽嵤靶∩帯惫こ?。制定了年度實施方案,出臺“小升規”獎勵政策,建立220家“小升規”動態培育企業庫,實施月監測月調度,加快“升規入統”進度,引導升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二是全面推進“專精特新”培育。建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庫,加強培育工作過程管理,實行月報制度,實時掌握企業經營情況,借助“萬人助萬企”平臺,開展首席服務官分包,落實“專精特新”企業幫扶舉措。三是精準開展針對性幫扶。注重提供融資服務,積極組織“專精特新”企業在省融資平臺注冊,大力宣傳推廣“專精特新貸”,累計上報16家企業、4億元融資需求。不斷完善“政策計算器”,匯集各級各部門的惠企政策,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目前累計納入政策2862條,注冊企業1468家。充分發揮周例會作用,及時為企業解難題、保運行,目前,市政府服務企業周例會累計召開153次,研究解決企業問題560個,其中今年已召開26次,解決問題70個。
(五)強化培訓,提供人力支撐。一是開展政策宣傳。我們邀請省博士科技公司知名專家對我市“專精特新”企業開展政策宣傳培訓,加快“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創建,引導企業創新體系建設,60余家企業參會。二是加強專題輔導。針對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通過邀請專家,以“線上+線下”的模式,開展企業上市、專利布局與挖掘、創新體系建設等內容系列培訓輔導19期,參培人員1236人次。精準實施診斷服務,會同漯河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對“專精特新”培育企業以填寫診斷書和實地走訪的方式,實施“一對一”診斷服務,找準問題,出具診斷報告,制定個性化提升方案,解決“專精特新”企業申報短板問題,目前已幫助62家企業實施了診斷服務。三是加大技能培訓。把“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工作與“專精特新”企業用工需求緊密結合,借助“萬人助萬企”活動,依托職業院校、社會培訓機構,通過召開線上、線下專題會,總結交流會等,開展靶向培訓。截至9月底,全市已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11.5萬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0.5萬人,新增高技能人才3.56萬人,為全市“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提供了充足智力保障。
二、下步工作打算
經過過前期的扎實工作,“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也存在企業創新積極性較低、研發投入不高,上市企業培育難、后備企業動力不足,中小企業服務機構需要進一步健全完善等問題。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強與人大代表及相關部門溝通協調,不斷強化合作,通過建議辦理,持續營造“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良好發展環境,推動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ㄒ唬┘哟笈嘤Χ葦U存量。進一步完善我市“專精特新”梯度培育體系,建立300家創新型中小企業、100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三級梯度培育庫,形成重點企業清單;與“三個五百”、“倍增提速”工程、“三個一批”、項目引進等重點工作結合起來,排查“專精特新”企業在建或擬建項目,形成重點項目清單;以創新型示范園區和20個專業園區為載體,形成重點園區清單。
(二)加大招引力度擴增量。繪制“專精特新”產業鏈圖譜,按圖索驥,建立擬招引目標企業清單和招商線索清單;優選一批在行業內有一定影響力、熟悉招商工作、具有豐富客商資源的“招商大使”,為“專精特新”企業專班工作出謀劃策,為重大活動提供智力和客商資源保障,進一步提升“專精特新”企業招引工作的針對性、科學性和成功率;制定針對“專精特新”企業落地的具體激勵政策,通過各類政策支持,吸引更多的“專精特新”企業在我市落地。
?。ㄈ┘哟笈嘤柫Χ葟娭?。持續組織相關專家分縣區分行業對“專精特新”培育庫企業進行研究,出具診斷報告,一企一策,開展針對性培訓指導,鍛長板補短板,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不斷提高中小企業發展質量和水平。加強與人社等部門協調,結合“專精特新”企業用工需求,推動“人人持證、技能河南”活動走深走實。加大各類惠企政策宣傳推送力度,推動惠企政策直達企業、落實到位。
(四)完善機制建設促發展。建立考核機制,將“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和招引工作納入月講評和“萬人助萬企”考核范圍;建立上下聯動工作機制,盡快組建起縣區級的“專精特新”企業專班,上下聯動,統籌開展我市“專精特新”培育和招引工作;進一步完善服務機制,盡快建立中小企業服務周例會制度,定期研判“專精特新”工作態勢,幫助企業解決問題。依托第三方機構和平臺開展專業性服務,引導企業通過“專精特新”培育的全過程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支撐企業創新發展體系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