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0來源:
市人大常委會第三督辦組關于代表所提重點建議督辦情況的報告
——2022年10月18日在漯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十次會議上
市人大常委會社會建設工作委員會主任 王躍紅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我代表第三督辦組,向常委會報告代表所提重點建議集中督辦情況,請予審議。
9月中下旬,第三督辦組在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耀軍的帶領下,采取聽取匯報、實地視察等方式,對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協辦的《關于高質量推進職業教育、技能培訓工作的建議》和由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主辦、市金融工作局協辦的《關于建立漯河市金融大數據平臺,支持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建議》進行了認真督辦。從督辦情況看,各承辦部門對重點建議辦理工作高度重視、推進有力,取得了明顯成效。督辦組成員、所提建議代表對2件重點建議的辦理表示滿意。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關于高質量推進職業教育、技能培訓工作的建議
(一)建議辦理情況
市政府及有關部門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以“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為統領,采取扎實有效措施,推動全市職業教育、技能培訓工作高質量發展。止9月底,全市共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11.5萬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0.05萬人,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3.57萬人,分別完成省定年度目標的164%、201%和198%,位居全省第一方陣。在全省“穩就業暨技能河南”建設推進會議上,我市作了典型發言。
一是強化頂層設計。成立由市長任組長的漯河市“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出臺《漯河市高質量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實施方案》,將“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作為今年重點民生實事,納入市政府目標考核體系,列入市委、市政府周交辦、月講評事項。二是提升培訓質效。出臺《關于支持企業全面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的若干實施意見》,發揮企業在“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工作中的主體作用。至目前,全市已備案企業職業技能等級評價機構236家。開展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評選工作,對認定合格的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最高給予10萬元補貼,共為25家大師工作室發放獎補資金222萬元。三是強化資金保障。從失業保險金中足額提取729萬元用于“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統籌整合工會、殘聯、農業農村、退役軍人等部門培訓補貼資金,確保“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應保盡保;加大生均經費投入,中職院校生均公用經費財政撥款由600元提高到800元,高職院校由800元提高到1200元。
(二)存在問題及意見建議
一是技能人才激勵政策普惠性不足。現有的技能人才激勵政策大都集中在高技能人才甚至高精尖人才方面,對企業和一般技術人員獎補力度不大。二是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有待提升。一些專業設置、培訓內容與市場銜接不夠緊密,不能滿足勞動者創業就業需求。三是企業主體作用發揮不夠。部分企業對組織開展職工培訓積極性不高,沒有將技術等級與職工工資掛鉤,技能人才待遇落實不到位。對此,督辦組建議:一要強化體制機制保障。進一步整合各項職業技能培訓補貼資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推進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二要持續提升培訓質效。緊緊抓住取證持證這個“牛鼻子”,建立健全評價機構優勝劣汰的動態調整機制;大力推廣“互聯網+職業培訓”模式,實現線上線下培訓融合。三要充分發揮企業培訓主體作用。鼓勵企業建立職工培訓中心、興辦技工教育;支持企業加強與職業院校合作,共建實訓中心、教學工廠等。
二、關于建立漯河市金融大數據平臺,支持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建議
(一)建議辦理情況
針對建議內容,市政府及建議承辦部門高度重視,采取切實措施,完善工作機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金融大數據平臺的數據支撐能力及平臺功能發揮都有了新的提升。
一是成立領導組織。成立了由常務副市長任組長的“漯河市金融服務大數據平臺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多次召開協調會,專題研究平臺建設工作。二是平臺服務趨于完善。平臺已入駐金融機構17家,注冊企業2031家。平臺發布“小微企業永續貸”“科技貸”“創業貸”等金融產品69項,累計授信18.13億元,放款15.3億元;與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招標系統數據共享,開發“中標貸”等特色金融服務,累計授信放貸66筆,總額1.97億元;開通線上融資直播,邀請企業家、中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和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方面的專業人士做客直播間,面對面交流,已累計播出29期,直播觀眾26萬人次,新增授信1.03億元。三是企業信用類數據匯聚能力不斷增強。目前平臺已經匯聚市場監管、稅務、社保等1500萬余條數據,對企業生成信用風控報告,給出信用評分,為金融機構提供授信依據。至目前,已累計為金融機構推送537份企業信用報告。
(二)存在問題及意見建議
一是平臺推廣宣傳覆蓋不夠。宣傳平臺的渠道比較單一,覆蓋面較窄,知曉度較低。二是平臺運營工作機制尚需完善。一些部門沒有建立完善政銀聯合協同工作的體制機制。三是與省金融共享平臺對接尚不充分。省、市數據庫尚未完全對接,業務處理仍需進行平臺跳轉,相關對接工作仍需繼續推進。對此,督辦組建議:一要加大平臺宣傳推廣力度。結合“萬人助萬企”活動,充分利用現有宣傳渠道,線上線下同步開展互動宣傳;在行政服務中心大廳、涉企辦事網點、銀行網點設置宣傳欄、發放宣傳冊,現場宣傳推廣;深入企業調研企業融資需求,宣傳平臺功能。二要完善平臺運營工作體制機制。加強政策激勵,提高各金融機構服務中小微企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建立健全政銀企對接長效機制,為企業提供精準性的融資服務;改進辦理流程管理與服務模式,全面提升金融服務企業的專業化能力和水平。三要提升平臺數據共享功能。暢通與省金融服務平臺的數據共享渠道,提升我市平臺用戶便捷應用程度;加強橫向數據匯聚,整合各方信息資源,提升銀行對企業信用風險評價報告的認可度;探索更多金融服務模式,創立創新多層次、廣覆蓋、便捷化的特色金融產品,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融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