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0來源:
市人大常委會第一督辦組關于代表所提重點建議督辦情況的報告
——2022年10月18日在漯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十次會議上
市人大常委會財政經濟預算工作委員會主任 左樂民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我代表第一督辦組,向常委會報告代表所提重點建議集中督辦情況,請予審議。
9月中下旬,第一督辦組在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邵成山的帶領下,對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主辦、市人社局和市商務局協辦的《關于重視“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激活我市經濟新增長點的建議》,由市衛健委承辦的《關于成立漯河市中心醫院醫療集團的建議》和由市農業農村局承辦的《關于進一步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與管護力度的建議》辦理情況進行了認真督辦。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關于重視“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激活我市經濟新增長點的建議
(一)建議辦理情況
建議承辦部門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措施得力,建議辦理取得階段性成效,建議領銜代表對辦理情況表示滿意。一是成立工作專班,出臺培育方案。設立了“專精特新”企業工作專班,重點研究推進“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和引進工作,2022年度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擬認定名單中,我市31家企業“上榜”;制定了《漯河市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方案》,分行業梳理了“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產業鏈發展圖譜,為中小企業提質高效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抓好重點培育,提升服務效能。以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為基礎建立了“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庫,加強培育工作過程管理,通過實行月報制度實時掌握企業經營情況。利用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對48家企業實施“一對一”診斷服務。組織“專精特新”企業在省融資平臺注冊,大力宣傳推廣“專精特新貸”,累上報計16家企業、4億元融資需求。三是開展專題培訓,強化人才支撐。采用“線上+線下”的模式,邀請專家對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開展企業上市、專利布局與挖掘、創新體系建設等系列培訓19期,參培人員1236人次。將“專精特新”企業用工需求同“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工作緊密結合,依托職業院校、社會培訓機構,開展靶向培訓,強化對“專精特新”的技能人才支撐。
(二)存在問題及意見建議
“專精特新”企業數量偏少;企業創新能力較弱,研發投入占比小;中小企業融資難、貸款難、擔保難問題仍然存在。針對以上問題,提出如下建議:一是進一步充實完善企業名錄庫。按照“儲備一批、培育一批、成長一批、壯大一批”的原則,加快充實創新型中小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三級梯度培育庫,形成重點企業清單,構建梯度培育格局。二是進一步強化優質高效服務。充分發揮政策導向作用,盡快出臺促進我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的專項扶持政策,推動企業創新發展。拓寬支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融資渠道,搭建“政銀企”融資服務平臺,促進銀行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項目對接。持續加大“專精特新”企業管理人員培訓力度,提升企業基礎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三是進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建立部門聯動工作機制,統籌我市“專精特新”培育和招引工作;進一步完善服務機制,定期研究“專精特新”工作態勢,幫助企業解決問題。
二、關于成立漯河市中心醫院醫療集團的建議
(一)建議辦理情況
建議承辦部門高度重視,迅速行動,采取有效措施,及時和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做了大量籌備工作,建議辦理取得階段性成效。
此建議辦理以來,原市衛計委組織了考察學習、征求意見、擬定方案,開展我市城市醫療集團規劃工作,期間因省、市政府機構改革而暫停推進。2019年,市衛健委組建后,繼續推動該項工作落實,經過多次調研論證、征求意見、專題匯報,制定出臺了《漯河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規劃》和《漯河市醫療集團建設實施方案》,2020年8月完成醫療集團建設籌備階段的工作。自2020年9月份以來,由市委編辦牽頭,成立專項工作組,召開市醫療集團組建改革動員大會和涉改醫院領導班子座談會,順利完成涉改醫院人財物審核工作。2021年11月11日,市長議事會議對漯河市醫療集團建設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關于深入推廣福建省三明市經驗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兩個政策性文件精神,進一步對《漯河市醫療集團建設實施方案》進行了完善提升。按照市長議事會要求,經認真研究,在原《漯河市醫療集團建設實施方案》基礎上,修訂形成了《組建漯河市中心醫院醫療集團 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并于2022年1月19日正式印發,對組建漯河市中心醫院醫療集團的基本原則、集團架構、保障措施、操作步驟、工作要求等進行具體明確。漯河市中心醫院醫療集團以市第一人民醫院(漯河市中心醫院)為核心,組建范圍包括漯河市第一人民醫院(含西城分院、一分院)、漯河市第六人民醫院、漯河市第七人民醫院,將各組建醫院人財物按現狀整建制劃入醫療集團,按照總部管理、院區運營的原則設置醫療集團的組織架構。
(二)存在問題及意見建議
由于全省開展事業單位重塑性改革,大量壓縮事業機構和編制數量,此時新增設正縣級事業單位難度非常大。建議在以后的工作中,市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要結合我市實際,根據相關政策,繼續推動醫療衛生事業改革。
三、關于進一步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與管護力度的建議
(一)建議辦理情況
建議承辦部門高度重視重點建議辦理工作,圍繞建議內容開展專題調研,分析梳理存在問題和困難,制定對策措施,有力促進了建議辦理工作落實,得到了代表的認可和滿意。
一是注重規劃引領,科學合理布局。編制了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規范了項目建設、管護和監測評價等工作;融合十四五規劃和水利工程建設、城鄉一體化發展等要求,統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科學規劃重點區域,重點突出糧食生產核心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持續改善農田基礎設施薄弱環節,防災抗災能力不斷提升。吸取鄭州“7·20”特大暴雨洪澇災害教訓,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高標準農田建設全過程,促進了農業生產與生態保護和諧發展。二是嚴格責任落實,建管水平持續提升。加強部門聯動,發揮項目資金的綜合效益,協調合力推動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與美麗鄉村建設的融合度不斷提高,項目區農業機械化生產、科技應用水平不斷提升。出臺了《漯河市高標準農田設施網格化管理實施方案》和《關于加強農田水利設施管護工作的意見》,將管護經費列入縣級政府年度財政預算,實行專款專用。三是健全創新機制,發揮最大效益。積極推行土地集約化經營模式,發揮農民合作組織、受益主體和管護主體的作用,調動農民群眾參與建設管護的積極性、自覺性,確保了高標準農田建得好、管得好、效益好。截止2021年底,全市已累計投資22.76億元,建成高標準農田201.2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74%。2022年,投資3.42億元的22萬畝高標準農田已于5月初全面開工,整體工程進度87%,居全省第一。
(二)存在問題及意見建議
部分高標準農田建設管護長效機制還不夠健全,作用發揮還不夠好。針對以上問題,提出如下建議:一是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支持力度,確保建設質量,穩定糧食產能。二是積極對接政策、搶抓機遇,爭取上級資金和項目,持續改善農田基礎設施條件。三是對高標準農田依法實施嚴格保護,探索建設管護、效益發揮新路徑,更好造福農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