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4來源:
《關于開展第八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的
決議(草案)》的說明
——2021年12月21日在漯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四十三次會議上
市司法局局長 張俊峰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受市政府委托,現將《關于開展第八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的決議(草案)》(以下簡稱《決議(草案)》)作如下說明:
一、《決議(草案)》起草背景和必要性
法治宣傳教育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一項基礎性工作。自1986年區劃以來,我市已連續實施7個法治宣傳教育五年規劃,市人大常委會也相繼作出了有關決議。35年來,各級各部門各行業緊緊圍繞服務全市發展大局,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大力弘揚法治文化,扎實推進依法治理,為加快推進法治漯河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當前,經濟社會進入新發展階段,深入推進全民普法,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提升公民法治素養,對于貫徹市八次黨代會精神,推進現代化漯河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全面依法治國作出重要部署,對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今年6月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轉發了《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于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6月1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了《關于開展第八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的決議》。9月26日,省委、省政府轉發了《省委宣傳部、省司法廳關于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9月29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開展第八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的決議》。11月8日,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了《市委宣傳部、市司法局關于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為實現我市“八五”普法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推動全民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市司法局牽頭起草了這個《決議(草案)》。
二、《決議(草案)》起草思路和過程
《決議(草案)》在貫徹全國、省人大常委會決議精神要求的基礎上,立足我市實際,著眼于我市“十四五”期間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求,強調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守正創新,注重總結吸收我市“七五”普法工作經驗,對“八五”普法工作的重要內容、重點對象、工作措施和組織保障提出要求,力求對今后五年的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起到引領和推動作用。
我們堅持“八五”普法規劃和《決議(草案)》起草工作一體推進。在去年下半年全市“七五”普法終期檢查驗收期間,市司法局、市普法辦組成調研小組,深入各縣區、市直各部門進行調研,全面了解全市“七五”普法工作開展情況。為使“八五”普法規劃和《決議(草案)》有機銜接對照、更加全面具體,既符合國家、省“八五”普法規劃要求,又能突出漯河特色,我們下發了“八五”普法規劃和《決議(草案)》征求意見稿,在全市范圍內征求意見和建議。經匯總梳理,共征求到意見建議33條,采納30條,形成了“八五”普法規劃和《決議(草案)》。目前,“八五”普法規劃已經市委常委會會議研究通過,《決議(草案)》也已經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
三、《決議(草案)》主要內容
(一)聚焦重要普法內容。《決議(草案)》第一條、第二條提出,要堅持把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全民普法的首要政治任務;要突出宣傳憲法和民法典,全面落實憲法宣誓制度,廣泛開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題宣傳活動;要圍繞我市“十四五”目標任務,大力宣傳知識產權保護、科技成果轉化等與促進高質量發展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要大力宣傳國家安全、平安漯河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等與社會治理現代化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深入學習宣傳黨內法規。
(二)突出重點普法對象。《決議(草案)》第三條提出,實施公民法治素養行動,突出五類重點人群學法守法用法。一是抓住“關鍵少數”,提高全市各級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二是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 全面落實《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進一步完善政府、司法機關、學校、社會和家庭共同參與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格局。三是加強基層組織負責人、基層行政執法人員法治培訓,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水平。四是加強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管理人員及從業人員的法治宣傳教育。五是針對農民工、農村留守老人、婦女、兒童以及殘疾人、退役軍人等特殊群體,開展有針對性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
(三)強化普法責任和工作措施。結合“八五”普法規劃提出的任務和措施,《決議(草案)》第四、第五、第六條提出,一是把法治文化陣地建設納入城鄉建設規劃,推動法治文化陣地從有形覆蓋到有效覆蓋轉變。注重運用舞陽農民畫這一特色載體,實施法治農民畫培育推廣工程,增強法治宣傳教育的感染力。二是深入推進法治鄉村(社區)建設,深化依法治校、依法治企、依法治網。三是完善國家機關普法責任清單制度,把普法融入立法、執法、司法、法律服務全過程。實施“以案普法”教育工程,加強對指導性案例和典型案例的法治解讀。完善媒體公益普法制度,培育壯大社會普法力量。
(四)強化組織實施和評估檢查。普法工作要堅持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主導。《決議(草案)》第七條強調,要把普法工作納入各級各部門法治建設總體部署要求,作為領導班子綜合實績、平安建設、文明創建等考核評價內容,注重動態監測,開展中期評估,進行終期驗收,促進本決議有效實施。
以上說明和《決議(草案)》,請予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