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4來源:
關于市應急管理局工作情況的報告
——2021年10月28日在漯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四十二次會議上
市應急管理局局長 孫全忠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根據會議安排,現就市應急管理局工作情況報告如下,請予審議。
一、接受評議詢問情況
市應急管理局把接受市人大常委會評議詢問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思想上高度重視,組織上強化領導,行動上明確責任,措施上從嚴從實、不折不扣,有力推動了機關作風轉變,工作效能提升。
(一)提高站位抓好部署。成立了接受市人大常委會評議詢問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動員會對工作進行安排部署,要求全局上下切實提高思想認識,集中力量抓好各項工作落實。先后組織召開6次推進會聽取工作進展情況,研究解決存在問題,推進評議詢問工作扎實開展。
(二)積極營造迎評氛圍。認真做好思想發動和宣傳引導工作,全面宣傳評議詢問工作的重要意義、工作要求、方法步驟、工作進度、自查自評和整改情況,主動接受企業、干部職工和廣大群眾的監督,推動形成良好氛圍和工作合力。
(三)刀刃向內自查自糾。局黨委堅持問題導向,圍繞評議詢問的八項內容,深入查找問題,刀刃向內深刻查擺剖析。設立征求意見箱2個,組織征求意見座談會3次,走訪服務對象200多人次,收集到涉及安全生產等四個方面的意見建議28條。
(四)動真碰硬推進整改。針對市人大常委會第二評議詢問調查組反饋的3個方面11項具體問題,局黨委高度重視,照單全收,制定整改方案,逐一專題研究,堅持以評促改,各位縣級干部和分管科室(單位)主動認領,對號入座,建立臺賬,逐項落實。同時,舉一反三、建章立制、持續推進。
二、主要工作成效
市應急管理局組建以來,面對繁重任務和艱巨挑戰,局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人大、市政府關于應急管理工作部署,較好完成了各項工作目標任務,確保了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2019年、2020年連續獲得“全省安全生產先進市”、在省安委會組織的對各地市年度考核中位居全省前三。
(一)加強統籌調度,突出隱患整改,全力保障了我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2021年以來,全市共檢查企業單位34332家次,發現隱患35394處,已整改35306處,剩余隱患88處動態清零中,2021年新增的19處重大隱患已經整改18處。一是加強統籌調度,推動形成工作合力。充分發揮市安辦統籌調度、組織協調作用,推動形成“大安全”工作格局,進一步健全責任體系,及時提請市政府調整充實市安委會組成人員,厘清成員單位工作職責和監管責任,不斷構建完善黨政領導、屬地管理、行業監管、企業主體、員工崗位“五鏈同構安全生產責任體系”。二是突出隱患排查整改,致力推動本質安全。堅持以開展不間斷的隱患排查整改消除為抓手,聚焦危化、工貿、液氨制冷、城市燃氣、交通運輸、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等重點領域,綜合運用企業自查、專家診查、行業排查、聯合執法、暗查暗訪等方式,強力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集中攻堅。三是深刻汲取事故教訓,牢牢守住安全底線。湖北十堰燃氣爆炸事故和商丘柘城火災事故發生后,全市應急管理系統隨即進入24小時應急戰時狀態,市安辦迅速安排部署,督促各級各部門立即行動,組織行業部門對管道燃氣、液化氣站、集貿市場等關鍵點位和薄弱環節開展隱患大排查、大整治,舉一反三、全面排查整治、管控風險,堅決守牢不發生生產性亡人事故的安全底線。
(二)注重安全基礎建設,構建六重保障,提升了我市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救援能力。一是應急指揮機制保障。率先在全省完成應急指揮機制建設、軍地應急協調聯動等工作,建立健全了應急救援總指揮部議事規則、責任追究和應急值守、應急響應等一系列工作機制。二是應急預案體系保障。全面啟動了全市應急預案編制修訂工作,市政府已經發布《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等8個專項應急預案。三是雙重預防體系保障。建立健全雙重預防體系,全市561家規上企業已經按照“五有”標準建成雙重預防體系并完成“一企一檔一碼”錄入,小微企業“看得見、摸得著、說得清”的建設模式在全省推廣。四是科技興安要素保障。全市11家重大危險源全部安裝監控預警系統,劇毒化學品從業單位全部安裝聯網動態管控系統。對31處重大危險源全部實現了主要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崗位負責人三級包保,實時在線監控。五是人才隊伍組織保障。積極協調在鄉鎮(街道)機構改革中設置了“應急管理辦公室”,組建了38名安全生產專家、49名應急救援專家組成的專家庫,實現消防綜合救援隊伍、企業專兼職救援隊伍以及社會救援隊伍24小時執勤備戰,協調聯動。六是日常應急救援演練保障。扎實開展應急救援資源調查,編制出臺了《漯河市應急救援工作手冊》,實現了應急聯動和信息共享;督促指導各縣區、各部門、有關企業開展應急演練活動300多場次。指導培育成立雙匯集團、臨潁縣涉氨企業應急處置聯動救援大隊并給予裝備支持;培育銀鴿集團建設有限空間應急處置實訓基地;積極協調為我市中青應急救援隊、船員水上救援隊配備潛航器、救生艇、救生器材等必要裝備。
(三)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結合,積極推動了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上臺階。今年,面對嚴峻的防汛形勢,我們始終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準備,全力做好各項防汛工作,確保了我市安全度汛。一是健全機制,統籌安排。嚴格落實“1+3+N”防汛抗旱工作機制,充分發揮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協調作用,健全各級各部門防汛責任,推動形成工作合力。特別是7月20日以來,統籌組織了河道防洪、城市排澇、農田排水、供電搶修、保險理賠等應急救災救援工作。二是突出會商研判,抓住關鍵。加強對預警預報雨情的研判,全面防范河道重點部位、城市內澇、農田積水和次生災害風險,提前預置防汛應急搶險隊伍,市區預置了10支計700余人的專業救援隊伍,安排了1100名民兵,隨時做好防汛搶險救災準備。三是健全自然災害綜合防控機制。建立市縣鄉村四級共2400人的災害信息員隊伍,加強基層災害信息員培訓和查災、報災、核災工作,及時組織開展自然災害風險評估,爭取中央自然災害救助和恢復重建資金3420萬元,為受災群眾分配社會捐贈資金2696萬元,捐贈物資折合價值810多萬元。
三、問題整改落實情況
目前,反饋的11項問題已整改到位9項,應急管理力量薄弱,專業人員匱乏、能力不足、裝備短缺和基層應急組織建設存在薄弱環節等2項正在積極整改中。
(一)法規政策宣傳方面。針對安全生產、防災救災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宣傳不到位的問題。一是拓寬宣傳載體。與《漯河日報》等媒體建立宣傳聯動機制,開辦“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之聲”專題欄目,充分利用抖音等多渠道進行宣傳,及時發布信息10余萬條,開展校園應急疏散演練600余場次,制作宣傳教育專題片12部,增強了全社會的安全防范意識。二是注重培訓教育。通過集中培訓、執法宣傳等途徑宣講新修訂的《安全生產法》。9月份以來,全市開展集中宣傳培訓15次,培訓人員1000余人次。
(二)履職盡責方面。針對協調牽頭作用發揮不充分、應急預案編修工作推進緩慢、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方面存在短板、應急演練缺乏實戰性等問題。一是強化市安辦統籌協調。充分發揮市安辦統籌調度、組織協調、考核指導的作用。9月份以來,先后20余次對縣區、行業部門安全生產工作進行調度安排,3批次安排7個督導組對安全生產工作進行不間斷督查。二是加快應急預案編修工作。重新調整了應急預案編制規劃,不間斷對縣區、部門預案編制進展情況進行督導,組織專家對《漯河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進行論證。三是加強應急實戰化演練。今年8月—9月,全市開展各類實戰化應急預案演練200多場次,參演人員32500人次,受益群眾62萬人次。特別是汛期動員組織我市7支應急救援隊伍赴鄭州、新鄉、鶴壁參加一線抗洪搶險救援。四是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全面推進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切實強化執法監督和聯合懲戒,倒逼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目前,全市小微企業已建成雙重預防體系660家,比去年增加226家。五是積極構建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加快推進市應急物資中心項目建設,建立完善了全市救災物資信息資料數據庫。提請市財政安排87.99萬元用于購置救災應急物資,及時為消防救援支隊調撥100個救生圈、200件救生衣、3艘沖鋒舟、5艘橡皮舟等一批防汛演練和應急救援物資,先后6次發出調撥指令用于防汛救災救援。六是加快基層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扎實推進“十四五”應急體系和能力建設規劃編制工作,認真謀劃13個災后恢復重建和防汛減災救災能力提升項目,積極提請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加強基層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的實施意見》,不斷提升我市應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三)“放管服”方面。針對審批許可類辦事流程不夠優化、服務性執法不夠等問題。一是積極優化營商環境。積極開展“互聯網+政務服務”,制定完善行政審批服務7項措施和16項承諾告知清單,切實做好涉企行政審批服務工作。截至9月底,我局共受理行政許可112項,已辦結105項,均實現了政務服務無超期、無復議、無投訴。二是提升服務企業意識。積極推行“柔性執法”和“服務型執法”,加強對中介服務機構的監管,對2019年以來128個評價項目進行專項檢查。結合“萬人助萬企”,在全市應急管理系統組織開展“百名專家助千企、把脈問診除隱患”活動,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改進工作方法,提高服務質量,幫助企業解決安全生產管理中的問題。
四、下步工作打算
市應急管理局將以這次人大評議詢問為契機,不斷鞏固現有成果,持續深化整改,立足常態長效,全力推動各項應急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堅定不移抓整改。堅持整改目標不變、整改勁頭不松、整改力度不減,切實把整改后續工作抓緊抓實抓好。對已完成的整改任務,適時組織“回頭看”,鞏固整改成果,防止問題反彈;對需要較長時間整改的事項,堅持一抓到底,緊盯不放,堅決完成整改,務求取得實效。
(二)竭盡全力保平安。堅持統籌安全和發展,堅持用好不間斷隱患排查治理消除這個總抓手,強力推進安全生產專項集中整治三年行動,深入開展“百名專家助千企、把脈問診除隱患”活動,不斷強化宣傳教育,始終保持安全生產高壓態勢,確保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平穩。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扎實推動綜合防災減災上水平,進一步完善應急管理體系,不斷提升我市應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三)持之以恒轉作風。按照市委市政府“單項工作爭第一、整體工作創先進”的總體要求,培養“講紀律、守規矩、敢擔當、能干事”良好風氣,發揚“細致、精致、極致”工作作風,嚴格執行“13710”工作制度,嚴格按照鐵規、鐵面、鐵腕、鐵心、鐵痕要求,堅持做到抓細、抓小、抓實、抓早、抓常,切實提高執行力,做到躬身入局,勇于擔當,主動作為,以應急管理的高質量,守護人民生命安全,服務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