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情況的報告

      時間:2021-10-14來源:

      關于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情況的報告

      ——2021年6月24日在漯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八次會議上


      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局長人選 張合良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情況,請予審議。

        近年來,漯河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緊緊圍繞文旅強省新定位,聚焦漯河經濟社會發展“四三二一”工作布局,堅持新發展理念,統籌推進全市文旅體事業深度融合和產業全面振興,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躍居全省第一方陣,我市成為世界徒步示范城市、中國鐵人運動健康城市、河南省汽車場地越野賽賽事中心,文旅體融合發展獲得國家體育局、省文旅廳高度贊揚。

        一、認真研究謀劃,明確方向路徑

        始終將融合發展作為推動我市文化旅游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能,認真謀劃,強力推進。

        (一)堅持高位推動,切實加強黨的領導

        成立了以市委書記、市長為組長,宣傳部長、分管副市長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文廣旅局統籌協調、相關成員單位協同配合的工作推進機制。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相關工作,市委七屆十二次、十三次全會及市文旅大會相繼對文旅體融合作出具體部署。

        (二)突出頂層設計,構建“1+1+N”政策體系

        堅持把文旅體融合發展作為長期戰略任務,注重規劃先行,緊密結合我市實際,建立了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1+1+N”政策體系。第一個“1”是指出臺了《中共漯河市委 漯河市人民政府關于推動文化旅游體育融合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了“一帶六區”發展格局。第二個“1”是指印發了《漯河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鄉村旅游發展的實施意見》。“N”是指建立了文旅體融合發展工作協調推進機制和獎懲考核體系,市文化旅游體育融合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均根據出臺的兩個實施意見,分別制定了工作方案,進一步細化了工作任務和完成時限,力求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二、堅持多措并舉,夯實工作根基

        牢固樹立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和合共生的發展理念,提升站位,踐行使命,從根子上打牢文旅體融合發展的基礎,推動文旅體深融合、真融合。

        (一)建強基礎支撐。堅持以項目建設為帶動,注重旅游優勢資源開發和全域旅游打造,不斷提升城市魅力。一是加強重點項目建設。投資150億元,深入實施沙澧河景區大二期、漯灣古鎮、鹽都古城、舞陽賈湖田園綜合體、雪霽花海文體小鎮、許慎文化園續建等重點項目建設,以項目為抓手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二是加強智慧旅游和A級景區建設。借助智慧旅游大數據平臺,在手機支付寶開通“智游漯河”,為游客提供便捷暢通服務。截止目前,全市13家3A級以上旅游景區已全部上線,神州鳥園景區建成了4鉆級智慧景區,南街村景區、小商橋景區、許慎文化園和市博物館相繼開展了3鉆級智慧旅游景區打造和智慧博物館建設,我市景區建設步入數字化發展新時代。三是加強基層陣地建設。將文旅體領域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市政府重點工作目標,投資2.8億元建成市博物館、圖書館和文化館;建成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1374個,縣級圖書館總分館46個、文化館總分館53個;建設體育場地8043塊,市級全民健身中心1個、縣(區)全民健身廣場10個,鄉鎮全民健身廣場50個,初步形成了以市級陣地為龍頭,縣區陣地為骨干,鄉鎮陣地為支撐,村(社區)陣地為基礎的四級服務體系。

        (二)深挖文化內涵。堅持高端化、品質化、個性化方向,著力發掘漯河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唯一性、獨特性的文化資源,打造一批立得住、叫得響、傳得開的知名品牌。一是打造漢字文化名城。注重傳承和發揚傳統歷史文化的厚重魅力,依托許慎文化園,利用春節、五一、清明節等開展“字游字在”過福年、清明祭先賢、百姓祈福拜字圣、少兒開筆禮、穿漢服免費游園等系列活動。同時,與80余家入盟高校進行教學實踐、學習研究等多種合作,將少兒開筆禮、公益國學堂、研學旅行等活動納入弘揚漢字文化重點建設任務,定期組織傳統文化及《說文解字》進校園。在“學習強國”中華文字頻道開設《許慎與說文解字》專欄,發布中華漢字文化名城大講堂講座視頻36期、《字圣千秋》《字解詩經》《字解百家姓》等系列視頻44集,播放閱讀量達150多萬人次,有效提升了中華漢字文化名城影響力。二是大力開展非遺點亮幸福漯河活動。始終將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工作重心,實施搶救保護工程,建立非遺檔案和數據庫。目前,我市入選國家級代表性項目1項、省級22項、市級79項、市級以上非遺傳承人80個,成立非遺保護中心5個,省級展示館3家、市級展示館9家。相繼公布了五批市級代表性項目,多次舉辦了漯河市民間藝術大賽、傳統手工技藝大賽,深入開展了非遺展播、講座、知識競賽等活動,真正實現了讓非遺“活起來”與“火起來”。三是不斷提升藝術創作水平。按照“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思路,結合群眾文化需求,創排了《斬岳云》《郾城大捷》等一批沙河調傳統劇目。其中,《郾城大捷》榮獲第九屆黃河戲劇節“最佳劇目獎”、第十五屆河南省戲劇大賽文華大獎,并將代表我省參加中國戲劇節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百場”河南省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展演。

        (三)整合優勢資源。從文化創意、旅游資源和體育賽事中尋找連接點,實現資源共享,品牌聯動。一是整合景區資源打造精品旅游線路。相繼開發了以雙匯工業園和賈湖酒文化園為依托的特色工業游,以南街村、賈湖民俗文化村等為依托的特色鄉村游,以許慎文化園、小商橋、陳星聚紀念館等為依托的特色文化游,以沙澧河風景區、開源景區等為依托的城市休閑游等特色旅游線路。二是整合村鎮資源發展鄉村旅游。截止目前,我市共有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2家;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1家;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2家;中國鄉村旅游金牌農家樂20個;省級生態旅游示范鄉鎮4個;省級休閑觀光園區9個;省級鄉村旅游創客示范基地1個;省級鄉村旅游特色旅游村15個;三星級以上鄉村旅游經營單位26個。工作中,我們依托各縣區區位條件、資源特色和市場需求,采取景區帶動、公司+農戶、綜合開發、扶貧開發、整村推進等方式,相繼開通了漯河市幸福鄉村旅游1、2、3號線,打造了以臨潁綠匯農業有限公司、郾城沙河灣農莊、龍城桃園等為代表的鄉村休閑農莊,帶動鄉村就業3600多人,年接待鄉村旅游游客320萬人次,鄉村旅游綜合收入近10億元。三是整合革命文物資源弘揚紅色文化。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革命文物工作指示批示要求,切實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對舞陽青年救國會舊址、“時雨學社”舊址、趙伊坪故居、蘇進故居等進行保護維修。同時,不斷完善南街村、中州抗戰紀念館、受降亭、受降碑等紅色旅游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水平,策劃推出一批主題突出、導向鮮明、內涵豐富的陳列展覽,充實紅色旅游景點,完善紅色旅游線路。四是整合產業資源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一方面,強化資金保障,在保證財政資金投入的前提下,創新投入機制,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文旅體產業,提升配套項目建設水平,從供需兩端發力,帶動經濟增長。另一方面,與省體育局簽訂《共建區域性體育賽事中心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牽頭成立豫中南七市體育聯盟,先后舉辦環沙澧河國際徒步大會、全國汽車場地越野賽、全國青少年制橄欖球冠軍賽、全國第十四屆運動會跆拳道資格賽、武術散打資格賽等,國家體育總局、河南省體育局及參賽省份體育局蒞臨漯河觀摩比賽,央視體育、人民日報、中國體育報等各級媒體參與宣傳報道,拉動消費1.2億元,有力服務了我市社會經濟建設。

        三、突出工作重點,力求新的突破

        站位新時代,面對新挑戰,堅持走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之路,全面提升文旅體融合發展的層次、質量和綜合效益。

        (一)科學謀劃,優化文旅體融合發展戰略布局

        一是完善工作布局。聚焦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按照“宜融則融,能融盡融”的發展要求,加大文旅體融合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溝通力度,健全議事協調機制和考核考評體系,構建文旅體融合發展良性生態環境。二是謀劃重大項目。加大招商選商力度,不斷完善文旅體項目招商資源庫,加快推動沙河國家濕地公園、賈湖田園綜合體、賈湖遺址國家考古公園、漯灣古鎮、鹽都古城、雪霽花海文體小鎮等重點項目建設。三是建立規劃體系。高標準、高起點做好全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文物“十四五”發展規劃,加快編制《漯河市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形成層次分明、相互銜接、規范有效的規劃體系。

        (二)轉型升級,壯大文旅體融合發展市場主體

        一是發展旅游購物業。依托老字號品牌,將賈湖文化、漢字文化、小商橋文化、三國文化、鹽文化等融入日常消費品設計,建設一批旅游商品研發中心、生產、銷售基地,在市區、縣城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設休閑購物街區和旅游商品集散市場,在車站、旅游服務中心、重點旅游景區等地設置特色旅游商品購物區。二是構建新型旅游住宿業。注重結構優化、品牌打造和服務提升,引進知名品牌連鎖酒店,加強度假酒店建設,加快傳統酒店提升改造,大力發展具有我市地方特色的民宿及主題酒店,推進住宿企業連鎖化、網絡化、集團化發展。三是豐富完善旅游娛樂業。推廣“景區+游樂”“景區+劇場”“景區+演藝”等景區娛樂模式,鼓勵開源景區、許慎文化園、南街村景區等旅游景區開發有本地特色的表演項目,豐富旅游娛樂業內容。

        (三)創新思維,延伸文旅體融合發展產業體系

        一是實施旅游+工業。鼓勵雙匯集團、平平食品、三劍客奶業、賈湖酒業等工業企業因地制宜發展工業旅游,吸引旅游用品、戶外休閑用品、特色旅游商品制造業、體育器材生產企業等落戶漯河,拓寬產業發展空間。二是實施旅游+農業。大力發展觀光農業和休閑農業,開展農耕、采摘、飼養等農事活動,發展田園藝術景觀等創意農業,促進農業綜合開發利用,提高農業附加值。三是實施旅游+文化。促進旅游與文化融合發展,培育以文物保護單位、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設施和實踐活動為支撐的體驗旅游、紅色旅游、研學旅行和傳統村落休閑旅游。四是實施旅游+醫養。促進旅游與健康醫療養生融合發展,鼓勵利用優勢醫療資源和大健康產業,發展健康旅游,引導社會資本發展非營利性鄉村養老機構,開發多樣化老年旅游產品。五是實施旅游+體育。推出一批賽事旅游精品線路,加快市全民健身活動中心、沙澧河濱水樂道等項目建設,辦好品牌賽事,發展賽事經濟,拉動經濟增長。六是實施旅游+金融。加大金融機構對文旅體信貸產品支持力度,開發文化藝術品金融融資,探索新的投融資渠道。優化商貿布局,加快推進中心商圈、城市商業綜合體、特色商業街區建設。

        近年來,我市文旅體融合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文旅體資源挖掘、開發不夠,產業占比不高,專業化、市場化運營能力不足等等。下一步,我們將在市人大的監督指導下,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信心決心,積極擔當作為,堅持不懈奮斗,加快推進全市文化旅游體育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績。


      亚洲码欧美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 亚洲丝袜美腿视频| 亚洲日韩欧洲乱码AV夜夜摸| 亚洲一级片内射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少妇亚洲免费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自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蜜桃| 亚洲爆乳大丰满无码专区|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综合|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电影 |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综合| 亚洲春黄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一区欧洲一区| 亚洲s码欧洲m码吹潮| 另类专区另类专区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网站| 日韩精品亚洲aⅴ在线影院|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久久久影院亚洲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永不|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7777影视在线观看| 亚洲性无码AV中文字幕|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日本| 国产亚洲AV夜间福利香蕉149|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