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10-14來源:
關于檢查《漯河市沙澧河風景名勝區條例》
實施情況的報告
——2021年6月24日在漯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八次會議上
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 項瑞柱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受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的委托,向常委會報告《漯河市沙澧河風景名勝區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執法檢查情況,請予審議:
一、執法檢查工作開展情況
市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條例》執法檢查工作,將其作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和加快我市“四城同建”步伐、推動沙澧河風景名勝區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成立了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趙坤炎任組長,部分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市人大城環專委委員、市人大代表為成員的執法檢查組,強化前期培訓動員,精心制定檢查方案。
5月上旬至6月中旬,多次召開執法檢查征求意見座談會,聽取了市人大城環專委委員、城建環保專業代表小組、市城建環保法學研究會、部分市人大代表、社區居委會負責人等的意見建議;聽取了市沙澧河建管委、市公安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城市管理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廣旅局及郾城區、源匯區、召陵區、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西城區等單位的情況匯報,梳理成績問題,逐一查證反饋核實;在此基礎上,檢查組深入沙澧河風景名勝區實地察看了《條例》的貫徹執行情況,查閱相關執法卷宗,對《條例》的貫徹執行情況有了客觀翔實的了解和認識。
二、《條例》貫徹實施情況
執法檢查組認為,《條例》實施以來,市政府及相關部門遵循“科學規劃、統一管理、嚴格保護、合理利用”的原則,強化宣傳教育,提升執法水平,促進管理規范,注重保護發展,總體上取得了積極成效,沙澧河風景名勝區已經成為我市一張靚麗的名片。
(一)強化教育引導,積極開展宣傳。市政府及相關部門深刻認識貫徹執行《條例》的重大意義,高度重視《條例》宣傳貫徹工作,多措并舉開展常態化、全方位宣傳。《條例》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機關活動扎實深入,積極利用各種媒體,在黨報黨刊、廣播、電視、網站開展宣傳,組織發放宣傳單和宣傳品等,進一步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條例》的認知度、參與度,營造了保護景區的濃厚氛圍和良好環境。
(二)理順執法機制,提升執法水平。市沙澧河建管委在沙澧河城市管理綜合監察大隊原有人員基礎上,成立了22人的沙澧河風景名勝區專業執法隊伍,在沿河兩岸36公里管理區域內建立三個景區執法中隊,實行區域執法集中處理的景區執法機制。并將漯河市沙澧河城市管理綜合監察大隊加掛漯河市沙澧河風景名勝區執法大隊,職能由原來的負責配合有關職能部門所屬的執法機構進行景區執法,改為主要負責《漯河市沙澧河風景名勝區條例》的執行。同時,認真梳理權責清單、行政處罰標準、辦理執法憑證等一系列程序,明確部門職能,規范辦事流程,為景區執法打牢基礎。
(三)堅持嚴格執法,促進規范管理。近年來,市政府及市沙澧河建管委等相關部門嚴格按照《條例》規定,定期開展景區秩序提升、經營整治、違法清查、文明服務等各類專項活動,累計勸阻制止市民游客騎電動車進入景區、景區內遛狗、攀折花木、洗衣等不文明行為3000余次;清理景區內店外經營、流動商販、私搭亂建、車輛亂停亂放等行為360余起,景區經營環境明顯改善、游園秩序持續提升。截止到2020年12月底,在《條例》執法專項行動中,先后依法辦結侵占綠地、損毀園林、破壞市政設施及環保治理、河道違法等案件69件,累計收繳罰金11萬余元,且無一起行政復議案件,有效地震懾了各類違法行為,促進了沙澧河風景名勝區的依法管理。
(四)注重規劃先行,協同發展保護。沙澧河風景名勝區堅持保護優先、開發服從保護的原則,按規定編制了總規,并取得省政府批復。積極探索風景名勝區內鎮域規劃、風景名勝區規劃、飲用水源保護規劃、濕地等其他自然保護地規劃的“多規合一”,為保護和發展留足空間。近年來,沙澧河風景名勝區一期高標準完成了提升改造,得到了市民群眾的一致認可,二期工程按計劃完成了西城區段和示范區段的景觀建設,銀灘公園、論語廣場、識字樂園、楷林思賢廣場、江南園等近10個景觀節點建成開放。
三、《條例》實施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檢查情況來看,雖然《條例》實施取得了積極效果,但也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
(一)綜合執法力度有待強化。根據執法檢查組查閱相關執法卷宗情況來看,《條例》實施至今,共立行政處罰案件69件,都是拆除違法建筑和損壞公共財物兩類處罰,對于其他的不文明行為和違法行為,沒有實施過處罰。市沙澧河建管委與其他職能部門之間既存在職能交叉的重疊地帶,也存在無人管轄的真空地帶,重大事項溝通協調機制和綜合執法體系有待建立。比如,景區沙河段還存在各類大小船只一百多艘,如在交通路與泰山路之間有兩條鐵制漁船,年久失修、破損十分嚴重,影響了景區形象和河道行洪;河道內非法捕魚等違法現象時有發生,雖然開展過治理行動,但治理效果不明顯;據統計,每天在景區內從事各類活動的市民多達10萬余人,在滿足廣大市民娛樂、休閑的同時,也出現噪音擾民、犬類進入景區等不文明現象,因執法權限和檢測設備等客觀條件影響,市沙澧河建管委只能采取柔性執法的方式進行勸阻,缺乏一定的震懾力;在體育場東南側河堤內,有一棟爛尾樓,至今未進行處理,嚴重影響景區形象,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二)行政執法有待規范。根據執法檢查組查閱相關執法卷宗情況和檢查中發現,存在行政執法不規范問題。一是行政處罰裁量權還不夠明晰,部分行政處罰決定書沒有裁明所依據的具體條款,處罰認定標準缺乏說服力;二是存在執法文書不規范的問題,部分《現場勘驗筆錄》沒有具體的數量,部分現場記錄沒有相關人員簽字。
(三)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完善。沙澧河風景名勝區內游客眾多,景區的環境衛生、設施維護、違建處置等日常管理方面還存在薄弱環節。在檢查中發現,景區沿線部分路段停車位不足,尤其節假日期間堵車嚴重,影響了游客和周邊群眾的正常通行;景區部分路段廁所之間相隔太遠,部分臨時廁所經常不開門,燈光昏暗,內部臟亂,氣味較大;健身器材有損壞,沒有做到及時維護,群眾日常健身受到影響;景區內部分路段休息長椅數量少,不能滿足需求;部分標識標牌還不夠醒目,夜晚指示效果不佳。
(四)《條例》管轄范圍有待擴展。《條例》第三條規定,沙澧河風景名勝區的范圍以省政府批準的沙澧河風景名勝區范圍為準。目前,沙澧河二期項目已部分建成,尚未得到省政府的批準,不在《條例》規定的沙澧河風景名勝區范圍內。沙澧河二期項目已建成區域已經成為我市人民群眾休閑娛樂的主要去處,加強該區域內的管理十分有必要,但是根據《條例》規定,對于該區域內的違法行為,并沒有執法依據,這給下步的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四、下一步工作建議
《條例》的貫徹實施是實現沙澧河風景名勝區管理保護法治化、科學化、規范化的客觀要求,是維護地方性法規嚴肅性、權威性的內在要求,也是市政府及相關部門依法行政的現實要求。為了進一步擦亮沙澧河風景名勝區這張靚麗名片,檢查組建議:
(一)建立共管機制,強化綜合執法。要盡快建立由市沙澧河建管委、市公安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利局等相關部門參加的重大事項溝通協調機制,共同會商、協調解決沙澧河風景名勝區范圍內規劃、保護、建設和發展中的問題,推進常態長效管理,形成統一領導、各負其責、各司其職、運轉高效、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要加強聯合執法,嚴厲打擊破壞景區違法行為。對景區沙河段還存在各類船只尤其是交通路與泰山路之間的兩條鐵制漁船和體育場東南側河堤內的爛尾樓應盡快提出解決措施,解決好歷史遺留問題。
(二)規范執法行為,提升管理水平。要進一步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依法辦事,應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提升違法成本,增強震懾力。要定期開展專業技術培訓,提高執法人員執法能力和水平,規范執法文書填寫,著力打造一支嚴格規范公正文明的執法隊伍。要盡快明晰行政執法裁量權,讓執法行為在陽光下運行。
(三)完善設施建設,提升景區品質。要進一步加大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提升景區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增強景區與游客的親和力。要高質量完成景區內樂道建設,將惠民工程落到實處。要加強景區及周邊停車位、廁所等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景區標志標牌,對一些破損的健身器材、道路及時進行維修,進一步提升景區品質。要實施旅游資源一體化管理,科學整合旅游資源,合力打造旅游品牌,將沙澧河風景名勝區與我市“中原生態水城”建設結合起來,打造出精品旅游線路,以精品旅游線路為紐帶,不斷豐富和發展旅游新業態,進一步提升沙澧河風景名勝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四)拓展景區范圍,實施有效管理。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和《條例》相關規定,市政府要盡快擴展沙澧河風景名勝區范圍,將沙澧河二期項目已建成區域及時上報省政府批準,并重新設立界標,為后續的管理和執法提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