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12-31來源:
關于貫徹落實《市人大常委會關于進一步做好行政執法工作的建議》情況的報告
——2020年12月28日在漯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五次會議上
市城市管理局(城市綜合執法局)局長 張 煒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代表市城市管理局,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做好行政執法工作的建議》情況,請予審議。
根據《漯河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做好行政執法工作的建議》(漯人常〔2019〕42號)文件精神,我局始終堅持政治引領、科學部署、統籌推進,全面落實。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嚴謹務實的作風、實事求是的方法,進行深入調查研究,組織全系統自查自糾、查擺問題、整改落實并建立長效機制,堅持問題導向。對市人大交辦的3大類14項問題,我們照單全收,組織各單位、各科室主動認領、對號入座,建立臺賬,強化舉措,真刀真槍的解決到位,并舉一反三,全面整改。
一、行政執法工作成效
今年以來,在市人大各位領導的關心支持和悉心指導下,我局城市精細化管理和綜合執法服務水平得到明顯提升,受到省住建廳林涵碧廳長的高度評價,并向住建部推薦我局為全國“強轉樹”先進單位;省司法廳和省住建廳聯名推薦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支隊為河南省服務型執法標兵示范單位。
(一)落實三項制度,全面規范執法程序。一是認真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建立健全行政執法的事前、事中、事后公開機制,讓行政執法在陽光下運行,自覺接受群眾監督。涉及行政許可類和行政處罰類公示內容,在決定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在局門戶網站、市社會信用體系和市兩法銜接平臺上進行公示,截止目前共錄入行政處罰信息603條,行政許可信息689條,切實保障執法案件的透明度。二是認真落實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2020年我局購置違法停車手持終端30部,執法記錄儀200個,照相機15部,攝像機10臺,對講機120部,錄音筆6個,無人機4臺等執法裝備,確保了行政執法順利開展。三是認真落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對重大行政執法案件做到“有件必審”,嚴格把關,今年共對26個行政處罰案卷和10余份合同進行了合法性審查。并將法制審核制度向所有行政處罰案件延伸,還聘請律師團隊參與城市管理執法。我局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工作在全省行政執法培訓會議上作典型發言。
(二)做到三個堅持,提升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水平。一是堅持路網精細化管理。牢固樹立“管理就是創建,創建就是管理”的理念,以創建文明城市為統攬,持續開展“城市管理規范提升年”活動,領導班子成員帶頭下沉一線,綜合執法、市政、環衛、園林、路燈5個單位聯合協作,做到管理在片區、責任在網格、考核在路段、監督在身邊,進一步建立完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和全方位監管、快速化反應的城市精細化管理格局。二是堅持服務型執法建設。認真落實“721”工作法,廣泛開展前置式、說理式、疏導式、教育式執法方法,嚴禁態度“冷、橫、硬”。通過運用柔性執法方式,引導行政相對人主動配合、自覺遵法守法。組織執法隊員對管理服務對象開展上門服務200余次,走訪管理服務對象1700余戶,解決各類問題370余個。全面開展執法不公、選擇性執法、隨意性執法問題專項整治行動,服務型執法試點活動獲得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領導的高度評價。三是堅持執法隊伍教育培訓。圍繞高素質執法隊伍建設,先后開展法律法規培訓20余次,輪訓市、縣(區)兩級執法隊員700余名。舉辦了全市城管執法現場觀摩活動,隨機抽取案例和執法人員現場執法,評委現場打分,從執法儀態、文明用語、執法流程等多個方面,考察提升執法隊員的綜合素質。邀請教官對市直、各區執法人員進行2次軍事訓練,提升了團隊意識和凝聚力。持續開展“最美城管人”評選活動,挖掘先進典型,發揮帶動效應,受到省住建廳的高度評價并在全省推廣。
(三)實施三大行動,鞏固擴大執法成效。一是開展我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綜合整治行動,高標準完成了城市家具靚化工程,對城市配套設施進行了美化提升,累計整治門頭牌匾1918處,累計清除小廣告1.58萬余條,促進了主次干道兩側市容市貌的顯著提升。創文期間,違停執法成效顯著,靜態停車管理一分未扣,在全省名列前茅,違停治理“漯河經驗”得到認可。二是開展市容秩序大提升行動,按照“屬地管理、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對市容秩序、環境衛生、文明養犬、車輛停放、橋面垂釣和路面占道經營等進行集中整治。7月至9月開展“門前三包”百日集中整治,每天一督導,每天一通報,督查組和各區相關人員下午五點準時召開碰頭會,通報已轉辦問題的整改情況,交辦新發現的問題,節假日和休息天從不間斷,累計形成各類督查通報91期,督導發現問題2.3萬余條,督促立行立改問題0.92萬余條。三是開展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按照道路揚塵治理作業要求,提高機掃作業頻次和標準,每日兩掃兩保多灑(十次以上)。在市區主干道安裝35座道路霧森系統,監督指導各區安裝完成了107座霧森系統。嚴格規范渣土車運營,共集中停運渣土車170臺次,組織渣土車司機集中學習11次。全面開展餐飲服務業油煙污染治理,全市3631家餐飲單位油煙凈化設備安裝率達到100%,抽檢達標合格率100%。2020年新投資300萬元,建設全市油煙排放在線檢測預警系統,首批178家油煙排放在線檢測終端已經安裝調試完畢。
二、問題整改落實情況
對標反饋的14項問題,做到“四個強化”,確保整改扎實抓底,讓管理執法對象滿意。
(一)強化服務抓整改。一是本著服務為先的原則,開展違停治理工作前期對違停車輛張貼溫馨提示單,5月1日到9日正式張貼違停告知單,告知車主違法停車但免于處罰,再次提醒規范停車。在執法過程中,對未遠離違停車輛的駕駛員進行宣傳教育,及時勸離,并在公安街設立違停申訴服務中,及時處理存在異議的違停信息。在城市建成區范圍內新施劃停車位11297個,有效緩解市民停車難問題。二是因地制宜在校園周邊設置學生專用的“熊貓”通道,有效緩解了交通擁堵,規范了學校周邊秩序,受到了市民的一致好評。三是積極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審批流程、減少審批環節、壓縮審批時限,工程建設涉及城市綠地樹木審批、占掘城市道路審批等常辦件,審批時限由20個工作日壓縮至5個工作日;獲得用水、用氣報裝申請的辦理環節由以前的多個環節壓縮至“申請勘驗——驗收通水、通氣”兩個環節,辦理時限壓縮為1個環節1個工作日,行政許可按時辦件率和群眾滿意率均為100%,連續多次獲得市行政服務中心授予的“紅旗窗口”稱號。四是疫情期間,我們采取“網上預約”“電話辦公”“上門服務”等方式開通“無障礙審批”,為企業主動服務,幫助企業復工復產。五是針對違法問題多發領域,本著寓服務于執法的工作理念,疏堵結合、以疏為主,變被動管理為主動服務,變末端執法為源頭治理,先后為企業開辦6次政策法規專題培訓班。組織執法隊員定期到管理服務對象中開展上門服務,完成行政指導326次,提前解決各類問題370余個,開展提前介入服務461次,實現全市在建工地法律風險防控全覆蓋,有效避免因企業商戶不懂法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六是圍繞“六穩”“六保”和“千企惠民促消費”活動,早謀劃、出實招,在不擾民、不影響交通、不污染環境的前提下,明確了9處夜間廣場展覽消費點和23處季節性瓜果(蔬菜)銷售點,引導流動商販規范經營,有效增加了就業崗位、促進了經濟增長。
(二)強化督導抓整改。強化過程管理,堅持實行重點工作周例會、中心任務日調度的常態化模式;對創文、環保攻堅等階段性中心任務,細化方案、量化目標、倒排臺賬,日督導、日排序、日通報,獎罰分明,以嚴格的責任、強力的督導倒逼工作執行。以數字化城管為依托,進一步完善數字城管監管工作機制,不斷創新服務方式,強化平臺效能,截止10月底,共采集案件25.13萬件,向各處置部門派遣案件23.06萬件,處置20.9萬件,處置率90.6%,按期處置19.3萬件,按期處置率83.7%。
(三)強化工作抓整改。結合反饋的問題,全力抓好百城建設提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民生實事辦理等工作,今年新建改造公廁18座、街頭游園13個,綠化提升道路8條,對市管11條道路人行道及火車站站前廣場進行修補,累積修補道路面積21000平方米;完成了市區8座橋梁安全檢測;在市區重點路段實施路燈升級改造,新裝、更換路燈共376盞;完成39個社區背街小巷路燈安裝工程,新裝路燈1500盞,城市照明設施故障修復率、及時率、合格率、完好率100%。
(四)強化協作抓整改。與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管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部門建立常態化聯動機制,在違停治理、餐飲油煙治理和住建領域違法治理等方面做到了規范案件移送、信息互通和相互配合支持。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在健全長效機制上下功夫。將路網精細化管理作為城市管理工作的總抓手,把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貫穿到實際工作中,進一步完善機制,形成常態長效,并通過強力督導和行業管理,實現“為人民管理好城市”的理念。
(二)在推進重點工作上下功夫。以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為載體,加快實施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餐廚垃圾處理、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等項目,持續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不斷完善市政配套、園林綠化、環衛保潔等基礎設施,提升城市的綠化、美化、亮化、凈化水平。
(三)在建強執法隊伍上下功夫。開展常態性的法律法規和文明禮儀教育,推進文明執法、規范執法,著力打造一支拉得出、上得去、敢打硬仗、忠誠干凈擔當的執法鐵軍,為“四城同建”和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的城市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