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12-31來源:
關于貫徹落實《市人大常委會關于進一步
做好行政執法工作的建議》情況的報告
——2020年12月28日在漯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五次會議上
市司法局局長 張俊峰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代表市司法局,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做好行政執法工作的建議》情況,請予審議。
根據《漯河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做好行政執法工作的建議》(漯人常〔2019〕42號)文件精神,今年以來,市司法局高度重視,將加強和改進行政執法工作作為推動全市司法行政事業整體拉升、創造良好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圍繞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目標,緊密結合實際,堅持問題導向,逐一細化措施,狠抓整改落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問題整改情況
(一)“切實加大普法宣傳力度”方面。一是健全普法責任機制。督促各部門修訂《普法責任清單》,明確普法主體、重點任務和完成時限,推動普法主體更加明晰、普法責任更加具體。二是完善普法考核辦法。將普法宣傳納入全面依法治市考核重要內容,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年度督導考核和“七五”普法總結驗收,結果作為全面依法治市考核的重要內容,納入全市目標考核體系,切實調動各縣區各單位普法宣傳積極主動性。三是創新普法方式方法。充分運用“互聯網+”開展普法宣傳,在“法治漯河”微信平臺增設以案說法、指尖課堂等欄目,開展疫情防控法律法規、社區矯正法等專題普法活動;在漯河手機報開設司法行政專欄,及時推送重要普法活動、法治動態;建立貫通市縣鄉村四級的普法微信塔群,打造全市普法網絡矩陣;打造《律師說法》融媒體普法品牌,實現電臺、報刊、新媒體融合發展。四是深化法治文化建設。按照“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要求,督促各縣區各部門建立法治文化主題公園、法治文化長廊、街區等普法宣傳陣地,先后建成全省唯一一家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展廳,建成郾城區憲法宣傳教育館,升級“沙澧法苑”憲法主題公園,打造106路“憲法號”公交專線,開展憲法進賓館、進影院等普法活動。今年6月,我市加強法治文化建設的做法在全省交流推廣。
(二)“建立落實行政執法相關制度機制”方面。一是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堅持依法主動向社會公開行政執法信息,先后公示行政許可信息8.1萬余條、行政處罰信息7萬余條。認真編制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操作流程規范,配備音像記錄設備,建立詢問室、聽證室等音像記錄場所,規范行政執法案卷文字記錄,對查封扣押財產、強制拆除等重點執法活動實行全過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制定并公開《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目錄清單》,建立健全重大復雜案件會審研討制度,認真開展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依法規范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許可等執法行為。二是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健全行政執法權責清單和行政執法流程圖,切實解決職權不清、責任不明、出現過錯難以追究等問題。開展行政執法骨干業務培訓,組織到先進地區學習考察,著力提升執法隊伍業務素質。全面實行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制度,開展資格審查和認證考試,未通過資格考試的,一律不授予行政執法資格,禁止從事一切執法活動,從源頭上減少執法不規范等問題。開展執法不公、選擇性執法、隨意性執法專項整治,定期開展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通報整改。三是積極推進服務型行政執法。督促市市場監管局、市城管局、市公安局等部門探索梳理行政相對人違法風險點并向社會公開,廣泛推行提醒、約談、首次免罰等行政指導制度。在全省率先推出《市場輕微違法經營行為免罰清單》,涵蓋廣告監管、證照監管、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知識產權監管等14個領域、75項內容。今年以來,開展物價穩定、市場供應、藥品管控、餐飲復業等執法檢查2萬多戶次,開展行政提醒、警示、告誡、約談1100多戶次。四是扎實開展證明事項清理工作。著眼優化企業和群眾辦證環境,本著應減盡減的原則,認真開展證明事項清理工作,經全面梳理報市政府第71次常務會議研究通過,取消市本級層面證明事項10項,目前僅保留4項,并以政府名義發文公布和在網站公示,以“減證便民”的最大成效換取企業、群眾辦事順心的最大滿意。
(三)“著力強化行政執法監督”方面。一是加強重大行政處罰備案工作。下發專門通知,對重大行政處罰備案工作作出規范,加強對重大行政處罰案件的監督指導。今年以來,共辦理重大行政處罰備案33卷,并針對市市場監管局、市城管局存在的問題,調閱卷宗4份,發出整改意見書2份,責令進行整改。二是加強行政執法投訴。制定出臺《漯河市行政執法投訴處理辦法》,下發《關于規范行政執法投訴格式文本的通知》,推動投訴受理常態化、規范化。市縣兩級投訴電話自今年4月份設立以來,已累計接收群眾投訴230余人次,對群眾反映的違法或不當行政執法行為依法及時作出處理。三是規范行政處罰裁量權。向市城管局、市公安局、市衛健委、市住建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單位下發公函,就規范行政處罰裁量權提出要求。針對《漯河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涉及執法主體多、處罰標準統一難的問題,組織司法、住建、城管、環保、水利、交通等部門,界定職責、規范表述,確保各單位制定的裁量標準尺度一致、合法公正。
(四)“切實提高人民調解水平”方面。一是健全組織網絡。把縣級人民調解中心建設融入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鞏固提升鄉鎮(街道)、村(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建設水平,加強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委員會和人民調解員協會建設,推動人民調解組織向物業管理、婚姻家庭、退役軍人事務等領域廣泛延伸。目前,全市已建成縣級人民調解中心5家、市縣兩級人民調解員協會4家、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近30家,鄉村兩級人民調解委員會實現全覆蓋。二是加強隊伍建設。在全省率先出臺《關于加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的意見》,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公開招聘618名專職人民調解員。將人民調解員業務培訓納入司法行政隊伍培訓計劃,緊密結合崗位需要,采取多種形式加強業務技能培訓,努力提升人民調解員調解技能和信息化應用水平。加強人民調解員典型培育和宣傳引領,以韓付志、高家斌、鄭玉海等為代表的個人品牌調解工作室呈群體性崛起。三是創新工作方式。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行“5+1”矛盾調解新模式,健全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調聯動”工作機制,深入推進司法行政系統基層信息管理系統和智能移動“人民調解APP”的普及應用,積極為人民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調解服務。今年以來,累計調解案件7526件,調解成功率一直保持在98.5%以上,有效防止矛盾交織疊加、激化升級。
二、取得的工作成效
(一)全面依法治市取得新進展。全面依法治市組織機構和運行機制進一步健全完善,推動召開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第一次、第二次會議及辦公室第一次會議,推動各協調小組召開各自領域工作會議并積極發揮作用,凝聚起推進全面依法治市的工作合力。統籌推進疫情防控法治保障、執行難綜合治理、法治鄉村建設等重點工作,明確責任分工,健全推進機制,推動工作不斷取得積極成效。健全全面依法治市推進機制,制定全面依法治市督察辦法,出臺全面依法治市考核方案,推動全面依法治市納入全市目標考核體系、法治建設成效作為全市縣級領導班子綜合考核重要內容,積極承擔全省法治建設考核試點市任務,全面依法治市不斷取得新進展。
(二)法治政府建設收獲新成效。在全省率先出臺《加強地方立法溝通協調的若干措施》,配合市人大制定施行地方性法規8部,推動我市成為全省制定實體法最多的設區市之一,受到省人大常委會的高度評價。在全省率先出臺《法制審核工作規則》《重大行政決策目錄管理辦法》,固定參加市政府常務會議,圍繞決策事項認真提出法制審查意見和法律建議,先后審查市政府重要協議17份、重大決策事項27項,審核出臺行政規范性文件25份,推動各項工作在法治軌道上運行。在全省率先出臺《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規則》《規范性文件異議審查處理工作規則》,認真開展與《民法典》《野生動物保護法》實施相抵觸的規范性文件核查清理工作,提交市政府常務會議作出廢止45件、修改6件、調整為非規范性文件30件、保留140件的決定,有力維護法制統一。我市在全省依法行政考核中,2018、2019年連續兩年獲得“優秀等次”,2019年進入全省第2名,市政府因此被省政府表彰為“全省依法行政工作先進單位”,我市以第1名的成績成功申創“全省首批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我市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做法在全省交流推廣。
(三)公共法律服務展現新作為。在全省較早以市委辦、市政府辦文件印發《漯河市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重點任務實施方案》,對全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進行頂層設計和統籌部署。設立全省首家由編制部門批準的市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創新探索公共法律服務“4+X”漯河模式,發布《漯河市公共法律服務事項清單》,推動“12348”法律服務熱線保號并入“12345”市長熱線。今年以來先后解答法律咨詢6500多起,熱線接通率94.12%、居全省第2名,熱線滿意率96.23%、居全省第4名,熱線工單錄入率99.7%、居全省第1名,極大提升了公共法律服務社會知曉率、滿意度,市司法局先后2次在全省工作會上交流推廣我市工作經驗。全省政法機關滿意度測評,市司法局位居全省司法行政系統第5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持續抓好行政執法問題整改。針對整改不到位、不徹底、需要持續用力的問題,特別是群眾在律師行業、司法鑒定領域反響強烈的突出問題,扭住不放、持續用力,推動問題整改真正落到實處,堅決防止新問題滋生漫延、老問題反彈回潮。
二是全面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積極推動重點領域綜合執法改革,創新探索行政執法多元監督模式,建立健全行政執法監督檢查配合聯動機制,深化服務型行政執法,全面提升行政執法工作水平。
三是加強行政執法典型培育和示范帶動。大力開展行政執法責任制和服務型行政執法兩類示范點創建活動,選樹典型、以點帶面,推動全市執法環境不斷改善,為譜寫新時代漯河奮勇爭先、出彩添彩的絢麗篇章提供優質法律服務和堅實法治保障。
四是積極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認真研究制訂我市加強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實施方案,從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政務服務,規范執法行為,加強涉企政策法律宣傳等方面入手,積極創造更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
五是全面開啟“八五”普法工作。認真謀劃“八五”普法規劃的制定和實施,重點抓好“誰執法誰普法、誰主管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的督導和落實,大力加強法治文化建設,打造民法典主題公園、食品安全法治宣傳主題公園,實施法治農民畫培育推廣工程,廣泛營造濃厚法治宣傳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