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12-30來源:
漯河市城市管理局
關于代表所提建議辦理情況的報告
——2020年12月28日在漯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五次會議上
市城市管理局局長 張煒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市城管局2020年辦理人大代表所提《關于推進我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建議》有關情況,請予審議。
實行垃圾分類,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系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并多次對垃圾分類做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把垃圾分類工作做細做實,持之以恒抓下去,讓更多人行動起來,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市人大常委會將《關于推進我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建議》列為今年人大重點建議,充分體現了市人大關注社會民生、積極推動“關鍵小事”落實落地的責任擔當。
垃圾分類作為破解“垃圾圍城”、改善人居環境的有效手段,各地市都在積極踐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垃圾分類工作,去年6月份,市委常委會專題研究垃圾分類工作,蒿書記對我市垃圾分類做了重要指示;7月份市長辦公會和市政府常務會議上兩次研究我市垃圾分類工作,劉市長對工作推進提出了明確要求。7月底,我市正式啟動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出臺了《漯河市2019年城區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實施方案》,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分管副市長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由市城管局牽頭,各區政府、各部門分工負責、協同配合,按照“試點先行、統籌推進”的原則,選擇部分區域試點推進垃圾分類,2019年我們實現4萬戶垃圾分類試點,超額完成省定3萬戶目標任務,試點覆蓋率達到20%。
一年多來,經過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迅速、工作扎實、效果明顯,全省除鄭州、洛陽等5個試點城市之外,漯河是唯一受表揚的地市。居民垃圾分類知曉率得到提升,居民參與積極性得到激發,社會上下初步形成了關注人居環境、關心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
一、重點建議辦理情況
收到市人大213號“關于推進我市生活垃圾管理的建議”之后,市城管局高度重視、扎實推進,召開黨組會專題研究重點建議辦理工作并進行了安排部署,明確一名副局長專門負責重點建議辦理落實,認真采納代表建議,制定了重點建議辦理工作方案,明確了工作步驟和辦理要求。為辦好重點建議,市城管局先后組織人員外出考察學習,與各區城管、環衛部門及老街辦事處負責人進行座談研討、共同商議,把各單位提出的意見建議納入重點建議辦理工作中,確保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能夠全面落實。
二、生活垃圾分類推進情況
我市按照“市政府統一領導、區政府組織實施”的思路,堅持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以社區為著力點、發力點,建立政府、企業、社區、市民聯動機制,全面推動垃圾分類。
按照住建部《關于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地級城市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至少有1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市城管局作為牽頭部門,主要從以下幾方面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一)因地制宜制定方案。安排人員先后到銀川、徐州、淮安等地考察學習,并在征求各區及市直部門意見的基礎上擬定了《漯河市2020年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9月初,劉市長主持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垃圾分類工作,確定了今年我市垃圾分類目標任務,決定在維持去年4萬戶試點的基礎上,增加兩項工作:一是將老街辦事處列為垃圾分類示范片區,通過示范片區建設,為我市垃圾分類工作探索路徑、積累經驗、建立體系、逐步推廣。目前我們已經制定了《老街辦事處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建設實施方案》和《考核細則》,召開了示范片區建設專題動員會,宣傳工作全面鋪開,部分垃圾分類收集設施已經配置到位,很多市民已經開始投遞,各項工作正有序推進;二是要求全市公共機構垃圾分類全覆蓋,尤其是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要帶頭落實垃圾分類政策,讓老百姓看到,我們黨政機關正已實際行動落實垃圾分類大政方針,黨員干部以身作則、帶頭分類,形成示范帶動效應。目前我們已經制定了《漯河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召開了全市公共機構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會,安排政府各部門參加了垃圾分類專題培訓,對各類公共機構如何做實、做細垃圾分類進行了安排部署。
(二)完善政策法規。市人大常委會非常支持垃圾分類工作,將《漯河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納入了2020年立法調研計劃,我們已經組織人員到省內外有關地市進行了專題調研,完成了立法調研報告。去年我們出臺了《漯河市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設備配置規范》,指導各區環衛部門按要求配置分類垃圾設施。今年我們在征求市發改、規劃、住建等部門意見的基礎上,提請市政府出臺了《漯河市新建居住區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設置管理辦法》,明確了新建居住區垃圾分類設施配置主體和法律責任。
(三)強化宣傳引導。垃圾分類實施以來,我們積極推進垃圾分類市場化運作,引進三家垃圾分類專業外包服務公司(城發環境、依依不舍、中聯再生)進駐各區開展工作,全面推進生活垃圾“三分類”(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廣泛進行宣傳引導。全市黨政機關、學校、居民區等50余家試點配置智能垃圾分類箱30余個、非智能垃圾分類箱90余個,建立垃圾分類服務站10余個,發放宣傳頁和宣傳手冊2萬余份,開展垃圾分類知識競賽、主題繪畫、分類課堂、資源回收日等各類活動500余次,試點區域居民知曉率達到99%,參與率達到80%以上。我們還組織開展“城管體驗日”,邀請記者、市民參與體驗垃圾分類。總的來說,我們的工作得到了市民的認可,有的小區居民不僅自覺分類,還幫助垃圾分類督導員進行宣傳。
(四)嚴格分類標準。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區管道路、背街小巷(城中村)分類果皮箱和垃圾桶設置的通知》,明確了分類收集箱的設置標準,指導各區按要求配置。去年年底住建部下發了新垃圾分類標準規范后,我們也對我市垃圾分類標準要求進行了調整,同時督促各區更新垃圾容器和垃圾運輸車輛上的分類標識,方便市民分類投放。為解決垃圾清運車輛作業不規范問題,印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居住區垃圾收集、清運工作的通知》和《關于加強專業化管理小區垃圾收集清運管理工作的通知》,聯合市環保攻堅辦、市住建局督促各物業公司使用密閉性好的專業垃圾清運車輛,規范清掃保潔、垃圾清運行為。
(五)狠抓項目建設。目前我市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已經落地,各項建設工作正在有序推進,預計明年10月底前投入使用,建成后每天可以處理1500噸其他垃圾,我們將加快進度,確保項目按期投入使用,不讓我們的城市出現“垃圾圍城”。為實現生活垃圾四分類、解決末端處理問題,我們謀劃了餐廚垃圾處理項目,根據市政府安排,組織人員到泰州、徐州、海安等地專題考察餐廚垃圾處理項目,考察報告及落實建議已經上報市政府,待政府決策后,我們將迅速組織實施。
(六)強化工作保障。2019年,市、區兩級財政投入700余萬元用于生活垃圾分類試點。2020年,受疫情影響,在經濟嚴重下滑的情況下,市政府依然拿出專項資金用于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在去年700萬的基礎上又增加100萬元專項資金,專門用于老街辦事處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建設。同時,出臺了《漯河市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考核辦法》及《考核細則》,建立了對各區及服務企業的考核機制,抽調專人成立督導組,常態化開展督導檢查,指導、督促各區做好垃圾分類工作,并將考核結果作為撥付獎補資金的依據,確保資金得到高效使用。
垃圾分類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宣傳力度還不夠,試點區域居民垃圾分類知曉率和參與率都很高,試點區域之外的居民對垃圾分類的認識還不夠。二是今年受疫情影響,市、區兩級財政資金壓力大。三是垃圾分類末端處理能力不足,我市餐廚垃圾項目沒有啟動建設,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垃圾分類效果。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健全法律法規體系。我們將加強與市人大法工委、城建工委、市司法局對接,爭取按計劃出臺我市垃圾分類方面地方性法規。在立法過程中我們將與人大代表溝通匯報、聽取意見,在代表們的指導和幫助下完成生活垃圾立法,通過法律強制力保障垃圾分類政策落實。二是強化宣傳引導教育。開展形式靈活、豐富多樣的垃圾分類主題活動,引導更多市民參與垃圾分類,提高市民垃圾分類自覺性。三是發揮公共機構帶頭作用。推動全市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醫院、學校等公共機構帶頭落實垃圾分類政策,為全市垃圾分類工作做出表率。四是精準指導、加力督導。對各區及行業主管部門垃圾分類工作進行指導,科學施策、統籌推進,全力推動老街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建設;督促各區充實自己的督導隊伍,層層監督,增強市民垃圾分類主動性。五是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緊盯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進度,確保項目按期建成;提請市政府盡快批準實施餐廚垃圾處理項目,提升我市垃圾分類末端處理能力,實現垃圾分類“閉環”。
我們相信,在市人大常委會和各位領導、各位代表的關心與幫助下,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垃圾分類工作將會進一步得到市民的支持和參與,我們也將一如既往的做好城市管理各項工作,為漯河環境更美好、更宜居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