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11-19來源:
關于對人民銀行漯河市中心支行工作
評議調查情況的報告
——2020年11月17日在漯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四次會議上
市人大常委會第一評議詢問調查組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受市人大常委會第一評議詢問調查組委托,我就市人行工作評議調查情況報告如下,請予審議。
一、評議詢問工作開展情況
按照市人大常委會評議詢問工作方案要求,第一評議詢問調查組在邵成山、杜廣全副主任的帶領下,通過聽取匯報、督導檢查、組織座談、實地調查等形式,對市人行近三年的工作進行了調查。調查組認為,近年來市人行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在落實金融政策、助力脫貧攻堅、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對評議詢問工作領導重視,認識到位,工作主動,查找問題深入,整改措施得力,成效明顯。
(一)有效傳導貨幣政策,狠抓金融援企政策落地落實。一是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截至今年10月末,全市各項存款1478.3億元,較年初凈增212.3億元,增長16.8%、排名全省第一,較2018年初凈增369.4億元;各項貸款1037.2億元,較年初凈增128億元,增長14.1%、排名全省第七,較2018年初凈增323.3億元。二是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復市及時有效。今年以來,市人行運用防疫再貸款帶動優惠貸款4.66億元,企業實際負擔利率僅1.1%、節約利息2052萬元;運用復工復產和穩企業保就業再貸款帶動低息貸款11.7億元,支持企業263戶;指導全市金融機構落實穩企業保就業兩項直達工具,辦理續貸展期1562筆、93.17億元,信用貸款1407筆、33.81億元。其中,法人金融機構小微企業貸款延期率53.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1個百分點,居全省第一位;普惠小微信用貸款較年初新增占比82.1%,居全省第一位。
(二)服務重大決策部署,金融支持脫貧攻堅持續加力。一是深度融合、有力推動金融扶貧和普惠金融,至9月末,全市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30.33億元,較2018年初增長18.6%;普惠口徑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47.26億元,較2018年初增長77.3%;涉農貸款余額447.85億元,較2018年初增長25.6%;全市建成普惠金融服務站420個、惠農支付服務點711個,普惠授信貸款1.6萬筆、8.29億元。二是金融扶貧成效明顯。至9月底,全市精準扶貧貸款余額35.55億元,同比增加3.89億元,增長12.28%,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
(三)提升為民服務意識,金融“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深化。一是取消企業銀行賬戶許可,企業資金周轉效率大幅提升。2018年以來,企業開戶時間由4天壓縮為1天,累計辦理企業開立、變更、撤銷銀行賬戶業務6.9萬筆。二是持續優化經理國庫業務。開辟小微企業退庫業務綠色通道,退庫時間由7天縮短為1天,累計辦理各類退庫業務8.5萬筆、3.56億元,惠及企業和個人4萬多個。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的手段不多。一是搭建銀企對接渠道形式較為單一,目前主要通過組織召開銀企對接會、走訪調研企業等傳統手段,不能很好解決銀企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二是因中小微企業貸款管理難度大、風控手段有限,部分銀行過于注重風險防控,存在“懼”“畏”情緒。
(二)金融服務水平有待提高。一是引導金融產品創新不夠,針對缺乏有效抵押物、信用信息不完善的企業量身定做的金融產品不多。二是引導金融機構圍繞企業動產、倉單、專利權等開展抵質押擔保業務的規模不大。
(三)金融風險防范化解有待加強。一是金融監管和風險處置協調機制運行還不完善,部門協同作用尚未完全發揮。二是配合化解擔保公司、影子銀行等地方性金融機構風險的力度有待加強,沒有完全摸清這一領域的風險現狀。三是對社會公眾普及存款保險知識的覆蓋面不夠廣,老百姓對存款保險認知度不高,容易產生輿情風險。
三、意見建議
(一)多措并舉,破解融資難題。突出抓好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運用,積極爭取再貸款、再貼現額度及相關政策支持,確保“應貸盡貸”“應延盡延”在我市落地見效。把貫徹上級金融政策、服務實體經濟尤其是服務中小微企業作為監管工作的重要內容,進一步壓實銀行主體責任,充分挖掘發展潛力,有效促進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和水平。
(二)勇于創新,優化金融服務。鼓勵金融機構開展供應鏈融資、保理融資、票據貼現等融資服務,以及動產、倉單、股權、專利權等抵質押擔保業務,合理提高抵押率。引導金融機構加強續貸產品的開發和推廣,簡化續貸辦理流程,支持正常經營的民營、中小微企業融資周轉“無縫對接”。督促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下,減少貸款抵押手續,對合法經營、依法納稅、信用良好的企業發放信用貸款,降低準入門檻。
(三)守住底線,防范化解風險。健全完善金融風險監測體系,充分發揮金融監管和風險處置協調機制作用,實現金融監管和信息共享。強化部門協調聯動,建立會商機制,積極配合相關部門跟蹤研判投融資公司、擔保公司的風險狀況,做到早識別、早發現、早處置,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風險的底線。扎實開展存款保險知識常態化宣傳,定期深入社區、基層、農村開展專題宣傳,提高人民群眾對存款保險的認知度,營造安全穩定的金融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