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8-31來源:
關于漯河市2019年財政決算(草案)和
2020年上半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
——2020年8月25日在漯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上
市財政局局長 謝闖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報告2019年財政決算(草案)和2020年上半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請予審議。
一、2019年財政收支決算情況
2019年,在市委的正確領導和市人大的監督支持下,各級財政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和落實新發展理念,積極發揮職能作用,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總體平穩。
(一)2019年財政預算收支平衡情況
1.一般公共預算決算情況
匯總各級人大批準的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初預算934071萬元,實際完成959052萬元,為預算的102.7%,增長8.5%;加上上級補助、政府債券轉貸、調入資金等收入,收入總計2505584萬元。批準的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年初預算合計1837624萬元,執行中因上級補助增加、安排政府債券支出等,支出預算調整為2153099萬元,實際完成2151496萬元,為調整預算的99.9%,增長16.9%。加上上解支出、債務還本支出、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支出,支出總計2503981萬元。收支相抵,年終結余1603萬元,全部結轉下年支出。
市七屆人大四次會議批準的2019年市級(含經濟技術開發區 、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西城區,下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初預算454328萬元,實際完成474043萬元,為預算的104.3%,增長8.1%。加上上級補助、政府債券轉貸、調入資金等收入,收入總計1893042萬元。批準的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年初預算752029萬元,執行中因上級補助增加、安排政府債券支出、補助縣區等,支出預算調整為742003萬元,實際完成740853萬元,為調整預算的99.8%,增長20.8%。加上上解支出、債務還本支出、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支出,支出總計1891892萬元。收支相抵,年終結余1150萬元,全部結轉下年支出。
2.政府性基金預算決算情況
匯總各級人大批準的2019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年初預算734776萬元,實際完成870836萬元,為預算的118.5%,增長72.4%。加上上級補助、政府債券轉貸等收入,收入總計1256698萬元。批準的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年初預算808990萬元,執行中因上級補助增加、安排政府債券支出等,支出預算調整為991722萬元,實際完成868236萬元,為調整預算的87.5%,增長47.2%。加上上解支出、債務還本支出、調出資金等支出,支出總計1133212萬元。收支相抵,年終結余123486萬元,結轉下年使用。
市七屆人大四次會議批準的2019年市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年初預算515650萬元,實際完成499337萬元,為預算的96.8%,增長77.7%。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與國有土地出讓相關的收入增加較多。加上上級補助、政府債券轉貸等收入,收入總計856119萬元。批準的市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年初預算557151萬元,執行中因上級補助增加、安排政府債券支出、補助縣區等,支出預算調整為563071萬元,實際完成474697萬元,為調整預算的84.3%,增長65.1%。加上上解支出、債務還本支出、調出資金等支出,支出總計767212萬元。收支相抵,年終結余88907萬元,結轉下年使用。
3.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決算情況
市七屆人大四次會議批準的2019年市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年初預算24772萬元,實際完成10565萬元,為預算的42.6%,下降69%,主要原因是西城區PPP存量資產轉讓收入減少,該轉讓收入大量在2018年入庫,2019年只有部分尾款,加上上年結余收入13174萬元,收入總計23739萬元;支出年初預算0萬元,實際完成0萬元,加上調出資金23739萬元,支出總計23739萬元。收支相抵,年終結余0萬元。
縣區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決算收支數為零,市級國有資本經營決算情況即為全市國有資本經營決算情況。
4.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決算情況
匯總各級人大批準的2019年全市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年初預算781625萬元,實際完成840260萬元,為預算的107.5%,增長10.9%。加上上年結余收入,收入總計1329354萬元。匯總2019年全市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年初預算715580萬元,實際完成807005萬元,為預算的112.8%,增長11.8%。收支相抵,年末結余522349萬元,結轉下年使用。
市七屆人大四次會議批準的2019年市級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年初預算為555324萬元,實際完成623933萬元,為預算的112.4%,增長13.7%,加上上年結余,收入總計908233萬元。支出年初預算515350萬元,實際完成584248萬元,為預算的113.4%,增長13.5%。收支相抵,年末結余323985萬元,結轉下年使用。
需要說明的是,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按照社會保險基金預算體系列入縣級級次反映,決算相應列入縣級級次。
(二)教育、科學技術、農林水、衛生健康、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節能環保、社會保障和就業等重點支出情況
2019年,全市教育支出364721萬元,為調整預算的100%,增長9.4%,其中:市級支出120232萬元,為調整預算的100%,增長10.1%。
全市科學技術支出55684萬元,為調整預算的100%,增長19.2%,其中:市級支出17303萬元,為調整預算的100%,下降12.4%,主要原因是2018年增加企業資本金支持技術研發。
全市農林水支出212638萬元,為調整預算的99.9%,增長20.5%,其中:市級支出31938萬元,為調整預算的100%,增長49.1%。
全市衛生健康支出196824萬元,為調整預算的99.9%,下降6.6%,其中:市級支出34742萬元,為調整預算的100%,下降23.5%,主要原因是支出預算科目調整。
全市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22559萬元,為調整預算的100%,增長6.5%,其中:市級支出13710萬元,為調整預算的100%,增長4.2 %。
全市節能環保支出50666萬元,為調整預算的100%,增長9.2%,其中:市級支出25378萬元,為調整預算的100%,增長7.2%。
全市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64842萬元,為調整預算的99.7%,增長15.6%,其中:市級支出68185萬元,為調整預算的98.9%,增長30.5%。
(三)中央、省對我市轉移支付補助收入安排使用情況
2019年,中央、省下達我市轉移支付補助收入1042435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補助收入1030195萬元,政府性基金補助收入12240萬元。一般公共預算補助收入中,返還性收入38449萬元,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872962萬元,專項轉移支付收入118784萬元。政府性基金補助收入中,彩票公益金補助收入9706萬元。
以上轉移支付補助收入,市財政及時足額撥付縣區或項目單位,有力保障了市、縣(區)預算執行和項目實施。
(四)市對縣區轉移支付補助安排使用情況
2019年,市對縣區下達轉移支付補助909115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補助858633萬元,政府性基金補助50482萬元。一般公共預算補助中:返還性收入27818萬元,一般性轉移支付701076萬元,專項轉移支付129739萬元。政府性基金補助收入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補助42251萬元。
(五)政府債務情況
2019年,省財政廳核定我市2019年政府債務限額1552004萬元,經市人大常委會批準,市級政府債務限額799936萬元,縣區政府債務限額752068萬元。截至2019年底,全市政府債務余額1363913萬元,其中,市級政府債務余額717751萬元,縣區政府債務余額646162萬元,均低于省財政廳和市人大批準的政府債務限額,符合《預算法》對政府債務余額實行限額管理,年度政府債務余額不得突破批準的限額的規定。
(六)市級部門預算制度建立和執行情況
認真貫徹落實《預算法》精神,依法加強預算管理。一是全口徑預算編制更加完整。繼續編制政府全口徑預算,通過編制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四本預算,將政府所有收入和支出均納入預算。清理整合財政資金,嚴格專項資金準入制度,研究提出專項資金分年度安排建議,增強統籌能力,加強各預算、基金之間的溝通銜接。二是嚴格一般性支出管理。按照中央八項規定要求,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嚴格按照定員定額標準編制人員和公用經費;從嚴控制“三公”經費規模,只減不增,規范會議費和培訓費編制,2019年市本級一般性支出預算和一般公共預算“三公”經費均下降10%。會同相關部門制定印發《關于進一步明確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相關要求的通知》、《明確市直機關國內公務接待工作餐標準及有關事項的通知》、《市直機關黨建工作經費使用管理辦法》,嚴格經費管理使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三是主動公開預算信息。扎實推進預決算公開,除涉密部門外,全市各級各部門全部公開了政府預算和部門預算。
(七)財政績效管理工作情況
2019年,市級全面推開預算績效管理,草擬《中共漯河市委漯河市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并同步擬定六個配套辦法,初步形成“1+6”制度體系。積極推進全過程的績效管控,在預算編制環節,2019年預算首次實現隨部門預算同步編報績效目標,績效目標管理基本實現全覆蓋;在預算執行環節,績效監控取得實質性進展;在決算環節,加強績效評價管理,部門績效評價項目要求覆蓋項目支出的 1/3,民生實事等重大事項要進行績效評價,財政部門對部分重點項目進行再評價,2019年市本級財政重點評價項目 24 個、涉及財政資金3.3億;在評價的基礎上,強化評價結果應用,對交叉重復的政策和項目予以調整,對低效無效資金予以削減或取消,做到“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
總體看,2019年財政決算情況較好,但仍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財政收入保持較快增長的壓力加大;促發展、強改革、保民生需要加大財政支出,亟需加大資金籌措力度;財稅改革需要進一步深化,現代財政制度有待健全完善等。今后,將進一步采取措施,加強和規范財政收支管理,完善財政監管機制,不斷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和理財水平。
二、2020年上半年財政預算執行及重點工作開展情況
今年以來,市財政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聚焦積極的財政政策,以“六穩”“六保”為工作導向,多方籌集資金,強化政策落實,有關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穩定就業、扶持企業等政策落實堅強有力,為我市戰疫情、穩增長、促發展提供了財力保障,財政收支情況總體較好。
(一)上半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1.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
匯總各級人大批準的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初預算1014444萬元。1-6月份完成550706萬元,為預算的54.3%,增長3.5%。批準的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年初預算2010619萬元,執行中加上上級補助增加、安排政府債券支出等,支出預算調整為2063126萬元,1-6月份,實際完成1113599萬元,為調整預算的54%,下降9.7%。
市七屆人大五次會議批準的2020年市級(含經濟技術開發區、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西城區,下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初預算492026萬元,1-6月份完成258714萬元,為預算的52.6%,增長10.7%。批準的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年初預算801914萬元,執行中加上上級補助增加、安排政府債券支出、補助縣區等支出,支出預算調整為812742萬元,1-6月份實際完成383635萬元,為調整預算的47.2%,增長1%。
2.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匯總各級人大批準的2020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年初預算883224萬元,1-6月份完成392268萬元,為預算的44.4%,增長20.3%。批準的政府性基金支出年初預算898321萬元,執行中加上上級補助增加、安排政府債券支出等,支出預算調整為1078311萬元,1-6月份實際完成419476萬元,為調整預算的 38.9%,增長21%。
市七屆人大五次會議批準的2020年市級政府性基金收入年初預算為537895萬元,1-6月份完成212932萬元,為預算的39.6%,增長7%。批準的市級政府性基金支出預算511752萬元,執行中加上上級補助增加、安排政府債券支出、補助縣區等支出,支出預算調整為544278萬元,1-6月份完成189824萬元,為調整預算的34.9 %,下降13.5%。
3.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行情況
市七屆人大五次會議批準的市級國有資本經營收入預算18440萬元,支出預算8000萬元,加上調出資金10440萬元,支出預算總計18440萬元。按照國有資本經營收益預計收繳進度,大部分收入將在下半年實現。
縣區國有資本經營收支預算和執行數為零,市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及執行情況即為全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及執行情況。
4.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匯總各級人大批準的2020年全市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年初預算841982萬元,1-6月份完成322975萬元,為預算的38.4%,下降7.7%;批準的社會保險基金支出年初預算798677萬元,1-6月份完成349822萬元,為預算的43.8%,增長7.3%。
市七屆人大五次會議批準的市級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年初預算767417萬元,1-6月份完成294392萬元,為預算的 38.4%,增長17.7%;批準的市級社會保險基金支出年初預算740316萬元,1-6月份完成322950萬元,為預算的43.6%,增長34.4%。
(二)上半年預算執行的主要特點
上半年,全市各級財政部門圍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應對不利影響,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全市財政收入實現由負轉正,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收入質量高,重點民生支出保障到位,財政運行總體趨穩向好。一是財政收入實現由負轉正,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財政收入扭轉了自2月份以來的下降態勢,實現由負轉正,同比增長3.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4.2個百分點,在全省排第3位。二是稅收收入由負轉正實現小幅增長,非稅收入保持平穩增長。全市稅收收入扭轉了下降態勢實現小幅增長,增幅為1.3%;全市非稅收入同比增幅為9.8%,繼續保持平穩增長,主要是專項收入、罰沒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等科目增收較多。三是財政收入結構持續優化,收入質量整體較好。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為71.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5.6個百分點,在全省排第1位。四是不斷提高預算執行效率,重點民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1113599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54%。財政民生支出786401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為70.6%。
(三)上半年重點工作開展情況
在狠抓財政收支管理、保證財政預算執行的同時,按照市委和市七屆人大五次會議要求,上半年重點做了以下工作:
1.有力支持疫情防控。積極應對疫情產生影響,切實發揮財政職能作用,筑牢疫情防控資金后盾。一是全力做好經費保障。保持戰時狀態,開辟綠色通道,確保疫情防控資金第一時間支付到位。上半年全市財政投入疫情防控資金9103萬元,支出7074萬元;市級調度城鄉居民醫保金4.3億元到縣區,確保基層不因現金不足影響醫療救治和疫情防控。積極爭取到利用新開發銀行支持我市緊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治項目貸款3000萬元。二是全力支持復工復產。爭取省工業結構調整、各級先進制造業發展、外經貿穩定資金6887萬元,支持我市符合條件的受中美貿易摩擦和疫情影響較大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和轉產,鼓勵相關企業穩定生產經營、擴大進出口業務。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貸款給予財政貼息支持,為雙匯集團、中糧面業、華電漯河等10家企業申報貼息資金846萬元。落實社會保險補貼、公益性崗位、創業扶持、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技能培訓等各類促就業創業補助資金6320萬元。發放普惠性穩崗補貼1486萬元,對暫時性生產困難和受疫情影響嚴重企業發放應急穩崗補貼8199萬元,支持企業克服疫情影響,增加就業崗位。嚴格落實社保費階段性免、減、緩、返政策,以及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就業補貼等政策,免減社保費2.9億元,緩征養老保險金611萬元。參與研究、謀劃、出臺“消費券”制度,發放價格臨時補貼319萬元。三是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在落實好去年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的基礎上,切實落實國家新出臺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稅費優惠政策,1-6月份全市減稅降費3.7億元,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積極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欠款,完成省清欠辦臺賬內所有清欠賬款償還工作。
2.保障經濟平穩運行。充分發揮積極財政政策的作用,突出結構調整,大力提質增效,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集中發力。一是積極爭取上級資金。上半年籌措爭取各類資金154.8億元,與上年全年爭取數量持平。其中:爭取新增政府債券資金48.7億元,爭取數量較上年全年增長54.6%;爭取到上級政策性資金84.9億元,達上年全年數量的82.6%;爭取到中央新增財政赤字安排特殊轉移支付資金7億元、抗疫特別國債資金6.1億元;統籌各類資金8.1億元。二是創新土地管理機制。修訂完善《漯河市土地儲備資金保障和土地收入分配辦法》、《漯河市儲備土地收入清算辦法》,對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改變用途處置補償標準進行調整,強化市政府對土地市場的調控能力,提高土地收入增加可用財力。1-7月份,全市土地收入完成54.2億元,與上年同期收入相比增長13.2億元,增幅達到32.2%,在土地收入增長的帶動下,我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增幅居全省第二。三是強力推進稅源建設。積極創新稅源管理工作,建立服務重點稅源企業平臺、車船稅聯管聯控工作機制,組織調研我市外地建筑施工企業稅收情況,努力增加可用財力。預計鎖定雙匯集團2020年整合境外稅收資源9億元,比去年凈增6億元,其中可實現市級收入3億元。草擬并經市政府同意出臺《漯河市公共租賃住房及配套商業用房出售辦法》,擬出售符合條件的公共租賃住房,盤活公共租賃住房存量資產。四是重點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安排三大改造、服務業引導、中小微企業發展、科技專項、落實總部經濟政策資金4.2億元,落實招商引資、招才引智資金1663萬元,推動企業科技創新、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充分發揮現有涉企產業基金作用,小微企業基金累計幫助76家企業累計取得銀行貸款5.2億元,信貸周轉基金累計為685家次企業辦理貸款50.8億元,食品產業基金為6家企業投資1.5億元,緩解了中小企業資金困難,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五是加快推進PPP項目簽約落地。全市PPP項目新增簽約落地3個,新增投資22.6億元,撬動社會資本21.6億元。107國道東移PPP項目已納入財政部PPP項目儲備清單,持續快速推進。
3.著力保障改善民生。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積極支持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1-6月份,全市民生支出78.6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0.6%。一是堅決支持打贏三大攻堅戰。投入財政扶貧資金2.9億元,落實政策兜底保障和健康扶貧、教育扶貧等各類扶貧工程,全市扶貧資金支出2.4億元,支出進度81.7%;投入財政資金9093萬元,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支持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加強政府隱性債務監測,及時匯總上報債務數據,督導縣區做好債務化解工作,守住不增加一分錢隱性債務底線。二是推動教育事業健康發展。投入財政資金5.6億元,保障城鄉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中小學“校安工程”落實,提升普通高中和職業教育質量,加大扶困助學力度,引導學前教育健康發展。三是加快社會事業發展。爭取專項債券2.5億元,加快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投入2421萬元,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持續加大公共文化投入力度,籌措資金1558萬元支持我市“舞臺藝術送基層”、“中原文化大舞臺”等一系列惠民活動開展,支持賈湖遺址保護開發和許慎文化開發,推動我市圖書館、文化館等公益性文化設施免費開放,促進我市文藝精品創作。完善政法經費保障機制,提高政法機關裝備水平,配合做好法院、檢察院上劃工作,為社會穩定和諧提供支撐。四是守住社會保障底線。落實基本公共衛生補助資金1.5億元,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補助標準從69元提高至74元,讓基層群眾受益。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7.5億元、大病保險1.6億元、城鄉醫療救助補助資金2546萬元,充分發揮現有醫療保障體系作用,完善醫藥衛生體制。落實2.6億元,提高城鄉低保和優撫對象生活補助標準,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和高齡補貼等困難群體補助政策,切實維護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權益。配合市人社部門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中人”待遇費用結算,促進社會保險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全面落實社保維穩政策,投入2856萬元用于相關退役士兵的“兩險”接續。五是支持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積極籌措資金6.3億元,加大城市交通、干線公路、市政基礎設施、創文等投入力度,補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短板,提升公共服務能力,保障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在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中,今年引入競爭性機制,在項目的篩選、推進上堅持績效導向,提高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的質量、效率和社會效益。六是切實保障糧食安全。市級安排成品糧、市級糧食和食用油儲備補貼614萬元,積極支持落實市級建立地方糧油及成品糧儲備;各級共投入消化糧食企業政策性糧食財務掛賬利息補貼4169萬元,用于消化以前年度糧食企業財務掛賬;籌措農業政策性保險資金9800萬元,保障糧食生產安全;已爭取上級產糧大縣獎勵資金6988萬元,調動各縣區糧食生產積極性;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2.5億元、高標準良田建設資金1500萬元,受益耕地面積386.2萬畝,切實保障糧食安全和可持續發展。落實資金3513萬元,加快推進各縣區2020年農村公益事業獎補項目建設,推動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七是兜緊兜牢“三保”底線。安排創業就業、社會保障等民生資金5億元,督促縣區財政做好預算編制,優化支出結構,加大市級對各縣區國庫庫款調度力度,堅決兜牢兜緊“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的“三保”底線。
4.持續深化財稅改革。以不斷提升財政管理效能為中心,加力增效,創新突破,財稅管理體制改革取得新的成效。一是不斷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大存量資金盤活力度,市本級盤活2019年存量資金12.9億元,保障其他重點領域資金需求。牢固樹立過緊日子、苦日子思想,大力壓減非剛性、非重點項目支出,市本級對一般性工作經費在上年基礎上壓減20%,并對上年有追加預算的單位,壓減比例適當提高。及時向社會公開財政預算和部門預算,打造陽光財政。市本級將政府性基金、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資金、預算穩定調節基金8.1億元調入一般公共預算統籌使用,提高一般公共預算的保障能力。二是加快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將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建立健全事前績效評估、績效目標管理、績效運行監控、績效評價及結果應用、績效信息公開等機制,制定出臺了“1+6”績效管理制度體系,做細做實績效管理制度、績效指標體系、績效管理信息化建設等基礎性工作,推進預算和績效管理一體化,加快構建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三是推進國庫管理制度改革。指導縣區推進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改革,臨潁縣已完成集中支付電子化改革,召陵區和開發區已實現集中支付電子化全流程運行。完善“三公”等相關經費支出常態化監控機制,嚴把監督審核關,上半年全市 “三公”經費、會議費、培訓費支出分別同比下降12.6%、43.3%、38.4%。全面啟動財政電子票據改革,取消手工票據,統一采用財政電子票據。四是持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優化產權結構,推動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提高企業經營效能,物資、商務、鹽業系統及省屬豬鬃加工廠“僵尸企業”國有資產處置持續推進。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有序推進,漯河卷煙廠等近10家企業已完成向源匯區的退休人員移交工作。五是加快國有資產處置。積極配合機關事務管理和自然資源部門對全市行政事業單位存量房地產及公用設施進行清理,對不需用資產處置變現,所得收入按規定納入財政預算管理,涉及資產資金3477萬元。上半年,共對157家市直單位價值1.6億元資產進行了調劑處置。六是做好政府采購和投資審核管理工作。上半年,市級審批政府采購計劃金額2.7億元,節約資金1356萬元,節約率5.1%;完成對73個項目評審,審減資金1.1億元,平均審減率10%。
三、下一階段財政重點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們將緊緊圍繞貫徹落實市委七屆十一次、十二次全會精神,深入落實新時代漯河經濟社會發展“四三二一”工作布局,按照《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嚴格執行人大批準的預算,圍繞中心、突出主線、把握重點、守住底線,穩中求進推動經濟發展,加力提效落實好積極財政政策,確保財政各項重點工作圓滿完成。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落實好各項惠企紓困政策。積極爭取各類扶持資金,突出“三大改造”,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加強分類指導,細化幫扶舉措,綜合運用財政補助、擔保貸款貼息等措施,切實幫助企業解決資金、用工、運輸、防疫等痛點、難點問題。用足用好扶持就業創業政策,支持穩就業、保市場主體。認真落實中央、省、市減稅降費政策,多舉措降低企業稅費負擔。
(二)堅決貫徹“過緊日子”的要求。強化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思想,堅持量入為出,切實做好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壓減工作,大力壓縮一般性支出,切實把“過緊日子”的財政方針落到實處。加大存量資金和資產盤活力度,全面清理整治各類存量資金,及時收回不具備實施條件、項目進展慢以及預計難以支出的項目,統籌用于保基本、保重點。加快推進全面預算績效管理,強化績效結果運用,以績效為導向優化支出結構,確保有限資金真正用在刀刃上、投到關鍵處。
(三)加強重點領域支出保障。繼續統籌資金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針對突出問題集中力量攻堅,確保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向重點領域傾斜,通過支持結構調整、科技創新、百城提質、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發展,補齊高質量發展短板,全力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加緊謀劃明年新增債券項目。堅決兜牢兜緊“三保”底線。促進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落實好養老、醫療、低保、優撫等提標補助政策,不斷補齊民生短板。
(四)提高預算執行能力和水平。加強收入預算執行分析研判,及時有效應對。加強預算執行管理,嚴格臨時預算審批。落實部門預算執行主體責任,提高年初預算資金分配下達速度和撥付效率,切實提高預算執行及時性均衡性有效性。繼續督促推進縣區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改革。繼續加大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與一般公共預算統籌使用力度。嚴格落實預決算公開相關規定,持續提升預算透明度。做好向人大常委會報告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工作。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持續深入整改審計查出問題,進一步強化預算執行和財政支出管理與監督。
加強預算執行管理、抓好重大財政政策和財稅改革措施落實,對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將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迎難而上、積極履職,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認真落實本次會議審議意見,繼續扎實做好各項工作,確保2020年財政改革發展任務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