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7-09來源: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人大常委會及機關突出全市模范機關定位,著重發揮自身優勢,進一步營造學的氛圍、嚴的氛圍、干的氛圍,不折不扣完成規定動作,出色出彩創新自選動作,努力站前走先,當好示范表率。
一是學研同體,推進有板有眼。堅持把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作為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任務,反復研讀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重點書目,同步開展各類學習研討,切實提高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成果指導實踐、開展工作的能力。在完成上級規定動作基礎上,先后赴井岡山、竹溝等紅色圣地開展黨史專題培訓,采取專家授課、現場教學、交流研討等形式,吸收歷史精華,滋養初心使命。推出人大中青年干部學黨史專題論壇、“百年回望初心紅”征文評選、支部委員講黨課、線上交流學習心得等常態化研討交流活動,以研促學、研學明理,切實做到理論武裝入腦入心、思想靈魂升華洗禮。至6月底,機關黨員干部開展各層面研討20余次,撰寫活動征文、心得體會、研討發言等200余篇,在省級及以上主流媒體發表相關文章近30篇,學在前列、悟在前列、用在前列的氛圍空前濃厚。
二是載體同頻,融合有力有效。充分激活和創新各相關載體,聚焦黨史學習教育,抓好功能融合對接,在工作同頻共振、互為促進中,實現力量的凝聚、效能的放大。深入貫徹省、市“萬人助萬企”活動要求,市人大常委會領導班子成員帶領機關黨員干部,深入分包企業,認真開展調研,實打實地為企業排擾解難。至目前,常委會及機關共制定幫企紓困、民生實事項目36項,完成22項,完成率61%。縣級及以上領導干部共制定事實項目120項,完成80項,完成率66.7%。鞏固拓展“講政治、懂法律、守規矩、強能力”專題教育建設模范機關活動成果,組織寫作培訓、開展知識競賽、嚴格考核獎懲,機關基層黨組織和個人榮獲全市慶祝建黨100周年“兩優一先”表彰。把握互聯網和信息化發展大勢,打造和運用好具備代表履職服務、預算監督、備案審查、電子政務等子系統為一體的互聯網綜合平臺,實現了“漯河人大”的網上和“掌上”再造,線上線下力量更趨協同,學教成果轉化更為高效。
三是內外同心,聯動有聲有勢。注重整體謀劃、協同聯動,鼓勵引導全市58個鄉鎮代表聯絡站和近5000名各級代表干在前、走在先,發揮宣傳臺作用,主動當好“理論翻譯”;發揮連心橋作用,廣泛搜集反饋民意;發揮穩定器作用,著力推進基層治理;發揮工作隊作用,切實解決群眾問題,打通了“黨史學習向下行、民意訴求向上走”的神經節,織密了“我為群眾辦實事”“人大代表為人民”的高速網。在人大代表的支持下,臨潁縣固廂鄉建成全省首家鄉級黨史館,6名人大代表常態化參與宣講黨史和黨的理論政策,月均交流學習150人次以上。舞陽縣孟寨鎮人大代表聯絡站每名代表聯系一個困難家庭,及時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困難,同時動員代表積極參與招商引資、土地綜合治理等工作,盤活土地指標1000多畝。
四是征程同進,工作有威有為。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聚焦全市中心工作和人民群眾所思所盼,突出支持“干”、改進“為”、提升“治”、落在“效”,扎實做好立法、監督、代表等工作,為奮力開啟新時代漯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貢獻人大智慧和力量。《漯河市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氣污染防治條例》已提交省人大常委會會議審查批準、《漯河市黑臭水體污染防治條例》也已通過市人大常委會一審。先后聽取市政府2020年度全市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市人民檢察院關于民事訴訟和執行活動法律監督情況等工作報告7個,組織對《漯河市沙澧河風景名勝區條例》實施情況開展執法檢查、對出臺《漯河市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定》開展深入調研論證。從市七屆人大六次會議代表所提339件建議中,精選《關于開展小學課后延時服務的建議》等5條作為重點建議,持續開展跟蹤督辦,助力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切實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