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偶遇漯河市原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潘清江及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潘付堂。茶敘間說起2011年7月參加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加快領導方式轉變,助推中原經濟區建設” 書畫攝影展活動的事。兩位朋友都非常感慨:“漯河能勇奪三個金獎及優秀組織獎,我們自己也感到吃驚。在參加表彰會時得到了領導肯定、同行贊揚,自豪感油然而生。”同席間的朋友也驚訝的問道:參加省級書畫攝影大賽,漯河能同時獲得三個金獎,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事,你們是怎么做到的呀?于是,八年前籌備書畫攝影大賽的種種情景如過電影般涌來……
確定目標:必須拿個金獎回來
《關于開展“加快領導方式轉變,助推中原經濟區建設”書畫攝影展活動的通知》下發后,漯河市人大常委會專門成立領導小組,時任常委會主任雷建民任組長;各縣區人大常委會、市文聯及相關協會也成立了書畫攝影展的籌備工作小組。2011年7月26日,在全市人大系統書畫攝影展動員會上,雷建民要求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這次活動的重要意義,認真履職盡責,全身心投入、通力配合、統籌聯動,形成工作合力,確保這次活動圓滿成功。他還給大家定了目標:“你們必須拿一個金獎回來!”
作為領導小組副組長,漯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平既是謀劃者,又是參與者,與同志們一起制訂出詳細的工作臺賬。把任務細化到書法、美術、攝影每個協會,要求集中精力、集中時間、集中重點創作人員,明確創作題材、研究創作主題。匯集全市各位專家、行家、名家的智慧,爭取創作出一流的作品。特別是針對如何創作既切合主題,又不同于傳統參展中單人單幅作品不易獲獎的實際,他建議結合中原經濟區建設搞集體創作,并根據全省各地市的真實情況撰寫了18首詩。漯河市的18位書法家齊心協力,集體創作,統一裝裱。
時任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書記曹維新看到這組《中原春潮“十八談”》時,充分肯定這組作品“有創意”。10月23日,他在檢查活動布展情況時,專門指示布展人員將漯河市的這組書法作品,由B廳移到A廳的第二位。后來,《中原春潮“十八談”》獲得集體一等獎,也充分說明了專家評委對這組作品的主題、布局、內容、書法及裝裱的總體肯定。
提出要求:創作出新、漯河特色
在時任漯河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張居正的主持下,我們分頭召開了市書法家協會、美術家協會、攝影家協會專題會議和主創人員座談會,全力推動,推進這項活動。
工作任務布置以后,三個協會的主創人員人手一冊中原經濟區建設的“一文九論十八談”的文字匯編,但是,這么多文字如何變成一幅幅書法作品?如何繪成一幅幅美術作品?如何拍成一張張攝影作品?大家感到無從下手。
怎么辦?領導小組辦公室就和市沙澧詩詞協會聯合,張居正主持召開全市100多名會員座談會,集中三天時間,按照“一文九論十八談”及領導講話精神,創作了343首詩詞,提供給書畫創作人員作為素材和基礎資料。
基礎素材有了,如何才能使作品有新意,如何突出漯河特色呢?關鍵時刻,陳平主持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全市的專家、名家及各縣區人大常委會領導參加的座談會,進一步理清創作思路。最后達成共識,在美術作品創作中,以舞陽縣的農民畫作為主創作品;在攝影作品創作中,以漯河市中國食品名城為基調,分赴雙匯集團、南街村集團、北徐集團、龍云集團等食品、飲料、蔬菜、糧食加工龍頭企業采風拍攝;在書法作品創作中,集中優勢兵力匯集漯河中書協會員及在全省知名的書法家,共同創作“十八談”作品,其他書法協會會員則以市詩詞協會撰寫的300多首詩詞為藍本進行創作。
激情創作:頭腦風暴 作品迸發
在舞陽農民畫的創作中,陳平帶隊,三次深入到舞陽農民畫家創作室、畫室和工坊,一次次的探討,一次次的否定,一次次的重新創作。最終,在報送省人大常委會展評辦公室的13幅作品全部獲獎。后來,《人大建設》雜志刊發《墨海融豪情,筆彩繪中原》的專題報道中,有這么一段文字描述:“在繪畫展區,漯河市人大常委會選送的一組舞陽農民畫《返鄉》《大河豐收》《康莊大道》《綠蔭下》《大學生村官到俺家》等,充分反映了新農村的新生活。”
在書法作品創作中,漯河市書協主席張富君、常務副主席潘清江、副主席趙連生、劉穎峰、洪豐倉、田振亞、顧翔、何曉東及書協部分理事全部參與創作。在前言和“十八談”的書法作品創作中,根據參與者的書寫特點和優勢,分別撰寫出真、草、隸、篆、行作品,并且經過一稿、二稿甚至三稿的審核修改,直到達到滿意為止。創作完成后,陳平就如何體現集體創作和組詩的裝裱上又提出了“整體、特色、莊重、氣勢”的建議。最后,裝裱交給了具有廣告和裝璜背景的張金業理事完成。在此次書畫攝影展評期間,眾多參觀者評價此組作品:“十八談”18首詩氣勢恢弘,18位書法家書體各顯異彩,整組作品裝裱統一富有創意”。
在攝影作品創作中,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審查了攝影家協會先期提供的照片后,基本上給予了否定。后來,又給創作人員制訂了以食品名城為主題的拍攝任務。同時,與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潘付堂協商,提出用航拍的方式和近距離對比的形式反映漯河市沙澧河兩岸30多公里拆遷前、建設后的變化情況以及雙匯集團在上市前和上市后的廠容廠貌、車間生產、專賣店銷售的前后對比變化情況進行創作。潘付堂三次組織攝影人員走近沙澧河河堤、有機蔬菜的田間地頭、雙匯與南街村的車間、專賣店等進行現場采風,還自掏腰包租用民用航拍器拍攝。為了拍攝一組反映沙澧河改造后的夕陽美景,他分別在三座橋頭蹲了三天,終于拍下了理想的照片。領導小組辦公室從1070幅作品中選出50多幅攝影、繪畫作品,全部配了書法家書寫的詩詞。這樣一來,除了書法作品外,攝影作品是“詩配畫”,美術作品是“畫映詩”。可謂別具一格、抓人眼球。
成績出彩:三個金獎 額外驚喜
2011年10月24日,“加快領導方式轉變,助推中原經濟區建設”書畫攝影展在河南省藝術中心隆重開幕。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組成人員、各專委、工委負責人、機關同志及各省轄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分管副主任、秘書長、研究室主任參加了開幕式。在漯河展區,曹維新對雷建民說:“漯河的作品有特色、有創意、很出彩!”
在這次展覽上,漯河選送的攝影作品《一張合影照引來百億元投資》特別吸引觀眾。這張照片的故事背景是:時任河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盧展工到漯河市臨潁縣產業集聚區調研并看望企業家和閩商,在與企業家拍合影照時,盧展工同志把擺放在前排座椅上自己的姓名條揭去,讓企業家們坐在前排,他則站在企業家的身后,并說要當好企業家的后臺,為他們遮風擋雨。這張由王慶建同志拍攝的照片發表后,吸引了一大批閩商和外地的客商紛紛到漯河臨潁投資。這張獲得一等獎的照片題詩是:“一張普通合影照,蕩滌官場舊律條;心中常懷公仆情,遮風助力推春潮”。
在當年12月舉行的表彰大會上,漯河是唯一榮獲兩個集體金獎、一個個人金獎的省轄市,并榮獲優秀組織獎。其他地市人大同仁羨慕地說:“總共30個金獎,你們漯河一下子拿了3個。這在別的市看來不可能的事,你們做到了!”
不僅如此,省人大常委會在通報表彰的時候還給予了漯河參展的18位書法作者、10位農民畫作者、1位攝影作者極大的驚喜——他們分別拿到了由省人大、省文聯、省書協、省美協、省攝協頒發的一等獎證書,憑證書可直接吸納為省級會員、優先推薦為國家級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