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2-28來源:
關于貫徹落實《市人大常委會關于進一步
做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工作的建議》情況的
報 告
——2019年12月24日在漯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上
市統計局局長 朱金舉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我代表市統計局,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做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工作的建議》情況,請予審議。
2018年,市統計局接受了市人大常委會服務實體經濟專項工作評議和專題詢問,在整個評議詢問工作中,市統計局高度重視,深入自查自糾。第四評議詢問調查組反饋了通過調查座談征集到的服務不到位、作風建設不到位2個方面7項問題,市人大常委會《關于進一步做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工作的建議》(漯人常〔2018〕42號)提出了加強統計分析研判的要求,市統計局誠懇接受、照單全收,切實抓好整改。評議詢問會召開后,市統計局進一步轉變統計服務理念、創新統計服務方式、豐富統計服務產品、提升統計服務水平,全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持續提升服務質量,實現由主要服務市委、市政府決策向服務市委、市政府決策和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并重轉變。在繼續為市委、市政府當好參謀的同時,加大用統計數據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力度。一是強化經濟運行監測,做好經濟形勢分析和調查研究。強化全市宏觀經濟運行分析監測預警,今年以來共編印《統計專報》9期,形成了《關于加強生產總值核算相關指標監測的建議》《生產總值核算需要把握的幾個著力點》《工業“三大改造”項目入庫情況核查報告》《漯河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統計監測指標預計完成情況分析》等高質量統計分析報告,在為市委、市政府把握實體經濟發展狀況,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決策中提供更加精準、優質高效的服務。強化行業數據分析監測預警,組織有關專業科室不定期收集整理相關行業統計數據、宏觀經濟政策,向有關規模以上企業推送全國、全省、全市主要統計數據,食品、化工、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裝備制造等行業統計數據,以及國家和省、市新出臺的產業發展政策等信息,在為企業把握市場行情變化,進行市場預測、風險評估中提供幫助。二是強化統計數據開發利用,及時編印、發布、解讀各類統計資料。及時編印《統計月報》《統計公報》《統計提要》《統計年鑒》等統計產品,向有關部門和社會公眾免費提供。認真辦理來電、來函、來人數據咨詢接待,及時為企業提供有關數據咨詢服務。認真編印《2018年漯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在我市“兩會”會場發放。按時在市政府網站動態公布月度、年度數據,及時按省統計局部署公布產業集聚區數據,擴大《統計月報》發放范圍。三是扎實開展全國第四次經濟普查工作,推進普查成果轉化。2019年1月1日起,我市經濟普查登記工作全面開始,市統計局通過精心組織、廣泛動員、密切協作、扎實工作,圓滿完成了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清查、登記工作任務,我市經濟普查綜合試點、普查登記等工作以及普查數據質量獲省統計局肯定。充分利用第四次經濟普查機遇,對新增的和成長的“四上”企業認真甄別,督促完善相關資料,做到應入盡入。2019年,全市新增“四上”企業181家。
二、持續改進工作作風,實現由主要對企業加強統計業務指導向全方位為企業提供統計服務轉變。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創新意識、服務意識,密切與實體經濟的聯系,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水平。一是強化基層統計規范化建設。2018年12月4日、2019年12月12日,分別在召陵區組織召開全市企業統計規范化建設工作現場會、鄉鎮統計規范化建設工作現場會,出臺了漯河市統計局《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統計規范化建設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鄉鎮統計工作規范化建設的通知》,細化了各有關專業統計基礎工作規范化建設評分標準,規范了鄉鎮統計工作,全市統計基層基礎規范化水平持續提升。嚴格落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服務業企業和有資質的房地產企業、建筑企業全國統計聯網直報制度,堅決杜絕企業經營數據指報、代報情況發生,防范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確保企業源頭數據真實可靠。二是建立與企業定期聯系機制。印制統計調查單位通訊錄,收錄全市“四上”企業統計人員聯系信息,建立與企業直接聯系制度,工業、貿易、投資、服務業等有關專業,分別確定10-20家企業作為聯系點,經常深入企業一線,突出需求導向,及時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和統計信息需求,充分發揮統計職能作用,為企業提供面對面、深層次服務。三是加強行業發展調查研究。結合我市實際,積極開展“放管服”、企業信息化和電子商務應用、非公有制企業人才資源狀況等專項調查。強化對涉農企業的統計數據分析服務,進一步關注和研究國家涉農宏觀政策,加強涉農價格、產量方面專項調查和統計數據發布工作,公布了《漯河市第三次農業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發布了《我市豬價持續上漲》《我市重點物價情況》等統計分析。特別是結合開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市統計局領導班子把全市工業發展瓶頸、全市建筑業現狀及存在問題、全市營利性服務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等作為重要調研課題,班子成員帶隊深入有關企業開展調查研究,形成了一批高質量調研報告。
三、持續推進信息共享,實現由主要提供統計部門數據向整合統計部門數據和部門統計數據轉變。在嚴格按照國家統計調查制度,對有關數據進行收集和發布,盡最大努力減輕企業上報數據負擔的同時,市統計局積極發揮政府統計部門的牽總作用,加強統計數據資源整合與共享,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全面、更實用的統計服務。一是針對部分統計數據來源疑問,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聯系。就統計局使用和公布的全市保險數據的來源方式,積極與市保險業協會進行溝通。市統計局使用和公布的全市保險業保險、保費累計絕對量和增速,來源于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河南監管局網站中的統計數據,與市保險業協會的保險業數據的口徑不一致,但與省統計局全省統一反饋、使用的保險業數據是一致的。每月從網站上收集到我市的保險數據后,及時與市保險業協會對接。二是著力抓好投資項目“五庫聯通”工作。根據市政府主要領導安排,由市統計局牽頭,推進市住建局房地產項目和城建項目庫、市工信局工業“三大改造”項目庫、市發改委重點項目庫、市商務局招商引資履約項目庫與市統計局投資項目庫的聯動對接,實現投資項目“五庫聯通”。市統計局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前期調查研討。“五庫聯通”工作沒有現成經驗,市統計局積極謀劃,召集五部門研討、召開五部門協調推進會,為此項工作定原則、定措施、定目標,做到有的放矢、推進有力。建立聯動機制。4月10日,組織五部門簽署“五庫聯通”工作備忘錄,明確了各部門的任務、職責和聯絡員。堅持互對聯審。多次牽頭召開五部門項目互聯互通推進會,對五部門項目進行了互對聯審,盡可能保證投資項目應入盡入統計項目庫。今年以來,市統計局通過牽頭組織五部門多次認真核對,2019年全市新入庫項目236個,對全市投資支撐明顯。建設數據平臺。通過前期調研和“五庫聯通”項目的業務分析,7月1日,市統計局與大數據公司簽署需求確認單進入系統開發階段,平臺相關功能已于9月完成并進行模擬測試,目前模擬測試已完成。由于“五庫聯通”系統是一個數據匯聚分析平臺,需要的數據來源于發改、工信、住建、商務等部門,涉及到大量的業務和技術協調對接,10月12日,高喜東常務副市長主持召開了59次重點項目工作例會,要求各部門通力配合,完成“五庫系統”相關數據的對接工作。目前,發改、住建、商務部門數據已實現與統計數據庫的聯通,工信部門數據待省工信廳授權后也可實現數據自動獲取。三是加快推進統計信息化建設。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無論是黨委、政府制定決策,還是社會、公眾工作生活需要,對統計信息的需求越來越多,特別是實體經濟對行業統計數據的需求也越來越多,統計部門面臨的任務越來越重、要求越來越高,市統計局在不斷完善和豐富統計產品的同時,加快推進統計信息化建設,進一步提升統計數據共享力度,努力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深層次服務,解決企業多頭上報經濟數據信息問題。通過認真謀劃,新建的漯河市統計信息外網即將運行。全市統計網絡線路租賃費、市統計外網維護費已經市政府第62次常務會議研究決定,納入每年的市財政預算。
受現行統計制度還不太完善、現有人員力量和統計工作任務不相匹配等多種因素制約,目前還存在著服務實體經濟創新舉措不多、不能很好地滿足廣大企業的需求等問題。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大服務實體經濟的力度。一是通過市政府網站和即將開通的統計信息外網等平臺,及時發布和推送全國、全省、全市主要統計數據、行業統計數據、產業發展政策等信息,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實用的服務。二是堅持與企業聯系機制,有關專業人員經常深入企業,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和統計數據需求,為實體經濟提供更精準的服務。三是積極發揮政府統計部門牽總作用,進一步整合、共享有關數據資源,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全面的服務。四是編印統計法律法規和統計知識兩本書,向基層和企業免費發放,進一步提升基層和企業統計人員的法治意識和統計專業素能。五是積極探索將行之有效的評議詢問整改成果轉化為常態化的制度機制,緊密結合統計職責,有效發揮統計職能,用出色的統計工作實踐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助推漯河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