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人民政府 關于貫徹落實《市人大常委會關于進一步做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工作的建議》情況的報告

      時間:2019-12-28來源:

       

      漯河市人民政府

      關于貫徹落實《市人大常委會關于進一步

      做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工作的建議》情況的

          

      ——20191224在漯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上

      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榮之光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受市政府委托,現將貫徹落實《人大常委會關于進一步做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工作的建議》情況報告如下: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一是在“機制”上強力推進。市政府抽調人員成立了工作專班,確立了“三個最”和“四個一”的目標,努力實現行政審批事項全省最少、審批流程全省最優、服務效率全省最高,“一網通辦”“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一號對外”。市長劉尚進、常務副市長高喜東多次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放管服”改革工作,及時解決工作推進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目前,“四個一”的目標已實現。“一網通辦”方面,漯河市政務信息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和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完成,實現電子政務外網市、縣、鄉全覆蓋;全力做好“四級四同”事項梳理和錄入,市直、縣區行政權力事項全部接入政務服務平臺在線辦理,網上可辦率100%;市級各部門積極消除“只能看不能辦”一星級事項,二星級以上事項達到99%“只進一扇門”方面,市、縣兩級審批服務事項進駐綜合性實體政務大廳比例達到90%“最多跑一次”方面,企業和群眾到政府辦事提供的材料正在逐步減少,基本實現了“跑一次”的目標。“一號對外”方面,12345熱線已整合21家政務服務熱線。營商環境進入全省第一方陣,在全省2018年營商環境第三方評價中,我市居全省第5位。

      二是在“放”上狠下功夫。持續精簡行政職權事項。近兩年,我市累計取消、下放調整行政職權2041項,清理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93項,取消各類證明事項278項,基本實現了“清單之外無權力”。深入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行個體工商戶“零見面”營業執照改革、市內所有區域“集群注冊”改革、“證照分離”改革等工作。積極開展“簡易注銷”,大幅簡化注銷程序手續,辦結時限由兩個月壓縮至45天。全力推進企業開辦“一窗受理”,率先推行“一次不用跑、一分錢不用掏、三天全辦好”的模塊化運作機制,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以內,并且公章刻制、稅控盤申領等環節費用全部由政府負擔。市場活力明顯增強,至11月底,新登記市場主體19.5萬戶,增長138.6%,居全省首位,創出了“漯河速度”。扎實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七大類流程圖的梳理再造全部完成,全流程最長審批時限已壓縮至88天。審批管理系統已于8月份實現上線運行,并已完成與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平臺、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平臺、市網上中介超市平臺對接,相關數據已經實現了互通、共享。“一張藍圖”正在加快推進,“一個窗口”已整合到位,“一張表單”已制定完成,初步形成了服務保障和監督管理機制。

      三是在“管”上規范完善。規范行政權力運行。調整市政府部門行政職權事項1995項,圓滿完成了機構改革后行政職權事項調整工作,建立明確的權力清單。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建立健全“一平臺、一清單、一張網、一機制”,將全市具有行政執法監管職能的23個部門、4957名執法檢查人員、12萬多戶檢查對象數據信息全部納入,在全省率先實現市縣兩級全覆蓋監管。在全國開展的企業信用風險分類試點工作中,漯河市成為河南省唯一的試點城市。強化聯合監管、信用監管。完善提升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網站功能,“信用漯河”網站累計訪問量137萬多人次,國家發改委對漯河的信用特色創新做法給予高度評價,在全國261個地級市信用狀況監測評價中,全國排名第29位,持續保持全省第一。優化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依托市行政服務中心建立了中介服務超市,打破壟斷,壓縮時間,規范收費。目前,19家中介服務單位進駐實體中介服務超市,147家中介機構進駐網上中介服務超市,業務涵蓋全市8個行政審批部門的51個中介服務事項。

      四是在“服”上重點突破。全面實施“一網通辦”,網上可辦率100%。不動產登記全省領先,搭建全市統一不動產交易登記平臺,打造了一網申請、一人一窗、一費繳納、一城通辦的“漯河模式”,將時限壓縮至3個工作日以內,當天辦結率達90%以上,我市被列為“不動產登記全省通辦”便民利民改革試點。開展“一把手”換位體驗窗口服務活動,市直單位“一把手”輪流坐窗口,現場協調解決問題。

      二、加強運行調度,保障要素供給

      一是加強運行監測。堅持經濟運行月度監測、季度分析調度,及時召開全市經濟形勢分析座談會,研究制定針對性措施,促進全市經濟平穩運行。今年以來,共開展8次經濟形勢分析,及時發現運行中潛在風險,引導相關企業采取針對性措施,妥善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和中美經貿摩擦。

      二是強化資金保障。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財政收支形勢異常嚴峻的形勢下,積極與上級溝通對接,切實做好資金爭取和統籌使用,共爭取和統籌資金152億元,其中:爭取上級政策性資金95.3億元;統籌政府性基金、國有資本經營收益等19億元;爭取再融資債券5.9億元;爭取新增地方政府債券31.6億元,增長31.7%,增幅位居全省前列。

      三是做好生產要素保障。積極爭取華電漯河發電有限公司雙機運行,保障重點企業正常生產用熱。積極爭取用電指標,投入5.4億元加強電網建設,確保企業電力供應。幫助雙匯熱力公司爭取無限量天然氣使用合同。指導幫助華電漯河發電有限公司調整進煤用煤結構,避免了因燃煤質量導致限產停產的風險。

      四是全力解決企業融資難題。充分發揮銀行融資主渠道作用。截至11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273億元,新增86億元,增長6.9%;貸款余額913億元,凈增109.3億元,增長16%;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06億元,凈增14.8億元,增長7.7%。開展銀企對接活動,舉辦了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化險解困融資協調會。全力推進“百千萬”三年行動計劃。在全市篩選出610家企業進入名錄庫,組織銀行走訪摸底,在庫企業融資需求滿足率達82.6%,有109家企業首次獲得貸款。創新金融服務方式。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與工商銀行合作,建立“銀政通”基金池;與建行開通“稅易貸”業務;探索建立“政府+銀行+商會+X”融資機制,通過統一搭建信息平臺、引入商會,實施民營和小微企業四位一體融資提升模式,有效助推解決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擴大直接融資,加強上市培訓。積極推動中小微企業在中原股權交易中心掛牌,截至目前,我市共325家企業在中原股權交易中心掛牌。組織召開了科創板上市培訓會,邀請省金融局舉辦“資本市場巡回大講堂(漯河站)”活動。積極爭取引進各類基金。積極引進嵩山資本、河北建邦資本、省農開基金、省中原聯創投資基金等在我市開展業務。

      三、堅持創新引領,著力育強后勁

      一是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對接落實全省創新驅動提速增效工程,持續推動“四個一批”建設,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行動,加強研發平臺建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全年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5家,創歷史最好成績;漯河市食品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功入選2019年河南省新型研發機構,實現了我市省級新型研發機構“零突破”;漯河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通過驗收;1-11月份,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31.1%,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29.3%,成為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二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培育載體、聚集人才,依托漯河食品職業學院與江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農科院等高校、院所共同組建了漯河市食品產業公共研發平臺,現有研發人員20人,其中博士3人,碩士23人;漯河職院同河南工業大學和我市相關食品企業共同組建了漯河市休閑食品協同創新中心,通過校企合作,開展專業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邀請清華大學博士研究生到我市開展暑期社會實踐,幫助企業完成科研項目、解決技術困難、開辦培訓班,累計幫助企業完成科研項目50項、解決技術困難200項、申請專利30件、開辦培訓班50期、培訓3000人次;積極實施“河南省科技特派員行動計劃”“漯河市科技特派員行動計劃”,引進省內知名專家到我市相關農業企業開展免費科技幫扶。開放合作、培育人才,積極組織我市企業“走出去”,與國內知名科研院所開展科技合作對接,河南雙建科技與(國家)建筑材料工業技術監督研究中心、恒瑞淀粉科技與省科學院化工研究所、紫菁禾生物科技與省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簽訂了技術合作協議,共引進國內知名專家10名,博士16名,未來將針對企業技術難題開展聯合攻關,幫助企業培養高層次人才。

      四、轉變工作作風,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一是夯實政策基礎。市政府組織相關部門,結合行業實際,研究出臺了《支持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造、技術改造、綠色化改造若干政策(試行)》《關于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加快企業家隊伍建設的若干措施》《關于實施漯河市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百千萬”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漯河市科技創新推動食品、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電子信息五大產業提升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為支持企業和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政策支撐。

      二是強化宣傳引導。編制各行業政策匯編,及時送達企業,加強政策宣講,確保各項惠企政策落地見效。同時,借助工作會、座談會等專業會議,以會代訓,傳達解讀上級最新政策精神,幫助企業用足用好政策紅利。

      三是提升服務水平。建立完善重點企業聯系人制度,組織政府部門與重點企業建立跟蹤服務機制。對全市重點工業企業、服務業企業及重點項目單位進行分包對接,強化上門服務,及時解決企業運營和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問題,為全市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是落實各項政策。嚴格落實國家關于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今年以來,全市累計為企業減稅免稅13.6億元,切實減輕企業負擔。不折不扣落實好中央、省、市出臺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基金減免政策,及時清理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為企業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五是營造親清政商關系。堅持重點項目、服務企業、城建交通工程三大周例會制度,截止目前,已累計召開周例會215次,解決企業發展的“堵點”事項937個,目前在辦理流程的還有161個,做到了問題不解決不下周例會。同時,著力開展深入“糾四風”持續轉作風活動和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態化工作,不斷改進機關工作作風,營造干事創業、勤政廉政、擔當盡責的濃厚氛圍,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以扎實的作風建設成效為全市實體經濟健康平穩發展提供力量支撐,進一步提振了企業加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雙匯、煙廠、平平等29家重點骨干企業都相繼啟動倍增發展計劃。

      五、強化民生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

      一是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為抓手,開展食品安全整治行動。在全市食品生產企業推行違規約談制度和“黑名單”制度,先后對400多名企業負責人進行警示約談。在全省首家實行食品生產企業負責人年度考試制度,企業法人或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兩次考試不合格的,將受任職限制,并列入全市食品從業人員失信名單。相繼開展了“春雷行動”和“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全面開展餐飲業質量安全提升工程,推進餐飲服務單位明廚亮灶建設。實施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量化分級管理等級評定工作,評出省一級學校食堂51所、省二級學校食堂126所。在全市外賣入網餐飲商家推廣“食安封簽”,對餐飲行業實施無縫監管,同時聘請300名美團外賣小哥為食品安全志愿者,開展食品安全宣傳、監督活動。在全省率先制定下發了《漯河市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辦法》,對全市1339個行政村(居委會)食品安全協管員進行全面整頓和培訓,增強食品安全基層基礎管理力度。截止目前,全市食品安全形勢穩定向好,未發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

      二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氣應急機制,修訂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對揚塵、工業、移動源等行業、企業分類管控采取針對性減排措施;認真修訂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對全市涉氣企業制定“一廠一策”措施,避免“一刀切”。開展針對性污染隱患排查整改,加強餐飲業油煙污染專項治理行動。加強養殖面源污染整治,強化養殖場糞污處理、臭氣治理,推廣種養生態循環養殖,養殖業“綠色革命”取得顯著成效,全市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達到88.1%120多個養殖場實現種養生態循環養殖。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通過一年努力,我市服務實體經濟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距離市委、市人大和人民群眾的期盼,還存在一定差距。下一步,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市委各項決策部署,深入落實新時代漯河經濟社會發展“四三二一”工作布局,全面推進“四城同建”,把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強化企業服務,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中原更加出彩增添更多濃彩。
      亚洲午夜av影院| 在线观看亚洲网站|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亚洲精品国产摄像头| 亚洲日本人成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亚洲裙底偷窥综合| 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不卡区| 亚洲第一福利视频|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嫖农村妇女 |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 亚洲人成色4444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bv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 亚洲最大的黄色网|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无码色欲| 亚洲欧好州第一的日产suv| 亚洲AV无码XXX麻豆艾秋| 在线观看亚洲电影| 亚洲综合久久夜AV | 亚洲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亚洲天堂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偷自拍另类图片二区|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亚洲精品无码av天堂|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另类图片另类电影|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日韩va亚洲va欧洲va国产|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