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2-28來源:
市人大常委會第一督辦組
關于代表所提重點建議督辦情況的報告
——2019年12月24日在漯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上
市人大常委會財經工委主任 項瑞柱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我代表第一督辦組,向常委會報告代表所提重點建議集中督辦情況,請予審議。
按照常委會年度工作安排,第一督辦組在邵成山副主任的帶領下,于12月中旬對“進一步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拓展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空間”和“扶持我市擔保行業發展”3件重點建議進行了集中督辦。第一督辦組采取聽取匯報、座談交流、實地調研、查閱資料等形式,聽取了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金融工作局關于重點建議辦理情況的匯報,實地察看了河南灝元投資擔保有限公司、漯河市金鑫信用擔保有限公司和河南省陽光雨露教育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等企業。通過有針對性的督辦,掌握了一手資料,推動了重點建議落實,取得了較好的督辦效果。總體來看,市政府及建議承辦部門高度重視,措施得力,責任明確,推進扎實,建議辦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參加督辦的委員和代表對此較為滿意。現將督辦情況分別報告如下:
一、關于進一步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的建議
(一)建議辦理基本情況
該建議由市工信局主辦,市科技局、市金融工作局協辦。針對建議提出的“明確指導思想、落實相關政策、加大融資力度、提供優質服務”等內容,市政府及建議承辦部門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明確中小企業發展指導思想。2018年底,市委市政府召開了高規格、大規模的全市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大會,進一步明確把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加快中小企業發展作為全市發展的戰略目標,印發了《關于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加快企業家隊伍建設的若干措施》《漯河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實施方案》,推動我市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二是出臺并落實一系列發展政策。市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如《2019年度全市工業擴量提質轉型升級行動計劃》《漯河市支持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造、技術改造、綠色化改造若干政策(試行)》等,對中小企業在做大做強、“小升規”“小升高”、企業融資、產品創新、項目建設、精準幫扶等方面提出具體的支持辦法,并逐步落實到位,全力幫助我市中小企業擴量、提質、增速。
三是加大對中小企業發展融資力度。市政府持續加強政策引導和政銀企對接,緩解企業融資貴融資難問題。通過成立漯河市金融信息中心,搭建了小微企業信息共享平臺;通過印發《關于實施漯河市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百千萬”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對全市610家企業進行重點支持;通過與中原證券合作,由市財政補貼一部分資金,推動177家企業集體掛牌。
四是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優質服務。市政府及建議承辦部門實施了重點企業領導分包聯系、科室和首席服務員對接幫扶制度,建立了企業困難問題臺賬,形成了企業發展清單,為企業轉型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2018年以來,市政府服務企業周例會召開66次,研究解決企業困難問題191個,幫助中小企業解決了一大批焦點難點問題。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的實施意見》,2018年度為市級科技創新券項目發放2294萬元,充分調動企業科技創新積極性;建立科技創新會商制度,去年以來已會商企業61家,提出科技創新建議186條,推動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著重加強對中小企業經營管理領軍人物、創業帶頭人、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的培訓,落實企業高技能人才培養補貼政策。2018年以來,組織各類中小企業培訓11次,600多名企業家受益。
(二)存在問題
中小企業產業結構尚不合理,企業競爭力不強;“三大改造”總量和質量有待提高,提質增速成效不明顯;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仍然存在;企業家自身素質偏低,“家族式”經營管理模式普遍,缺乏高素質管理人才等。
(三)建議
一是持續推動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堅持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方向,圍繞產業鏈明確招商重點項目,通過建立完善產業鏈條,推進中小企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同時,針對中小企業的需求,在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優化財政專項資金支持結構、提升財政資金整體使用效率等方面下功夫,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切實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二是加大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深入了解不同產業、不同生命周期的中小企業融資的訴求和困難點,持續改進服務模式,完善金融服務平臺,加強企業資源與金融資源的有效對接,為中小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投融資環境。三是不斷優化對中小企業的服務。進一步完善和優化服務企業周例會工作流程、制度機制,加強對新問題、新情況的研判,不折不扣落實一企一策。繼續貫徹落實國家對中小企業的優惠政策,切實降低企業成本,減輕企業負擔。四是加強對中小企業的引導培育。鼓勵引導中小企業吸納高素質管理型、科技型人才,激發企業的內生動力,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為中小企業提供管理指導、技能培訓、市場開拓、標準咨詢、檢驗檢測認證等服務。推進“互聯網+中小企業”,切實提供適應中小企業智能制造需求的解決方案,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信息化服務。
二、關于拓展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空間的建議
(一)建議辦理基本情況
該建議由市發改委辦理。市發改委高度重視該項重點建議辦理工作,切實加強與省發改委、市人大、市直相關部門、開發區等各方面的溝通協調,全力推進擴區工作,目前該建議已順利辦理完畢。針對建議提出的“盡快落實政策要求、劃轉土地歸屬、成立領導小組”等內容,市政府及發改部門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嚴格落實調整方案。為確保屬地管理范圍調整的快速穩妥推進,市委常委會進行了專題研究,專門成立了市調整漯河經濟技術開發區屬地管理范圍工作領導小組,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尚進擔任組長。此次拓展開發區發展空間涉及到開發區和召陵區,為避免波動、減少調整阻力,嚴格按照省批復的新增規劃面積調整屬地管理范圍開展工作,確保了調整平穩有序進行。
二是積極做好行政村及所屬土地劃轉工作。目前,拓展開發區發展空間涉及的鄧襄鎮韓店村、韓莊村、郭莊村3個行政村區域內的人財物資料移交、事權劃分已辦理完畢,與召陵區的財政清算已明確,3個村已全部納入開發區托管。
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市政府下發了《關于印發漯河市推進產業集聚區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支持開發區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在政府職能轉變、市場化運營、完善對外合作平臺、投資貿易便利化等重點領域加大改革力度。目前,已協調省發改委為開發區落實了投資項目行政審批網上辦理端口,將開發區的食品包裝和機械產業園、液壓科技產業園、檢驗檢測產業園3個專業園區納入全市六大專業園區建設予以重點支持。
(二)建議
一是全力支持開發區發展。將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培育市本級財源、引領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平臺,切實擺上頭等位置,抓緊集中攻堅。二是探索創新開發區管理體制機制。圍繞經濟建設中心,進一步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賦予開發區更多的市級經濟管理和行政審批權限。允許開發區大膽探索適合自身快速發展需要的工作機制、用人方式和收入分配制度等,充分調動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三是著力解決制約開發區發展的突出問題。繼續對開發區實行財稅優惠政策,全市重點項目獎勵資金、服務業引導資金、工業結構調整資金等要適當向開發區傾斜,進一步加大政府債券發行等融資工作的支持力度。
三、關于扶持我市擔保行業發展的建議
(一)建議辦理基本情況
該建議由市金融工作局辦理。市金融工作局收到建議后,高度重視,通過完善工作機制、創新工作方法、狠抓規范管理,確保所提建議落到實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發揮引導作用。漯河市現有融資性擔保機構14家,其中,市、縣(區)財政控股或參股的政策性擔保公司8家,商業性擔保公司6家。引導全市8家政策性擔保公司堅持公共定位,積極為企業提供增信服務,著力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引導擔保公司加快改革,實行市場化運作,走向良性發展道路。鼓勵擔保公司在保持國有資產保值的基礎上,開拓發展新業務,積極服務企業發展。截止2019年11月底,14家融資性擔保公司在保余額254117.27萬元;在保戶數725戶,其中小微企業697戶;代償余額49390.73萬元。
二是積極防范風險。構建新型政、融、擔合作機制,實現銀政企之間的風險共擔;積極與融資性擔保機構合作的銀行協調溝通,建立風險信息警示通報機制、融資性擔保機構賬戶信息函詢機制,實現風險化解與風險防范的統一,妥善處理好整體風險;通過細化監管措施,提升監管頻率,抓好各項制度的落實,全面了解掌握擔保機構發展現狀及風險點,確保擔保機構合規經營、健康發展;設立中小微企業擔保風險補償基金,并嘗試建立中小微企業信貸基金壞賬核銷和補充辦法,加大對暫時經營困難的中小微企業支持力度。
三是注重規范服務。在漯河金融網站公開了融資性擔保機構監管中涉及的行政審批、權責清單、辦事程序、審批結果等;在辦公場所張貼了行政許可類流程圖和辦事指南,出具了服務群眾承諾書,實行變更審批一次性告知制、限時辦結制;與擔保機構聯系較為緊密的銀行和市場監管部門建立信息溝通機制,定期了解通報企業情況,及時協調解決企業經營、變更登記中遇到的問題。
四是加強行業監管。在全省率先采用引進第三方配合審查的模式對全市融資性擔保機構上報的年審資料進行審核。我市連續四年上報的年審材料一次性通過率位居全省前列,工作成效多次得到上級肯定。
(二)存在問題
政策性擔保公司改革還不到位,現代化企業機制尚未完全建立起來,內部管理水平不高、資本金運用管理不規范;受經濟下行、銀行流動性偏緊等因素影響,融資擔保機構的代償金額和代償率大幅攀升,在嚴重影響公司經營發展的同時也給銀行業金融機構、社會穩定帶來了一定風險;由于合作銀行風控偏緊、約束過多,降低了擔保金放大倍數,擔保公司新業務開展受限等。
(三)建議
一是進一步規范經營管理,加大企業改革力度。指導政策性擔保公司建立健全現代企業機制,完善法人治理體系,實行市場化運作。充分發揮董事會、股東會、監事會作用,嚴格按照公司章程依規辦事。二是進一步完善補償機制,加大風險補償投入。盡快擴充中小微企業信貸補償金,出臺中小微信貸基金壞賬核銷和補充辦法,充分發揮政策優勢,整合金融資源,持續支持中小微企業良性發展。三是進一步擴大資本金規模,提升擔保能力。增加政府性擔保機構資本金,鼓勵擔保機構加大與銀行合作,提高擔保金放大倍數,提升擔保能力,開拓創新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