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2-28來源:
漯河市人民政府
關于代表所提建議、批評和意見辦理情況的
報 告
——2019年12月24日在漯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上
市人民政府秘書長 徐光華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受市政府委托,現將市七屆人大四次會議代表所提建議、批評和意見(以下簡稱“建議”)辦理情況報告如下,請予審議。
一、總體辦理情況
2019年,市政府系統共承辦人大代表建議348件,其中重點建議8件。一年來,在市人大常委會的監督指導下,市政府及各承辦單位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精心研究安排,認真組織實施,切實抓好落實。目前,348件建議已全部按時按要求辦理完畢,并書面答復人大代表。其中,206件已經解決或基本解決,占59.2%;已127件已列入規劃正在解決,占36.5%;因目前條件限制需以后解決或留作參考的15件,占4.3%。共收到市人大代表反饋意見表377份,其中表示滿意或基本滿意的375份;不滿意的2份,后經重新辦理,代表對重新辦理結果表示滿意??傮w看,2019年市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主要呈現五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強化領導,統籌推進。市政府始終把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狠抓落實。市政府全會、常務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市長劉尚進在市政府全會上明確提出,要高質高效辦好人大代表建議,對建議反映的問題認真思考、系統謀劃、有序推進,真正將代表們的真知灼見,落實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各項工作中。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高喜東主持召開市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會議,要求各承辦單位提高政治站位,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求真務實,高效有序推進建議辦理工作。各位副市長對代表建議逐件閱批,要求分管部門認真辦理、抓好落實,并親自督辦、定期過問重點建議辦理情況,協調解決具體問題。
二是強化責任,規范辦理。市政府系統在多年建議辦理中不斷探索創新,在登記、交辦、調研、溝通、會審、簽發、答復、督辦、反饋等各個環節建立了規范、健全、有效的程序機制和方式方法,辦理工作更加規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各承辦單位切實增強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把建議辦理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實行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牽頭抓,科室具體承辦,工作細化到人,層層落實辦理責任,并把建議辦理工作列入機關年度考評和督查落實的重要內容。
三是強化落實,推動工作。各承辦單位在建議辦理過程中,認真分析研究并積極采納代表建議,在解決問題上下功夫,在強化落實上見成效。除對建議作出針對性答復外,還積極結合實際工作進行深層次思考,堅持小問題、大邏輯,小切ロ、大視野,既解決好落實好建議反映的具體問題,又深入研究探討建議背后反映出的深層次問題,從根本上、整體上提出解決問題、改進工作的對策辦法,充分發揮代表建議對部門工作的推動和催化作用,實現辦理成果最大化、效益最優化。
四是強化溝通,協同配合。各承辦單位把溝通協調貫穿于建議辦理全過程,按照“辦前溝通、辦中對接、辦后反饋”的工作要求,普遍加強與代表的溝通聯絡,采取走訪、座談、現場辦理、邀請代表視察等形式,了解代表真實意圖,虛心聽取代表意見。主協辦單位之間、單位內設機構之間也注重強化協調配合,積極探索完善協同配合、內部督辦、考核評價等工作機制,調動各方面參與辦理工作的積極性,不被動等待、不各自為戰、不敷衍應付,辦理的針對性和代表的滿意度進一步提高。
五是強化督導,務求實效。把督查作為推進建議落實的重要抓手,以督查促辦理、促落實。制定《市政府系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工作臺賬》,每月梳理一次辦理情況,及時進行通報反饋,對辦理進度快、質量好的提出表揚,對無故延誤期限或辦理效果不佳的給予批評。凡代表對辦理結果不滿意的,即時責令承辦單位查找問題、限期整改,二次辦理仍不滿意的,予以通報批評并取消評先資格,在年底市政府目標考核中扣減相應分數。全年共組織召開市人大重點建議辦理工作四方協商推進會議2次,組織各類督查活動45次。
二、市七屆人大四次會議代表所提重點建議辦理情況
1、高明謙等5位代表提出的關于拓展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空間的建議。市委市政府成立了調整漯河經濟技術開發區屬地管理范圍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關于調整漯河經濟技術開發區屬地管理范圍的通知》(漯文〔2019〕97號),將召陵區鄧襄鎮所轄的3個行政村,整體移交后謝鎮托管,由經濟技術開發區實行屬地管理。目前,3個村的人財物移交、事權劃分已辦理完畢,財政收支基數已測算,與召陵區的財政清算已明確,3個村已全部納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擴區后,市政府還將在下放行政審批權限、優化結構職能、加大土地供應、財稅優惠等方面給予經濟技術開發區支持。目前,已協調省發改委為經開區落實了投資項目行政審批網上辦理端口;出臺了《漯河市推進產業集聚區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漯政辦〔2019〕65號),支持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建設主體進行資產重組、調整優化股權結構,引入社會資本開發運營專業園區等。
2、李益民等3位代表提出的關于扶持我市擔保行業發展的建議。一是加強管理,防范風險。在全省率先采用引進第三方配合審查的模式對全市融資性擔保機構年審資料進行審核,每年至少安排一次對融資性擔保機構的現場檢查。建立風險信息警示通報機制、融資性擔保機構賬戶信息函詢機制,實現風險化解與風險防范相統一。細化監管措施,提升監管頻率,全面了解掌握擔保機構發展現狀及風險點,確保擔保機構合規經營、健康發展。二是公開程序,規范服務。在漯河金融網公開融資性擔保機構監管中涉及的行政審批、權責清單、辦事程序、審批結果等。在辦公場所張貼行政許可類流程圖和辦事指南,出具服務群眾承諾書,實行變更審批一次性告知制、限時辦結制。三是創新方式,加強培育。鼓勵支持融資性擔保機構通過戰略重組、增資擴股等形式壯大規模,培育發展、做強做精特色性、專業性業務。已擬定政府平臺改革方案,將正信擔保公司劃入市發投集團,在明確其社會責任和政府職能的同時,強化其市場化經營的發展定位,推動正信擔保公司良性自我發展。積極推動市擔保基金與工商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建立銀政通、銀稅貸等信貸模式,實現銀政企之間風險共擔。制定《漯河市融資性擔保行業信用聯合獎懲機制實施細則》,建立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
3、李鵬等10位代表提出的關于加大農村安全飲用水建設維護力度的建議。一是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全覆蓋。今年,市政府繼續把農村飲水安全建設納入民生實事,市財政投入資金2000萬元,縣區匹配資金1598萬元,全面解決了我市剩余45個村6.75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全市累計建成農村集中供水工程242處,解決了211.65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農村集中供水率達到99.3%,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5.8%,我市已實現農村飲水安全全覆蓋。二是提升農村飲水管護水平。制定《進一步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和水質達標專項行動方案》,加強水質監測和水源保護,確保農村供水工程良性運行。爭取上級資金344萬元,對101處農村飲水工程進行維修改造,重點解決設施老化、跑冒滴漏和水質超標等問題,受益群眾43.42萬人。爭取上級資金773萬元,對臨潁縣、召陵區7個貧困村實施農村安全飲水鞏固提升。整合移民資金126萬元,為移民周邊村莊飲水工程進行提升改造。三是提高農村飲水供水質量。爭取上級資金2900萬元,徹底解決了臨潁縣20個農村集中供水工程氟超標問題,受益群眾14.23萬人(其中貧困人口1544人)。啟動水源置換工作,計劃3年內投入5億元,逐步實現市區和有條件的縣城、鄉鎮用南水北調水置換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地下水,從根本上解決水質超標問題,目前正在編制全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源置換規劃。
4、王晴等10位代表提出的關于我市二級及二級以上醫院實行就診卡“一卡通”的建議。印發了《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實施意見》《漯河醫療健康便民服務“一卡通”建設應用方案》,積極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大數據平臺建設,計劃年底前實現7家二級以上試點醫院“通卡就醫”,2020年實現全市17家二級以上醫院“通卡就醫”。目前,7家試點醫院的院內網絡改造已完成;市中心醫院電子健康卡流程和系統改造已完成并上線試行;市中醫院、市三院、臨潁縣人民醫院、舞陽縣人民醫院程序開發已完成,正在進行調試;市骨科醫院、市六院正在準備開始調試。
5、李廣濤等2位代表提出的關于進一步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的建議。一是政策扶持。市政府出臺了《2019年度全市工業擴量提質轉型升級行動計劃》《漯河市支持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造、技術改造、 綠色化改造若干政策 (試行) 》等一系列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每年財政預算列支不低于1億元支持企業“三大改造”。出臺了《關于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的實施意見》,累計為企業兌現獎勵資金3366萬元。每年安排1000萬元市級重大科技創新專項資金。繼續實行市政府服務企業、重點項目建設、城建交通工程3個周例會制度,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各類問題,今年已召開服務企業周例會29次。建立“科技創新會商制度”,已會商企業61家,提出科技創新建議186條。組織開展“企業領軍人才培訓”“企業高級經營管理人才素質提升工程研修班”等活動,今年已組織培訓7次,培訓中小企業管理人員100多人次。二是融資扶持。搭建小微企業信息共享平臺,成立漯河市金融信息中心。印發了《關于實施漯河市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百千萬”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漯政辦〔2019〕30號),篩選出610家企業,要求各金融機構認領企業進行融資服務。組織開展2次銀企專題對接活動。三是優化營商環境。印發了《2019年漯河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實施方案》,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信用監測排名居全省第一。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將審批時限壓縮至88個工作日并行系統固化。在全省率先開展“三十五證合一”改革,推行“證照分離”,我市營商環境評價全省排名第五。
6、路文華等3位代表提出的關于開展嚴厲打擊非法營運及規范出租車營運秩序的建議。制定了《漯河市嚴厲打擊非法營運及規范出租車運營秩序工作方案》,組建客運執法專項隊伍,安排執法人員20人、執法車輛4臺,成立高鐵西站固定執勤、火車站固定執勤、流動執勤3個執法中隊,對市區內非法營運車輛和出租車進行監督檢查。大力整頓客運市場秩序,組織全市8家出租車公司召開專題座談會,約談違規出租車駕駛員。止11月底,累計出動執法人員2360人次,執法車輛1150臺次,檢查巡游出租車9000余臺次,查處違規出租車260臺次,查處各類違法案件160余起,組織違法司機學習55人次,罰款2.98萬元。
三、市七屆人大三次會議未測評和未通過重點建議辦理情況
1、王海蛟等3位代表提出的關于成立漯河市中心醫院醫療集團的建議(未測評)。今年,我市被國家衛健委確定為全國118個城市醫聯體建設試點城市之一。市政府編制了《漯河城市網格化醫療集團建設規劃》,計劃用3—5年時間在我市城市區域形成“兩核心三基礎”的網格化醫療集團布局。“兩核心”,即建成市中心醫院緊密型醫療集團、市中醫院醫療集團;“三基礎”,即建成郾城區醫療集團、召陵區醫療集團、源匯區醫療集團。規劃正式出臺后,將以市中心醫院醫療集團、召陵區醫療集團為建設試點,分步實施建設規劃,漯河市中心醫院醫療集團建設預計于2020年元月開始啟動。
2、賀小常代表提出的關于加快我市停車場規劃和管理的建議(未通過)。針對我市停車場現狀及存在問題,組織人員對市區停車難狀況進行實地排查和統計匯總,并多次召開座談會征求意見,在多方論證的基礎上,形成了《漯河市解決市區停車難問題工作方案》,市政府常務會議已進行專題研究,待進一步完善后印發實施。今年將新增臨時停車泊位2600個以上,2020年上半年新增固定停車泊位1550個以上。同時,依據“試點先行,循序漸進”和“屬地管理,屬地收費”的原則,計劃于2020年1月底前,在市區12個路段開展停車收費試點。
四、其他建議辦理情況
在著力辦好重點建議的同時,市政府認真分析歸納代表所提的其它建議和意見,特別是代表和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各類民生問題,傾注大量精力認真抓好落實。如高明謙、張魯提等代表提出的關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學前教育等方面的建議。為持續辦好人民滿意的均衡優質教育,2019年,市政府將中小學校及幼兒園建設列入民生實事,承諾續建、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20所,新建改擴建幼兒園58所。目前,20所中小學校中已有5所招生投用,6所正在建設,其余年底前將全部開工;全市新增中小學學位11730個。58所新建改擴建幼兒園已全部開工,其中已竣工55所,在建3所,預計年底前全部竣工;全市新增幼兒園學位4495個。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真誠感謝市人大常委會和各位人大代表對政府工作的監督與支持!市政府在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方面做了應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個別承辦單位調查研究不夠扎實深入,答復意見缺乏科學分析論證、針對性不強,與代表的溝通不夠充分順暢、方式單一,沒有形成向代表反饋落實情況的長效機制等薄弱環節。真誠歡迎市人大常委會及各位人大代表繼續加大對政府工作的監督力度,多支持、多鞭策、多提寶貴意見。市政府將以高度負責的態度、更加務實的作風、扎實有效的措施,繼續高質量做好代表建議辦理工作,為深入落實新時代漯河經濟社會發展“四三二一”工作布局、全面推進“四城同建”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