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1-23來源:
漯河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關于進一步做好行政執法工作的建議
市人民政府:
2019年7月至11月,市人大常委會對國家稅務總局漯河市稅務局、漯河銀保監分局、市畜牧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城市綜合執法局)、市司法局行政執法工作進行了專項工作評議和專題詢問。11月19日,市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二十六次會議即專項工作評議和專題詢問會,聽取和審議了市人大常委會評議詢問調查組對5個部門行政執法工作評議調查情況的報告,以及5個部門行政執法工作情況的書面報告,部分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全國、省、市人大代表,分別對5個部門進行了詢問,并進行了滿意度測評。
市人大常委會認為,近年來,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圍繞法治漯河建設,主動擔當作為,銳意改革創新,進一步端正執法理念、規范執法行為,行政執法工作水平不斷提高,制度建設成效明顯,決策機制更加完善,法治環境不斷優化,依法行政工作取得新的進展。同時,行政執法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市政府及相關行政執法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法治思維,切實履行法定職責,充分彰顯法治力量,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著力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不斷提高行政執法工作制度化、法制化、規范化水平,為深入落實新時代漯河經濟社會發展“四三二一”工作布局、全面推進“四城同建”城市發展定位、奮力實現“兩個上臺階、四個走前列”戰略目標,提供堅強有力的法治保障。現提出如下建議:
一、切實加大普法宣傳力度。修訂完善普法宣傳考核辦法,進一步夯實普法責任。綜合運用多種載體,創新普法方式方法,拓寬普法宣傳覆蓋面。大力推動法治公園、法治廣場、法治街區、法治場館等法治文化陣地建設,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法治信息,感知法治文化。
二、建立落實行政執法相關制度機制。進一步貫徹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健全完善重大行政處罰決定備案審查、行政調解和行政指導、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行政執法內部監督制約等制度機制,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探索建立金融風險補償機制、盡職免責和容錯糾錯機制,針對行政執法工作中涉及全局性的問題,建立多部門協調聯動機制。
三、多舉措提升辦稅效率。針對減退稅填報資料多、手續復雜、耗時長、為企業帶來額外負擔等問題,稅務部門要加大政策宣講力度,“因企施教”精準服務,提高企業辦稅能力;優化辦稅流程,完善和推進電子退稅,進一步壓縮辦稅時間;嚴格落實簡政放權,持續推進減證便民,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四、規范稅收執法監管。針對稽查案卷不規范、執法行為監管不夠嚴格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稅務部門要提升稅務人員業務能力和執法素養。嚴格執行統一的稅務執法文書格式文本,規范稅務執法案卷管理。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提升稅務執法效能。強化內控機制建設,嚴格執法考核和監督,推進稅務執法透明、規范、合法、公正,依法維護稅務人員和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五、抓好金融監管政策落實。要持續把貫徹上級金融政策、服務民營經濟尤其是服務小微企業作為監管工作的重要內容,通過監管通報、現場檢查、高管約談等手段,進一步壓實銀行主體責任,充分挖掘發展潛力,有效促進銀行業提升服務民營經濟能力和水平。對金融服務落實不到位、考核不達標的金融機構,監管部門要嚴格督導檢查,對違規行為要嚴格處罰,確保實現 “兩增兩控”目標。
六、強化金融創新服務。督促銀行業機構加強民營企業信貸服務與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推廣線上模式的小額信用貸款,利用互聯網渠道和移動終端等載體,提升辦理效率和服務質量。改進信貸流程和信用評價模型,科學設定授信審批條件,在做好風險管控的基礎上,進一步壓縮民營企業信貸審批時間。鼓勵銀行機構開展供應鏈融資、保理融資、票據貼現等融資服務,以及動產、倉單、股權、商標權、專利權等抵質押擔保業務,切實提高抵押率。加強續貸產品的開發和推廣,簡化續貸辦理流程,支持正常經營的民營、小微企業融資周轉“無縫銜接”。
七、進一步加強畜牧執法監管體系建設。健全完善監管機制,加強政府相關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協同配合,形成監管合力;加大違法案件查辦力度,推動畜牧執法全覆蓋,不斷提高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確保我市畜產品質量穩定、安全、放心。
八、進一步優化畜牧業供給側結構。結合國家鼓勵生豬恢復產能的指導性意見,統籌考慮家禽、牛羊產業發展,依法劃定禁養區,優化產業布局,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畜牧業產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進程,持續開展示范創建,著力推動綠色發展;加快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項目推進,指導散養戶“三進三退”,有效破解小散養戶糞污治理難題,確保我市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九、推進《漯河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落地落實。針對市民知曉率低、遵守意識差,部門執行不到位問題,要采取多種形式,加大宣傳普及力度,努力做到人人守《條例》,戶戶知《條例》,營造良好的法制氛圍;要督促引導機關、企事業單位、沿街商戶遵守《條例》,依法生產經營,自覺呵護城市,維護良好秩序;要對城管執法人員加強《條例》專項培訓,做到知法懂法、會用法,有法可依,嚴格執法。
十、全面提高城市綜合管護水平。針對部分攤販流動售賣占道經營,個別路段維護管理不到位,垃圾清運不及時,渣土車沿街拋灑等問題,市城市管理局要高標準做好市區清掃保潔、環境衛生、市容市貌、道路修補、園林修剪、美化亮化等日常管護工作,努力創造宜業宜居良好環境;要堅持城市管理“721”(七分服務、兩分管理、一分執法)工作法和路網精細化管理制度,推行人性化管理、親情化服務。
十一、著力強化行政執法監督。重點圍繞人民群眾反映較多的行政執法尺度不一問題,司法部門要切實發揮監督指導作用,全面規范自由裁量權。對照法律法規規定,配套出臺實施細則,科學界定裁量幅度,壓縮減少裁量空間,量化公開裁量標準,自覺接受社會監督,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對行政執法工作的滿意度。
十二、切實提高人民調解水平。針對部分調解員法律知識欠缺、政策水平不強、調解技能不高、調解效果不盡人意的問題,司法部門應進一步加強教育培訓、規范調解行為、健全調解組織,切實發揮人民調解“第一道防線”作用。
以上建議,請市政府和相關部門、駐漯單位認真研究辦理,采取得力措施,抓好整改落實。明年適當時候,市人大常委會將聽取辦理情況報告,并進行滿意度測評。
漯河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19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