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1-23來源:
關于行政執法工作情況的報告
——2019年11月19日在漯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上
漯河銀保監分局局長 趙其有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按照市人大常委會評議詢問工作安排,我把漯河銀保監分局行政執法工作情況報告如下,請予審議。
一、接受評議詢問情況
我局將此次評議詢問作為提升監管效能的寶貴契機,認真組織,扎實推進。一是加強領導,周密部署。市里動員會召開后,我局第一時間組織召開動員會,統一思想認識,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制定了實施方案,對標評議詢問重點,建立臺賬、分解任務、掛圖作戰。二是問題導向,主動查擺。通過自己查、調研找、廣泛聽、上級點、相互幫、集體議,開展調研走訪13次,召開座談會5場次,發放調查問卷500余份,結合人大第一評議組點評意見,列出4類21項問題清單。三是狠抓整改,務求實效。我們堅持查改貫通,制定整改方案,逐條逐項整改,做到問題不解決不松勁、解決不徹底不放手、群眾不認可不罷休。目前,16項問題已整改到位,其余5項需持續整改。同時,加強長效機制建設,修訂完善46項規章制度,深化鞏固拓展整改成效。
二、行政執法工作成效
(一)依法監管水平有新提升。牢固樹立依法監管意識,踐行依法監管理念,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全面遵循執法程序,堅決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一是明確監管執法權限。制定《行政許可事項分類審批管理辦法》,實行分類審批、分類管理,依法簡化行政許可程序,提高監管服務效率。二是壓實監管執法責任。建立“四應四盡”責任體系,劃分不同層級監管職責,促使各責任主體在監管執法中履職盡責。三是完善監管執法程序。制定5個監管執法委員會工作規則,明確議事規則、細化執法流程,推動監管執法規范化開展。四是改進監管執法作風。扎實開展深入糾“四風”、持續轉作風活動,深化“監管就是服務”理念,主動公開行政審批清單和流程圖,讓服務對象“最多只跑一次”。今年以來,我局依法高效辦結行政許可94項,完成現場檢查項目11個,行政處罰2件,罰款83萬元,無一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有效整治了金融市場亂象,切實保障了金融政策落實,有力促進了我市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二)服務實體經濟有新成效。堅持“回歸本源、優化結構、強化監管、市場導向”四項原則,積極引導全市銀行業保險業回歸本源,主動融入漯河經濟社會發展“四三二一”工作布局,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目前,我市銀行業各項貸款余額 905.39億元,比年初增加109.66億元,增長13.78 %,提前完成市政府下達的13%增長目標,存量存貸比達72.50%,新增存貸比達93.62%,信貸資產占比達59.23%,比年初提高2.38 個百分點,減少資金空轉和體外循環,回歸實體經濟本源。其中,中長期貸款496.77億元,比年初增加99.95億元,增長25.19%,為我市重點工程和重要項目做好融資保障。剔除房地產開發貸款(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39.34億元),投向實體經濟或居民消費領域的貸款占比95.61%,其中個人消費貸款余額283.32億元(含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余額251.38億元),進一步提振了消費,拉動了內需。我市保險業保費收入50.07億元,賠付金額總計11.36億元,其中財產險賠付支出4.62億元,增長13.56%。
(三)普惠金融發展有新突破。緊盯民營小微、“三農”、扶貧等薄弱環節,將普惠金融發展作為提升政治站位、履行社會職責重中之重的工作。一是抓民營小微貸款目標考核。根據銀行機構不同類型,對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1]實行差異化分類考核,要求法人機構完成“兩增兩控”[2]目標,分支機構完成上級行信貸計劃。目前,我市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17.32億元,占各項貸款的13.10%,比年初增加9.33億元,增長8.64%;小微企業貸款戶數2.4萬戶,較年初增加0.25萬戶,小微企業不良貸款3.08億元,較年初增加0.41億元,不良率2.62%,高于各項貸款不良率1.07個百分點。初步統計,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一年期)約為7.39%,下降約1.06個百分點。二是抓涉農貸款持續增長。補齊農村金融服務短板,助力鄉村振興戰略,農村基礎金融服務已覆蓋1249個行政村,涉農貸款余額404.13 億元,比年初增加25.97億元,增長6.87%。農業保險保費收入9239.22萬元,賠付1845.86萬元,累計承擔風險責任18億元,為農業發展提供堅實保障。三是抓金融精準扶貧支持成效。開展漯河銀行保險扶貧和“三農”工作調研指導活動,加大監管督促力度,我市扶貧小額信貸余額10078萬元,比年初增加2725萬元,增長37.06 %,帶動貧困人口9952人。
(四)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有新進展。堅持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按照“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思路,推動風險防范化解攻堅戰實現階段性目標,確保我市金融安全穩健運行。一是大力推進農信社風險化解和改革工作。漯河轄內五家農聯社,全部為高風險機構,是我市最大的金融風險隱患,是全省唯一的農商行空白地市。為此,我局將農信社風險處置化解和改革作為是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調研摸清風險底數,強化監管指導,加強溝通協調,重新確定改革方案,農信社經營亂象得到遏制,風險水平總體下降,經營發展穩中向好。目前,臨潁聯社各項核心指標已經基本達到組建農商行標準,預計監管評級為4級,正在開展清產核資和資產評估,計劃于11月29日組織申報籌建材料,年底獲批籌建。另外4家聯社經初步評估,全部能擺脫6級達到5級或者更高。二是平穩化解郾城包商村鎮銀行流動性風險。受包商銀行被接管事件影響,包商村鎮銀行存款受到沖擊。我局第一時間向市委市政府報告,第一時間成立風險處置工作小組,啟動應急預案,第一時間奔赴現場指導,第一時間加強負面輿情管控,嚴防持續擴大蔓延,流動性風險成功化解。目前,我市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為23.55億元,不良貸款率 2.63%,實現“雙降”,轄內法人機構流動性狀況良好,區域性金融總體保持穩定。
三、問題整改落實情況
漯河銀保監分局堅持問題導向,以嚴的作風、實的舉措,狠抓整改落實。
(一)針對行政許可方面存在的問題。一是減證便民。我們按照銀保監會要求,對現行有效的法律法規、規章設定的行政許可證明事項進行了清理,對能夠通過內部核查、其他渠道查詢、合并審查等方式獲得的47項證明材料予以取消。二是限時辦結。制定《漯河銀保監分局行政許可操作規程(試行)》,申請“一次性告知”,受理5日內完成, 批復10日內送達,許可信息當周公開。
(二)針對執法監督方面存在的問題。一是嚴格“雙人”執法。開展現場檢查時,檢查人員不得少于二人,并出示合法證件和檢查通知書,如果不符合要求,被監管機構有權拒絕檢查。二是實施履職回避。制定《工作人員履職回避實施細則(試行)》,對監管工作中形成回避關系的工作人員,實行任職回避和公務回避,保證公正執法,防范廉潔風險和監管道德風險。三是強化紀委監督。紀委“三轉”到位,專司監督執紀問責職能,對行政許可、行政處罰和現場檢查委員會會議、高管任職資格考試等重大監管活動,紀檢監察部門都派人列席,但不享有表決權,完全獨立地進行監督。
(三)針對民營小微企業服務方面存在的問題。一是完善監管組織。機構改革后,我局成立普惠金融科,專門負責協調推進民營小微企業、“三農”、金融精準扶貧和特殊群體的金融服務工作,為普惠金融發展提供組織保障。二是推動政策落實。出臺3個加強金融服務民營小微企業的文件,明確考核目標,采取非現場監測、監管通報、監管提示、高管約談、現場檢查等監管措施,督促法人機構完成“兩增兩控” 目標、分支機構完成上級行信貸計劃;提高不良貸款監管容忍度,將小微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放寬到不高于各項貸款不良率3個百分點。三是發揮協調作用,探索破解信息不對稱難題,開展小微企業融資專題調研,召開2次金融服務民營小微企業座談會,組織考察焦作市“智慧金融服務平臺”,就有關建議向市政府專題匯報。四是搭建銀企平臺,舉行3次銀企對接會,簽約53.51億元,開展“百行進萬企”融資對接活動,第一階段工作已完成,銀行對名單內5721家企業走訪和跟蹤調查率100%。五是完善服務機制,督促銀行設立專營部門,在內部考核中提高民營小微企業融資業務考核權重,加大正向激勵;督促銀行落實授信盡職免責制度和容錯糾錯機制,細化盡職免責認定標準和免責條件,設立內部問責申訴通道,激發基層機構和人員服務民營小微的內生動力。六是鼓勵金融創新,引導銀行加強企業融資產品和服務創新,有的銀行推出“民生貸”“稅貸通”“發票貸”“專利貸”“稅易貸”等新產品;有的銀行采取無還本續貸模式,主動對接續貸需求,累計發放8.73億元,為企業節省資金500多萬元;有的銀行運用金融科技手段,提高貸款需求響應速度和授信審批效率。七是推動減費讓利,開展融資收費專項檢查,督促銀行執行“七不準”“四公開”“兩禁兩限”要求,累計取消收費 44項、整合精簡收費27項、降低收費標準19項。八是加大幫扶力度,組建了52家債權人委員會,統一協調行動,對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主動排憂解難,嚴禁盲目停貸、壓貸、斷貸 。
(四)針對服務群眾、服務基層方面存在的問題。根據我們調查掌握的情況,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機構在服務群眾、便利客戶方面存在兩項突出問題:部分銀行等金融部門的業務大廳存在一線人員少、開設窗口少、隨意關閉窗口、VIP大客戶插隊等業務辦理慢的現象,造成群眾在辦理業務時排隊長、怨氣大;部分銀行、保險機構在辦理業務中,要求群眾提供“奇葩證明”等加重群眾負擔,給群眾添堵添亂,在社會產生不良影響。針對突出問題,漯河銀保監分局堅持為民監管理念,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嚴肅督促銀行保險機構改進服務作風、提升服務質效、提升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一是切實提高網點服務水平。把好市場準入關,科學合理布局網點,今年在居民密集地區增設銀行網點6個,便利了群眾辦事生活。督促銀行保險機構對標星級網點標準,參照文明城市創建要求,完善便民設施,合理功能分區,優化服務環境。深度融合電子化金融服務,設置彈性窗口,提高辦事效率,解決“排隊長”“排隊難”問題。做好關鍵節點金融服務,節假日期間,合理開放營業窗口,休業網點提前做好公告;加強自助設備維護管理,提高自助設備運行的穩定性;做好特殊群體金融服務,充分考慮特殊群體金融需求的多樣性、特殊性和差異性,創新金融服務方式和手段,提供個性化服務。二是全面清理證明事項。印發《關于全面開展銀行保險證明事項清理有關工作的通知》,督促銀行保險機構減證便民、優化服務,對自主設定的證明事項全部清理取消,依法依規確需保留的,盡可能予以簡化。加強監管查處力度,堅決杜絕“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復證明。三是有力維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實行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值班制度,按季監管通報投訴情況,進一步健全投訴糾紛協解機制,有效發揮“銀行業保險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區”作用。今年受理立項消費者信訪投訴22件,均得到妥善處理。
四、下步工作打算
漯河銀保監分局將利用好此次評議和詢問工作的寶貴機會,持續加強監管能力建設,抓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切實提升銀行保險監管工作質效。一是持續抓好問題整改。緊盯問題不放松,不改徹底不松手,適時開展“回頭看”,防止問題“回潮”,舉一反三,進一步扎緊制度“籠子”,健全依法監管長效機制。二是持續抓好重點工作。著力優化信貸機構,積極推進“百行進萬企”融資對接活動第二階段工作,確保信貸資金真正用于實體經濟。建議政府健全風險分擔機制,搭建地方金融服務平臺,優化金融生態環境,打擊逃廢金融債務行為,切實保護金融債權。三是持續抓好監管能力建設。常態化開展普法教育活動,著力打造一支忠、專、實的監管鐵軍,提高依法監管、科學監管、為民監管水平,使監管人員成為黨和人民放心的看門人和守夜人,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強勁金融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