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1-22來源:
關于對市畜牧局行政執法工作
評議調查情況的報告
——2019年11月19日在漯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上
市人大常委會第二評議詢問調查組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我受市人大常委會第二評議詢問調查組委托,現將市畜牧局行政執法工作評議調查情況報告如下,請予審議。
一、評議詢問工作開展情況
自7月份以來,第二評議詢問調查組在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平的帶領下,按照評議詢問實施方案要求,采取聽取匯報、督導檢查、召開座談會等形式,科學安排部署,精心組織實施,保證了評議詢問工作扎實有序開展。市畜牧局對評議詢問工作高度重視,全員參與,上下聯動,深入自查自糾,及時制定整改方案,切實抓好問題整改落實,有力推動了部門作風轉變、行政效能提升。目前,5個方面13項問題,10項已整改到位,3項正在協調解決,抓緊整改。
近年來,市畜牧局緊緊圍繞新時代漯河經濟社會發展“四三二一”工作布局和“四城同建”,堅持“依法治牧”,著力推進畜產品質量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保障了全市畜牧業健康發展,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堅持依法治牧。一是注重普法宣傳。將畜牧業相關法律法規納入“七五”普法內容,制定了《漯河畜牧系統法治宣傳教育第七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利用主流媒介廣泛宣傳。二是注重教育培訓。將法律法規學習培訓納入部門年度工作安排,聘請專家擔任法律顧問,舉辦依法行政專題培訓班。三是落實責任制度。實行分包責任制,細化崗位職責,強化崗責體系建設,落實所長聯席會、紅黑榜管理、案卷評查和巡查等制度,做到依法行政,嚴格執法。
(二)動物疫病防控成效明顯。一是創新防疫檢疫機制。全面推行檢疫申報制度,健全完善涉牧企業信息與檢疫電子出證系統;推行檢疫監督責任制,規范檢疫申報點建設,規范檢疫行為。二是健全完善防控管控機制。建立畜牧、公安、食安等部門聯防聯控機制,開展聯合執法,營造全社會共治的良好氛圍,人畜共患病和畜禽常見病等得到有效防控。三是有效應對非洲豬瘟疫情。落實《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及時啟動重大動物疫情I級應急響應,設立臨時檢疫消毒站,開展專項整頓,強化疫情巡查報告、應急值守和應急處置,有效阻擊了疫情在我市的發生,始終保持了我市非洲豬瘟零疫情。四是服務企業發展。成立專職執法服務企業團隊,推行從申報受理、現場檢疫到電子出證的一站式服務。
(三)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提升。一是開展監督巡查抽檢。貫徹執行《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屠宰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強化屬地、監管和主體責任,采取“雙隨機一公開”與抽檢、舉報相結合的形式進行監督檢查。二是開展專項整治行動。落實執法監督檢查制度,開展瘦肉精、生鮮乳、獸藥、飼料等五個專項整治行動和畜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化解工作,規范畜牧業生產經營秩序。三是優化畜牧業供給側結構。落實《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生豬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開展養殖企業標準化創建活動,推進無公害畜產品認定和糞污資源化利用。
二、存在問題
(一)執法監管有漏洞。規范化執法水平不高,行政執法公示、全過程記錄和重大行政執法決策法制審核等相關制度落實不到位,執法手段單一,執法案卷、資料記錄不夠規范;涉牧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滯后,信用懲戒機制、黑名單等分類監管機制還不健全,落實不到位;非法添加、逃避檢疫、違法經營等問題時有發生,源頭監管較為薄弱。
(二)疫情防控形勢嚴峻。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疫情預測預警機制還不健全不完善,洗消中心建設進度緩慢,已建洗消中心功能設施不全,運行不規范;部分縣區病死畜禽收貯點建設滯后,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還不能實現全覆蓋。
(三)畜牧業養殖規模化、標準化程度不高。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小散養殖場戶糞污治理不徹底等問題依然存在,對牛羊雞等畜禽產業發展和監管重視程度不夠,監管力度不大。
(四)畜牧法律法規宣傳有死角。宣傳內容缺乏針對性,一些小散遠養殖場戶不知法、不懂法、違法經營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
三、意見建議
(一)加強執法監管體系建設。加快構建符合現代畜牧業發展要求的執法監管體系,健全完善監管機制,加強政府相關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協同配合,建立信息、資源共享制度,形成監管合力;加大違法案件查辦力度,不斷提高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確保我市畜產品質量穩定、安全、放心。
(二)做好非洲豬瘟等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完善動物防疫體系,抓好疫情監測排查、疫情預測預警,規范疫情報告處置,強化產地檢疫和調運監管,推進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全覆蓋;加大投入力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執法隊伍素質能力,全面落實各項防控措施,提升動物防疫工作水平。
(三)優化畜牧業供給側結構。切實加強畜牧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擴大覆蓋面,提升畜牧養殖場戶學法、知法、守法水平; 結合國家鼓勵生豬恢復產能的指導性意見,統籌考慮家禽、牛羊產業發展,依法劃定禁養區,優化產業布局,優化供給側結構;加快推進畜牧業產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進程,持續開展示范創建,著力推動綠色發展;加快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項目推進,指導散養戶“三進三退”,有效破解小散養戶糞污治理難題,確保我市畜牧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