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1-02來源:
關于全市畜牧業發展情況的報告
----2019年10月30日在漯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上
市畜牧局局長 段宏亮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我市畜牧業發展情況,請予審議。
近年來,在市人大常委會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把發展畜牧業作為全市“四三二一”工作布局的重要內容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按照“優供給、強安全、促升級、保生態”總要求,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漯河美麗牧場創建經驗在全省介紹,做法和標準引領全省并推廣;今年爭取項目資金創歷史新高,其中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資金1.64億元,生豬調出大縣項目資金2036萬元,動物疫病防控項目資金3387.7萬元。非洲豬瘟防控持續攻堅保持“零疫情”,我們的“五控一隔離”做法受到武國定副省長充分肯定。我市先后被確定為全省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市、全省畜牧業信息化建設試點市,先后被評為生態畜牧業發展優秀單位、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先進單位,連續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縣級領導班子工作實績考核三等獎。今年3月份和5月份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副省長武國定先后來漯調研高效種養業、生態畜牧及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并在我市成功召開“全省高效種養業和綠色食品業轉型升級推進會”。10月10日,市委書記蒿慧杰、市委組織部長呂娜調研畜牧產業扶貧工作,都給予了充分肯定。
一、畜牧業基本情況
市畜牧局主要負責全市畜牧業發展、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動物防疫、畜禽屠宰行業監管、飼料質量監督管理、指導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等工作。局機關現有行政編制22名,內設8個科室。下屬7個二級單位,事業單位編制242名。2018年底全市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30.95萬噸、14.98萬噸、1.14萬噸。人均畜牧業產值和肉蛋奶指標綜合評定居全省第3位。生豬出欄357.03萬頭,家禽出欄6200萬只,羊出欄25.06萬只,牛出欄1.79萬頭。畜牧業產值80.14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1%。臨潁、舞陽、郾城、召陵4個縣區被確定為生豬調出大縣。生豬規模養殖比重90%以上,居全省前列。全市年出欄500頭以上規模豬場1228個,其中年出欄5000頭以上豬場119個;年出欄5萬只以上規模肉雞場41個,其中年出欄300萬只以上的17個。
二、主要開展的重點工作
(一)多措并舉做好生豬穩產保供,恢復生產勢頭明顯加快。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和豬周期等多重因素影響,我市生豬生產也面臨豬肉價格持續上漲、生豬產能持續下滑的嚴峻形勢。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今年8月份以來,市政府三次常務會議都聽取了市畜牧局穩定生豬生產工作專題匯報,并形成市政府常務會議紀要安排部署,同時進一步明確了發改、財政、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交通運輸、金融、畜牧等10多個部門的職責任務,全力做好生豬穩產保供工作。一是認真落實財政貸款貼息政策。對符合要求的種豬場及年出欄5000頭以上的規模養豬場貸款情況進行了全面調查、匯總、審核,目前已審核上報生豬養殖企業36家,貸款資金總額4970萬元,幫助養殖場戶申請貼息資金209萬元。二是積極爭取扶持項目。我們努力克服政策新、指標少、時間緊、程序嚴等制約因素,嚴格認真、優中選優申報了兩個2019年新投資生豬規模化養殖場建設補助項目。目前,我市兩個項目已全部通過省廳審核,有望爭取資金380萬元。10月28日我市又積極推薦上報雙匯萬東牧業和匯興牧業兩個2020年生豬養殖場改擴建項目,申請補助資金468萬元,目前已上報省廳。三是扎實開展禁養區規范劃定工作。對各縣區超過法律規定范圍劃定禁養區的情況進行全面排查,及時研究解決規范調整禁養區劃定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防止出現違反法律規定限制養豬業發展或壓減生豬產能的現象。四是切實加強生豬生產動態監測。及時制定了新的生豬生產監測方案,下發了《關于開展規模生豬養殖場月度跟蹤監測的通知》,監測范圍由原來的150個生豬養殖場擴大為全市所有1228個規模豬場,密切關注生豬生產情況。五是大力開展政策宣傳和技術服務。通過市畜牧局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手機報等宣傳媒介,及時發布相關信息,引導養殖場戶合理增養補欄。編印《生豬產業政策及養殖防疫技術宣傳手冊》2000余冊免費向養殖場戶發放。通過舉辦技術講座、專家巡回指導、科技下鄉等多種形式宣傳解讀扶持政策,講解生豬養殖防疫技術,有力調動了養殖積極性。通過采取一系列積極有效措施,我市生豬養殖場戶生產信心明顯提振。據調查,目前我市計劃新建或改擴建年出欄生豬50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項目36個,牧原集團在臨潁縣投建的年出欄10萬頭生豬養殖項目已完成240畝的選址,正在辦理用地和環評審批手續;新希望集團已與郾城區政府簽訂了年出欄20萬頭生豬養殖項目協議,并初步完成項目選址;還有臨潁聚匯強牧業有限公司年出欄3萬頭、臨潁匯鑫發養殖有限公司年出欄2萬頭、郾城天聚福農牧發展有限公司年出欄2萬頭生豬養殖項目已開工建設,發展勢頭明顯加快。
(二)周密安排部署動物疫病防控,確保非洲豬瘟“零疫情”。自去年8月份非洲豬瘟疫情發生以來,嚴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采?、窦墤表憫南嚓P措施,整合中央、省、市、縣超3000萬元動物防疫資金,嚴防死守、精準防控。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市長任指揮長的防控指揮部,制定出臺了應急預案,迅速啟動“雙報告”制度、24小時值班制度、聯席會商制度。全市召開專題會議10次,聯席會議17次,報送專報40余期。二是全面排查隱患。建立了市、縣、鄉、村和防疫員“四級五層”網格化全覆蓋監管工作機制。目前全市已累計排查生豬養殖場戶等涉牧企業632.4萬場次,排查生豬9746.7萬頭次;清查飼喂餐廚剩余物(泔水)生豬養殖戶144戶,存欄生豬9872頭。三是嚴格調運監管。在全市主要交通要道設立了11個臨時消毒站點,嚴格畜牧、交通、公安三部門24小時三班倒值班制度。在養殖集中區域或關鍵地點建設洗消中心,認真做好涉牧運輸車輛的清洗消毒工作,目前全市共建成洗消中心54個。深入落實生豬運輸車輛和經紀人“雙備案”制度,目前,全市備案生豬經紀人共168人、備案生豬運輸車輛766輛。四是加強疫情監測。對我市雙匯、北徐雨潤、龍祥等外調出省生豬產品進行批批檢測,對全市15個生豬產地檢疫點全覆蓋檢測。目前,共接收樣品400余批次,檢測樣品7000余份,共涉及生豬40余萬頭。五是提升應急能力。調整充實畜牧、交通、食藥監、公安消防、工商等部門組成的200人應急預備隊,儲備應急消毒藥品6噸、生石灰130噸,撲殺器具4臺,消毒設備35臺套,人員防護裝備1000余套。舉辦了全市首次ASF防控工作模擬實戰應急演練。我市重大動物疫情防控工作在去年9月份省政府督導組暗訪中受到了武國定副省長的高度評價,漯河市在全省第八次非洲豬瘟防控電視電話會議上做了典型發言。
(三)加快推進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綠色畜牧轉型升級步伐強勁。一是健全完善工作機制。市政府制定下發了《關于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實施意見》(漯政辦〔2018〕35號),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納入政府績效評價考核體系。建立了分管副市長任召集人,18個市直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和各縣區分管副縣區長任成員的漯河市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聯席會議制度,合力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二是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截至今年6月,我市5個縣區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全部獲批,共爭取到中央和省級財政資金1.64億元。其中舞陽縣4500萬元,臨潁縣4000萬元,郾城區3500萬元,召陵區3500萬元,源匯區900萬元。目前項目資金已陸續分批下達,各縣區正在嚴格按項目要求扎實推進。市財政今年還專門拿出162.7萬元,對5個縣區進行配套扶持,目前全市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和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分別達到88.36%和77.5%,年底前將分別達到92%和80%以上。三是率先開展美麗牧場示范創建。為破解畜牧業發展面臨的土地、環保等因素制約,我市積極探索創新,在全省率先制定了漯河市生豬、肉牛、肉羊等三個《美麗牧場標準》,市財政拿出2128萬元獎補了萬豪牧業、豫優牧業、綠源公司等23個園林式、景觀型、生態化的美麗牧場。我市創建美麗牧場的經驗做法得到武國定副省長的充分肯定,今年8月份,省農業農村廳印發了《河南省美麗牧場創建方案》,在全省開展美麗牧場示范創建。廣西、青海、遼寧等10多個省市相繼來漯學習調研?!逗幽先請蟆芬浴朵鸷印ゐB殖場建在“花園”里》為題進行了頭條刊登報道。
(四)切實加強畜牧綜合執法體系,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不斷提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食品安全“四個最嚴”(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指示要求,強化領導、落實責任、完善體系、嚴格執法,確保了我市連續多年沒有發生畜產品質量安全事故。一是營造學法普法濃厚氛圍。市畜牧局把每年3月份作為固定的法律法規學習宣傳月,認真組織學習《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規。今年以來,共發放各類宣傳資料近萬份,開展指導培訓16場次,培訓人員1700余人次,與涉牧企業簽訂質量安全承諾書1500余份,發放告知書3000余份。接受市人大專項工作評議和專題詢問以來,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堅持嚴查真改,完成整改事項13項,并進一步明晰了畜牧部門權利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為依法行政和行政執法工作奠定了基礎。二是切實加強體系建設。投入170多萬元對市動物疫控中心實驗室進行改造升級,投入近300萬元完善了市質檢中心基礎設施設備,新增質量檢測項目36項。兩個實驗室在全省積分競賽中均居領先。同時,為市動物衛生監督所購置了行政執法記錄儀、快速檢測設備和試劑,新提供了辦公場所。三是依法開展專項整治。按照“放管服”和“雙隨機一公開”工作要求,扎實推進市級一季度一次、縣級一月一次執法監督檢查,深入開展瘦肉精、生鮮乳、獸藥、飼料和屠宰“五項”專項整治。今年以來,全市檢測生鮮肉、雞蛋、生鮮乳和尿液692批次,檢測飼料、獸藥、瘦肉精等812批次。雞蛋、生鮮乳在國家、省、市例行監測中合格率均為100%,瘦肉精檢測全部為陰性,生鮮肉、獸藥、飼料合格率分別達到99.3%、93.9%、87%。四是嚴厲打擊違法行為。每年開展“春雷行動”、“尖刀行動”等專項行動,實施檢打聯動新機制。近兩年來全市結案畜牧獸醫行政執法案件共129起,共計涉案價值25.54萬元,罰款11.16萬元。有力震懾了私屠亂宰和加工制售病死畜禽等違法行為。市畜牧局先后有5個案件榮獲全省優秀案卷,2位同志榮獲省級五一勞動獎章,6位同志榮獲市級五一勞動獎章。五是堅持典型示范帶動。積極推進畜牧業標準化建設,先后制定市級地方標準43項,其中3項標準上升為省級地方標準。出臺了《畜產品質量認證獎補細則》,對79家獲證企業獎補425萬元,無公害畜產品認證企業總數一直居全省領先。在2019年上半年省政府組織的全省食品安全大檢查中,我市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實現“零扣分”,全市整體得分排名實現大跨越。市委書記蒿慧杰專門作出肯定性批示。
(五)充分發揮畜牧部門優勢,畜牧產業扶貧凸顯新成效。按照全市脫貧攻堅統一部署,通過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扶貧政策宣傳,認真落實扶貧措施,推進我市畜牧產業扶貧工作實現了工作質量、扶貧效果、群眾滿意度的新提升。一是制定幫扶措施。發揮畜牧部門職能優勢,制定了免費專家服務、免費提供消毒藥品、免費技術培訓等八項免費服務措施,并統一印制了9610份《漯河市畜牧產業扶貧服務明白卡》,在全市所有鄉鎮扶貧辦、村委會、貧困戶家中顯著位置懸掛張貼,做到政策宣傳全覆蓋。二是實施龍頭帶動。依托龍頭企業,實施項目帶動,積極探索多種帶貧模式。目前,我市雙匯萬中禽業、臨潁悅美禾肉羊養殖公司、舞陽綠源肉羊養殖公司、郾城陽光禽業等一批畜牧龍頭企業,通過金融扶貧、入股分紅、代養寄養、技術幫扶等模式,帶動貧困戶1714戶,每戶每年受益1100元-3600元左右。三是加強技術服務。為確保服務效果,在組織集中培訓的基礎上,對全市362戶從事養殖貧困戶由技術人員實行“一對一”分包,定期上門、隨時服務。兩年來累計舉辦畜牧產業扶貧培訓63期,累計培訓4257人次;開展上門技術服務6000多次,免費免疫畜禽2.36萬頭(只),發放消毒藥品3300余瓶;累計編發畜牧產業扶貧手機報25期,印發畜牧產業扶貧專報37期,在省畜牧局網站刊發扶貧信息120余條。我局的經驗做法被《漯河信息》2018年第99期、《河南省畜牧產業精準扶貧專報》2018年第16期、第27期刊發;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長呂娜對我局做出肯定性批示;市畜牧局在近兩年扶貧考核中位次均居前列,2018年全省脫貧攻堅考核中我市被省畜牧局確定為優秀等次。
三、面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全面恢復生豬產能任務依然艱巨。盡管當前生豬生產勢頭有所提升,但由于前期能繁母豬存量下降過快,且至今沒有疫苗,目前養殖場戶對非洲豬瘟疫病的顧慮沒有根本消除,加之市場種源仍然偏緊,仔豬價格居高不下,部分養殖場戶仍持有觀望和謹慎補欄思想,全面集中補欄態勢尚未形成,全面恢復生豬生產任務繁重。
(二)動物疫病防控體系需進一步完善。當前,全國非洲豬瘟防控形勢不容樂觀,現有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和基層工作力量,已不能滿足新形勢下的任務與要求。受土地等相關政策的制約,洗消中心建設用地解決難,已建洗消中心功能配備設施不全,運行不規范。個別縣區收貯點建設滯后,設置不全面,設施不完善,影響全市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全覆蓋進程。
(三)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還有差距。通過近年來的共同努力,我市的規模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水平大幅提升,全市規模養殖場糞污設施配套率達到88.36%。但目前小散養殖戶大多是傳統粗放型飼養,加上數量多、分布散,治理難度大。而且根據現行的畜牧業相關法律法規,沒有對規模以下養殖戶有明確要求和罰則,增加了工作難度。
四、下步重點工作
(一)堅守非洲豬瘟等動物疫病防控這條底線。非洲豬瘟防控仍然是今后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須按照既要打殲滅戰、又要打持久戰的思想,毫不松懈地做好非洲豬瘟防控工作。扎實做好控“豬”、控“肉”、控“泔”、控“宰”、控“檢”和構筑“兩場”周邊生物安全隔離帶的“五控一隔離”措施的落實。規范疫情報告和處置,抓好疫情監測排查,強化產地檢疫和調運監管,強化養殖場戶防疫監管,加強消毒設施建設。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販運屠宰病死豬等違法違規行為。
(二)集中精力做好生豬穩產保供工作。認真落實省政府《關于加快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的通知》(豫政辦〔2019〕52號)文件精神,加快落實市政府常務會議安排部署,督促指導各縣區抓緊制定生豬調出大縣資金使用辦法,重點用于生豬引種補貼和洗消中心建設。加快研究制定能繁母豬保險周轉金使用管理辦法。組織召開銀企對接活動,有效解決融資困難。協調落實好生豬養殖用地優惠政策,保障用地需求。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千方百計恢復生豬生產。
(三)打造以美麗牧場創建為引領的綠色名片。繼續開展美麗牧場示范創建。根據發展形勢科學調整實施方案,有效擴大政策覆蓋面,鼓勵牛羊草食家畜養殖場參與創建,今年新培育美麗牧場8個以上。指導縣區加快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確?!皟陕省卑雌谶_標。采取“勸退清理一批、改造升級一批、合作發展一批”的辦法,引導散養戶“三進三退”,加快破解小散養殖戶糞污治理難題。
(四)著力推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按照“風險預警、應急處置、檢打聯動、聯防聯控”思路,建立全程監管制度,健全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檢驗監測體系,消除源頭隱患。組織開展畜產品、獸藥、飼料質量安全監測檢驗,開展監測評估和監督抽查,提高檢測檢驗能力。推進畜牧精準分類執法,突出加強執法人員綜合素質和執法作風教育,強化動物防疫檢疫、種畜禽生產、飼料、獸藥、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提升動物衛生執法水平,提升市民群眾對畜產品質量安全的滿意度。
(五)促進畜牧業信息化提檔升級。加快市級政務平臺建設,推動數據開放,資源共享。深入推進畜牧獸醫行政審批服務“一網通辦”工作。發揮畜禽屠宰管理系統、飼料與奶業監管服務、畜禽養殖監管服務系統等信息化系統的功能,做到從飼料、獸藥等投入品生產、使用和養殖、出欄、運輸、屠宰流通的全鏈條質量安全監控,進一步加強畜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化追溯體系建設。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發展優質高效的現代畜牧業責任重大、任務艱巨。我們有決心、有信心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常委會的監督支持下,集中精力保供給,升級轉型促發展,努力以我市畜牧業的更加出彩,為漯河“四三二一”和“四城同建”增添濃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