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5-05來源:
關于落實《漯河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對市人民政府〈關于全市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
實施情況的報告〉的審議意見》
情 況 報 告
——2019年4月30日在漯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上
市醫療保障局局長 李紅衛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一年來落實《漯河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市人民政府〈關于全市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實施情況的報告〉的審議意見》情況,請予審議。
一、關于強化政府責任、加大征繳力度情況。一是深入精準宣傳政策,激發群眾參保熱情。運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媒體廣泛宣傳醫保政策制度,組織人社、稅務等部門和鄉鎮、街道干部進社區、入村組開展宣傳,與群眾面對面答疑釋惑,發放宣傳材料10萬余份、政策問答3萬余冊,特別是針對群眾關注的繳費標準、待遇政策等,把相關政策、工作流程制成課件、錄制成視頻,逐級搞好培訓,確保宣傳解讀到位,提高了群眾對醫保惠民政策的認識,知曉個人繳費是小頭、政府補助是大頭,激發了繳費參保的積極性。二是認真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征繳機制。市政府下發《關于做好城鄉居民社會保險費征繳工作的通知》,明確征繳范圍、標準、方式和部門職責、工作要求,構建政府主導、稅務承辦、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的征繳機制。各級政府成立了征繳工作領導小組,組織村(居)委會、村衛生室集中征繳。稅務部門組建專門機構,推行銀行代收和辦稅窗口、微信、支付寶、手機APP、網上辦稅服務廳等繳費方式。人社部門抓好參保、變更登記,扶貧、民政部門準確提供建檔立卡戶、低保戶和五保戶信息,民政、財政部門將配套資金撥付到位。三是加強征繳目標考核,確保任務高效落實。建立目標考核管理機制,將社保費征繳納入各級政府年度綜合目標考核,縣鄉村三級簽訂責任書,細化分解任務。建立日通報制度,每日匯總各鄉鎮征繳進度,縣區政府按日通報,對落后鄉鎮及時督導。針對春節農民工集中返鄉的實際,將繳費時間延長到3月31日。通過多舉措擴面征繳,全市新增參保人員55965人。
二、關于加強過程監管、確保基金安全情況。一是切實防范風險,維護平穩運行。實行總額控費制度,合理確定定點醫療機構醫保基金預分額度,促其主動加強控費管理。建立基金收支月報制度,緊盯基金支付率、住院率等指標,隨時掌握基金運行狀況。提高籌資標準,優化基金占比,個人繳費標準和財政補助標準均提高40元,分別達到220元、490元;家庭賬戶占個人繳費比例由50%降到40.9%,門診統籌基金由人均36元提高到40元,大病保險基金由人均28元提高到50元,困難群眾大病補充保險財政出資標準由60元提高到90元。2018年,全市籌集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13.85億元,滾存結余10.79億元,總體平穩運行。二是嚴格內控管理,強化監督制約。邀請許昌醫保基金管理人員,對我市基金內控管理進行檢查,發現問題30余項,有針對性地健全了內審、基金會計等制度,加強對基金支付事前、事中、事后審核監督,對各崗位業務環節進行監控,及時通報基金收支情況,提高了透明度。三是推進分級診療,引導合理就醫。出臺《漯河市分級診療工作實施方案》,在臨潁試點,基層醫療機構診療量占總診療量比例超過65%,縣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左右;在舞陽探索實行了縣級醫院托管鄉鎮衛生院,雙向轉診渠道進一步暢通。實施醫保差別待遇,居民醫保起付標準鄉級、縣級、市級、省級分別為150元、600元、900-1300元、600-2000元,報銷比例鄉級、縣級、市級、省級最高分別為90%、83%、75%、72%,未按規定轉診轉院報銷比例降低20%,以差異化報銷政策引導促進了分級診療。四是加大監管力度,確保基金安全。硬化協議管理,采取現場檢查、突擊檢查等方式加強稽核,運用醫保網絡系統強化實時監控,對住院費用抽查審核比例市直超過20%、縣區超過5%。在全市先后開展了定點醫藥機構專項檢查、打擊欺詐騙保專項行動及“回頭看”、維護基金安全專項治理,現場檢查定點醫藥機構439家,處理違規90家,暫停服務18家,追回醫保基金159.63萬元。
三、關于完善便民措施、提高服務水平情況。一是優化服務流程,提升質量效率。落實了城鄉居民醫保制度覆蓋范圍、籌資政策、保障待遇、醫保目錄、定點管理、基金管理“六統一”,整合定點醫療機構醫保窗口,推進經辦機構、工作人員深度融合,統一13項服務流程標準,推進落實“一網辦、一門辦、一窗辦、一次辦”。整合優化“一站式”服務內容,實現了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困難群眾大病補充保險、醫療救助、“兩減兩免后付費”“一站式”即時結算,市直8家公立醫院門診慢性病即時結算系統全部開通。二是完善基藥目錄,保障用藥需求。基本藥物目錄新增165種、總量達到685種,明確了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使用金額占比不低于70%、二級綜合醫院不低于50%、三級綜合醫院不低于30%,并納入績效考核。三是實施政策傾斜,助力脫貧攻堅。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6萬人全部參加城鄉居民醫保。重特大疾病門診病種增加到35種,報銷比例提高到85%。實施大病保險“一降一提高”傾斜政策,起付線由1.5萬元降到0.75萬元,各費用段報銷比例由原來50%、60%、70%分別提高到80%、85%、95%,享受大病保險待遇3105人次、報銷金額1240.42萬元,困難群眾享受大病補充保險待遇28432人次、2329.48萬元,醫療救助93744人次、4736萬元,商業補充醫療保險4024人次、245.4萬元,減免6505人醫療費187.43萬元,減免9470人健康檢查費79.47萬元。全市農村貧困人口實際報銷比例達到90.22%,醫保扶貧在緩解因病致貧返貧、保障真脫貧穩脫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