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農業局關于代表所提建議辦理情況的報告

      時間:2018-12-27來源:


      漯河市農業局

      關于代表所提建議辦理情況的報告

      ——20181226日在漯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上

      市農業局局長  齊建偉

       

      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市農業局2018年辦理人大代表所提建議的有關情況,請予審議。

      一、重點代表建議辦理情況

      一是高度重視。市政府高度重視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市政府常務會議對建議提案辦理工作進行了專題研究,并按照工作職能明確了牽頭單位。5月初,市政府常務副市長高喜東組織召開了建議提案辦理工作交辦會,將建議提案辦理工作下發給各單位。其中周紅彬等三位代表提出的《關于加強現代農業技術服務的建議》由呂市長負責,市農業局牽頭辦理。接到重點代表建議后,呂市長向市農業局提出了具體辦理要求,要按照“辦前了解背景、辦中隨時溝通、辦后要出效果”的目標,做好重點代表建議辦理工作。530日,市人大副主任周學功調研重點代表建議辦理情況;之后我們專門向呂市長匯報了周主任在調研過程中指出的問題,呂市長聽取匯報后明確指出,由市農業局牽頭,市直有關單位加強溝通,確保圓滿完成任務。628日下午,由市政府副秘書長朱俊峰組織召開了重點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協調會,市政府督查室、市人才辦、市財政局、市農業局、市林業局、市畜牧局、市科技局、市農科院、市科協、市菜辦等十家有關部門分管負責同志參會。712日,市人大周學功副主任再次前往市農業局調研建議辦理情況,并前往農技推廣區域站查看農技服務在田間地頭的開展情況,并對全市農技服務開展情況表示肯定。11月中旬,市人大《關于聽取重點代表建議辦理情況的通知》下發后,市政府副秘書長朱俊峰于1115日上午召開了由市財政局、市農業局、市畜牧局、市林業局、市農機局、市農科院、市菜辦七個單位分管副職參加的會議,對重點代表建議辦理工作進行再部署再安排。二是精心組織。接到重點代表建議后,市農業局及時向上級領導匯報,并召開了領導班子會議,將辦理工作進行分工,明確了責任領導與責任科室。427日,市農業局專門成立了重點代表建議辦理工作領導小組,由局黨組書記、局長任組長,并印發了文件,對重點代表建議辦理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專門成立了重點代表建議辦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抽調得力人員專門負責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57日,與周紅彬等代表會面后,由局黨組書記、局長齊建偉同志組織召開了全局中層以上干部會議,將周紅彬代表的建議傳達到每個科站,并進行了責任分工,提出了工作要求。呂市長也多次詢問重點代表建議辦理情況。市政府副秘書長朱俊峰在5月、11月兩次召開了協調會議,組織市財政局、市農業局、市畜牧局、市農機局、市林業局、市菜辦、市農科院等相關單位同志參會,安排部署建議辦理工作。三是與代表密切聯系。57日,由市農業局組織,與重點代表建議的提出人周紅彬代表、市人大、市政府督查室四方召開了面商會,會上詳細了解周紅彬代表就《關于加強現代農技服務的建議》提出的背景,并向周紅彬代表通報了今年以來,市農業局在農技服務上開展的工作。7月上旬,市農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齊建偉帶領農技服務人員前往河南一禾農業有限公司開展農技專家對接服務,并向周紅彬代表反饋土壤理化檢測結果,匯報了近期農技服務開展情況。

      二、今年以來全市農技服務工作開展情況

      一是農技人員服務項目開展更頻繁。深入實施“千名科技人員包千村”活動。年初,印發了“千名科技人員包千村實施方案”,進一步下沉農技服務力量,將市級農技服務人員深入到鄉鎮,到基層一線開展農業技術服務。在“三夏”、“三秋”大忙時節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1130日,全市各級農技人員共計2500余人,通過舉辦觀摩會,下鄉指導,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開展農技推廣服務活動26000余次,指導服務農民12萬余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及種養大戶等2000余家;發放麥田管理意見、秋糧生產指導意見、抗旱搶種通知、施肥指導意見、秋作物病蟲害防治等技術宣傳資料12萬余頁(冊);通過電視專題講座、電臺及報紙等媒體渠道,向公眾推送農業信息50余條。常態化開展農業畜牧業知識宣傳。組織農業、畜牧技術專家,通過舉辦講座、座談會和新媒體等形式,常態化開展了“科技三下鄉”、“科技活動周”、“科技工作者日”、“草原普法宣傳進社區”、“科學素質網絡競賽”等一系列科普宣傳活動。大規模開展畜牧業技術培訓,今年以來,農業、畜牧、農機、林業、農科院、菜辦先后組織技術專家300多人次,舉辦農業、畜牧業、農機技能培訓,共舉辦培訓班83期次,累計培訓人員5000多人次。提供“保姆式”蔬菜農技服務。市菜辦長年聘請省內外蔬菜專業技術員6名,在全市各個蔬菜生產基地巡回進行技術指導。針對規模大、標準高的蔬菜園區,積極幫助他們選聘技術人員9人,時刻進行技術指導服務,顯著提升了全市蔬菜生產水平。做好農業執法工作,加強農業投入品管理。加強農業執法,確保農業投入品質量。按照全省統一安排部署,深入開展農業執法,共舉行5場次放心農資下鄉宣傳活動,在肥料、農藥等農資銷售旺季,市農業執法大隊與土肥站、植保站開展聯合執法活動共計25次,發放宣傳資料7.32萬份。嚴厲打擊農資制假售假違法活動,截止1130日,全市農業執法共檢查企業1219個次,整頓市場1746個次,立案85起,查處83起,查獲數量10.4萬公斤,案值28.85萬元,有力的維護了廣大農民朋友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合法權益。

      二是農技服務方式更多樣。大力推廣12316農技服務熱線。由省農業廳運行的12316農技服務熱線平臺,可以直接轉接到全省范圍內的農業專家進行技術指導。今年以來,我們通過下鄉技術服務、技術培訓、利用各類培訓班、田間課程、種糧大戶服務微信群、漯河農技推廣微信公眾號、農信通、漯河農業信息網等方式向廣大農戶、種糧大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介“12316”,取得了良好效果。截止目前,共在各類紙質和電子媒體印制宣傳材料250余條,向培訓學員和農民現場推介580余人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合理利用互聯網+服務平臺。根據《漯河市“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方案》的部署要求和“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欄目設置情況,我們將農業技術和農業災害兩項工作在政務服務平臺上進行發布。3月下旬,市農業局印發了《漯河市農業局關于做好漯河市“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信息報送工作的通知》(漯農〔201835號),確保農業服務信息及時、有效推送。今年以來,每周上報政務服務信息3條,共上報100余條,在漯河農業信息網發布各類信息4000余條。加快推進益農信息社建設。益農信息社做為全市農業信息化進程的重要一部分,在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產品培訓,提供信息技術和產品體驗,培育宣傳農產品品牌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全市980個益農信息社建設任務已全部完成,覆蓋全市80%的行政村,益農社已全部上線運營。建設農業物聯網。圍繞“互聯網+”現代農業的發展思路,在郾城區建立了小麥、玉米“四情”監測管理系統;在臨潁縣開展農業部大田種植數字農業建設項目;在潁西高標準糧田萬畝示范方推廣應用了水肥一體化技術;建成了7個農業物聯網應用試點,并實現了與綜合服務平臺對接,實現了農業種植全程可視化、數字化。構建市級農技人員專家庫。628日,市農業局、市畜牧局、市林業局及市菜辦聯合下發了《關于建立漯河市市級農業農村工作專家庫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單位結合工作職能,選拔專業技能突出的人才列入市級農業農村工作專家庫,開展農技服務;各縣區結合工作實際,篩選一批農村實用人才,就近開展農技服務。711日,我們完成了市級專家報名和審核認定工作,并公布了審核后的158名農業專家,其中種植業類專家83名,林果業類專家33名,畜牧農業類專家34名,蔬菜類專家8名。目前,市級農業農村農技人員專家庫已經建立并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是農技人員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系更緊密。市農業局針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結對服務。針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示范帶動能力強的特點,市農業局組織農技人員對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等開展一對一結對服務,并印發了工作方案。今年以來,共開展結對服務600余次,服務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300余家,發放各類宣傳資料1萬余份。市畜牧局提供非洲豬瘟專項服務。在非洲豬瘟高發期,市畜牧局組織了專家服務團,深入規模化養殖場,宣傳非洲豬瘟防控措施,發放宣傳手冊、科技資料4200余份,今年以來,共組織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12次,受益群眾4000多人。制定并推廣畜牧業地方標準3項,今年以來,幫助15家養殖場成功創建了美麗牧場。市林業局對果樹開展技術服務。市林業局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到舞陽縣太尉鎮五虎村、舞陽萬達葡萄園、瑞豐園林、禾盛園林及部分林果基地、召陵區召陵鎮溝李村等貧困村和重點示范基地開展跟蹤性技術指導。在各地開展了春季修剪技術培訓、果樹知識進村入戶培訓、優質黃桃技術示范推廣培訓、土壤污染防治培訓等多次培訓活動,發放編著了《漯河市主要經濟林樹種周年管理工作歷》、《漯河市林業地方標準匯編》、《林業育苗技術》科技資料1萬余份,培訓2300余人次。市農機局強化新型農機服務組織建設。大力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并加強對農機專業合作社的技術指導,通過合作社擴大農機技術覆蓋面。目前全市已組建183個農機專業合作社,各級農機專業人員通過合作社等形式,在全市范圍內培育專業人員12800余人次。市菜辦提供“一站式”服務。市菜辦針對全市蔬菜生產情況,專門組建蔬菜技術指導小組,集中對全市蔬菜種植戶進行蔬菜種植技術培訓。技術指導小組深入到各個蔬菜基地,對基地菜農從大棚建造、選擇良種、培育壯苗、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進行“手把手、面對面”全方位的技術培訓。市農科院專項服務小辣椒生產。今年夏季,在臨潁縣三家店鎮羅莊村對辣椒生產進行技術指導和服務,對一些種植大戶在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也進行了細致深入的闡釋。編發《農業科研信息》3期、《病蟲情報》2期,培訓人員10000余人,其中農技人員、專業合作社、種糧大戶等800多人,投資金16萬余元,聯合市電視臺專題錄制春季麥田田間管理實用技術宣傳片。

      四是農技人員技術能力提高更明顯。開展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8月份,按照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統一安排,全市農技服務人員在網絡教育平臺開展專業課繼續教育,每名農技人員學習了66課時,顯著提升了服務能力。高規格舉辦各類培訓班。不斷提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負責人的知識儲備。今年7月份,市委組織部、市農業局聯合舉辦了全市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培訓班,對全市50名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從業人員進行了培訓,12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負責人參加了培訓,顯著提升了知識水平。舉辦全市基層農技人員培訓班。11月份,對全市范圍內從事基層農技推廣的技術人員開展了業務能力提升培訓班。組織全市65名基層農技人員赴北京農學院進行了為期一周的業務能力培訓,進一步提升了技能農技服務水平。深入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9月份,省農業廳下發了2018年度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計劃,我市1681名新型職業農民列入全省計劃。截止目前,已全部完成培訓任務。通過業務能力培訓,全市農技人員業務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五是農技服務資金投入力度更大。合理配置財政資金,通過財政資金的小杠桿撬動社會資金的大投入。市農業局列支了農業產業化發展專項資金300萬元、農村能源發展專項資金200萬元、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發展資金620萬元,對“三品一標”認證、新建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項目、農村能源、農業園區等項目進行獎補。市菜辦申請財政預算資金24萬元,專項列支“保姆式”技術人員服務費,對全市蔬菜種植基地進行貼心服務,并帶動全市9家蔬菜園區自主聘請蔬菜技術員9名,吸引社會資金50余萬元。市農機局科學規劃農技推廣補助項目資金,利用市財政的50萬元進行技術推廣,調動農機人員積極性,全年發放國家、省級農機購置補貼資金3959萬元。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積極參與的良好局面。

      三、存在問題與下步工作打算

      今年以來,全市現代農技服務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全市人大代表的期盼和廣大群眾日益增長需求相比,依舊存在著較大差距,還存在覆蓋范圍不夠全面、服務內容不夠精細等問題。下一步,我們將結合實際,進一步創新思路,重點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加快提升全市農業技術服務水平。

      一是進一步完善市級農技專家庫。市農業局將緊密聯系市林業局、市畜牧局、市菜辦等協辦單位,加強交流溝通,不斷完善市級農技專家庫,促進不同專業、不同類別農技專家分庫深度融合,充分發揮專家庫的作用,進一步提高我市現代農業技術服務水平。

      二是繼續提供高質量農技服務。我們將繼續依托“千名科技人員包千村”活動,組織農技人員,在農作物生長關鍵時期提供更加優質的農業技術服務;加大12316農技服務熱線平臺宣傳力度;不斷完善“互聯網+”服務平臺、益農信息社、農業物聯網等農業服務平臺建設,實現農技服務網絡化,破解農技推廣中普遍存在的時間、空間難題。

          三是進一步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積極與上級部門溝通,爭取農技項目資金;加強與市財政部門的溝通聯系,努力爭取涉農資金向農技推廣服務傾斜;在內部加大資金整合力度,用小資金發揮大效益,進一步提高我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水平,促進我市農業健康、有序地發展。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五月天婷亚洲天综合网精品偷|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 无码天堂va亚洲va在线va|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一区二区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天堂无| 亚洲va在线va天堂成人|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啊| 亚洲福利电影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大全亚洲| 亚洲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精品久久| 亚洲免费一级视频| 亚洲欧洲免费无码| 亚洲成AV人片高潮喷水|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野外| 亚洲中文字幕丝袜制服一区| 久久久青草青青国产亚洲免观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直接| 亚洲三级高清免费| 亚洲精品天堂无码中文字幕| 456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亚洲无砖砖区免费|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在线| 日本亚洲高清乱码中文在线观看| 亚洲区日韩区无码区|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 亚洲国产精彩中文乱码AV| 亚洲视频国产视频| 亚洲综合国产成人丁香五月激情|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