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02來源:
漯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聽取并審議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高喜東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關于漯河市2017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
會議認為,今年上半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和日益凸顯的內在矛盾,市政府深入貫徹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各項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積極作為、真抓實干,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城市建設穩步推進,“兩城同創”成效明顯,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同時,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主要是:工業增速回落,實體經濟困難較多,經濟增長后勁乏力,財稅增收任務艱巨;承載實體經濟的區域體制機制不夠靈活;企業發展中的羈絆較多,扶持支持政策落實不到位;中小微企業內部管理不夠科學,創新能力不強,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突出。
會議指出,市政府下半年的工作安排符合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市七屆人大一次會議精神,積極穩妥、切實可行。會議同意這個報告。為進一步推動全市經濟持續平穩運行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確保順利完成年度計劃目標任務,會議作出以下審議意見:
一、進一步統一思想,強化經濟工作的中心地位。牢固確立發展是第一要務的理念,把經濟工作作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實加強對宏觀經濟形勢的研判和對全市經濟發展現狀的把握,著力破解制約經濟發展的各種不利因素,創造有利于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的軟硬環境。以六項重大攻堅為統攬,進一步突出工業經濟的主導地位,堅持“工業興市、工業強市”戰略不動搖,完善和落實支持工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鞏固服務業加快發展的良好態勢,以培育新業態新模式和增強服務功能為重點,持續壯大服務業規模。探索放活承載實體經濟區域的體制機制,真正賦予經濟技術開發區、城鄉一體化示范區更多的市級經濟管理和行政審批權限(在土地、規劃、事權等方面給予兩區更多的自主權,引導支持兩區探索人事管理和收入分配新機制),進一步增強兩區發展活力。
二、持續抓好轉型升級,努力增強經濟發展動能。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發展攻堅,抓好轉型升級專項行動。著力優化投資結構,擴大有效投資,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比重,大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區域經濟發展競爭力。深入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加快推進專業化、市場化招商,著力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對全市經濟有帶動作用的大項目、好項目,提高招商合同履約率、資金到位率和項目開工率。采取切實可行舉措,強力推進項目建設,突出抓好省市重點項目、轉型升級項目、工業“雙百”技改項目建設,著力解決項目建設的遺留問題。
三、加強支持和服務,強力培育骨干企業群體。持續深化“工業1351工程”,實施好“十百千”億級工業企業和產業集群培育工程、工業企業“小升規”工程,重點培育30至50家對漯河未來發展有重大支撐作用的骨干企業,進一步育大做強骨干企業群體,優化企業梯次結構。切實強化服務意識,建立健全服務企業的體制機制,組建專門班子和人員,堅持問題導向,深入企業把脈問診,一企一策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和問題,提振企業發展信心。健全落實金融服務體系,搞好銀企對接,發揮政府性投融資平臺、擔保公司、產業基金、過橋資金的引導和杠桿作用,加快PPP融資步伐,激活民間資本活力,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突出問題。重視企業家隊伍建設,支持企業強化內部管理,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積極打造名品、名牌、名企,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四、著力改善民生,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辦好今年市定十件民生實事。精心實施脫貧攻堅,確保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抓好環境治理攻堅,推動生態環境持續好轉。以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和“城市雙修”、城市設計試點建設為契機,加大城市“兩改”力度,強力推進中心城市、縣城和中心鎮建設,打造豫中南地區性中心城市。完善就業創業服務體系,落實好就業創業支持政策,統籌推進城鄉和各類人群就業創業。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推動教育、衛生、體育、文化、旅游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市人大常委會將持續對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進行跟蹤監督,并在適當時候聽取市政府對本審議意見的貫徹落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