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10-09來源:
關于我市城區建設用地儲備與供應
情況的報告
——2016年8月18日在漯河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上
漯河市國土資源局局長 王喜成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我市城區建設用地儲備與供應情況,請予審議。
一、近三年來的基本情況
近三年來,在市人大的監督、關心、支持下,我們堅持依法依規、公開有序的原則,認真落實國土資源管理的相關法規政策,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為全市城市建設和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市區土地供應情況
1、各類土地供應情況。2014年至2016年6月底,市區已供各類土地面積15381畝,其中,新增地14241畝(含2014年以前批回土地),存量地1140畝(含法院處置、企業“退二進三”土地等),收繳土地出讓金53.54億元。在供應的各類土地中,交通用地4797畝,占31.2%;工業倉儲用地2914畝,占18.9%;住宅用地2222畝,占14.4%;公共管理用地1485畝,占9.7%;商業用地1092畝,占7.1%;其他用地2871畝,占18.7%。
2、經省政府批準新增土地批、供情況。2014年至2016年6月底,城區(不含兩個縣)經省政府批準建設用地17968畝,已供3168畝,未供14800畝。
3、未供土地原因。一是鄉鎮圈報批的土地,在供地時,部分土地沒有控制性規劃無法出具規劃條件。二是對群眾補償不到位。三是項目先行用地(未供即用)造成遺留問題沒有解決,致使新的土地不能進行征收。四是城中村改造項目沒有拆遷完結。
(二)儲備中心建設用地儲備與供應情況
2014年以來,市土地儲備中心收儲入庫土地面積1754.5畝,出庫土地面積857.5畝,其中以劃撥方式供地260.3畝,以出讓方式供地597.2畝。截止目前,市土地儲備中心庫存土地1302畝(含往年庫存結轉土地),正在收儲待入庫土地面積487.8畝。
1、新增地儲備與供應情況。2014年以來,儲備中心共報批土地818.7畝,征收集體土地601.8畝(含往年報批土地),供應新增用地325.2畝,保障了養老產業園、沙澧產業集聚區公租房等項目用地。
2、存量地儲備與供應情況。2014年以來,儲備中心收購國有土地1152.7畝,供應532.3畝,土地出讓收入8.37億元,土地收益4.62億元。
一是“退二進三”項目儲備供應情況。2014年以來,市土地儲備中心實施的“退二進三”項目有河南銀鴿投資、世林(漯河)冶金、興茂鈦業等9家企業,共29宗土地,面積1095.9畝。截止目前,已簽訂土地收購合同24宗,收購面積876.1畝,公開掛牌出讓15宗,面積346.9畝,土地出讓收入6.188億元,除去收儲成本,土地收益3.63億元。
二是“工業用地改變用途”項目儲備供應情況。2014年以來,市政府批準市冠力鹿業、市豫南口岸、市金山預制構件公司等7個“改變用途”土地收儲項目,已全部簽訂收購合同,收購土地面積235.1畝,公開掛牌出讓6宗,面積185.4畝,土地出讓收入2.18億元,除去收儲成本,土地收益9836萬元。
三是閑置土地項目儲備供應情況。2014年以來,經市政府批準由儲備中心有償收購因政府原因造成閑置土地1宗,面積41.47畝,收購金額3605.36萬元,2016年1月已簽訂土地收購合同,目前尚未供應。
(三)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拍掛出讓制度和政策法規執行情況
為保證土地市場健康平穩發展,促進土地集約節約和合理利用,在國有土地出讓中,嚴格執行《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規定》(國土資源部令第39號)、《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范》、《河南省工業用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實施細則》等一系列文件規定,對經營性用地和工業用地全部采取招拍掛方式出讓,并按市政府城區建設用地總體規劃、年度用地計劃,認真把關、加強銜接、統一供地。
一是嚴把預審關。首先,對準備招拍掛出讓的土地,看是否納入年度供地計劃。凡列入供地計劃的土地,對其提供的征地補償進行審查確認,如果征地補償不到位,不予進入招拍掛程序。其次,按照以規劃為先的原則,通過發送征詢意見函及時征求規劃、房產、發改等相關部門意見,在沒有征得相關部門的同意意見前,不予進入招拍掛程序。
二是集體決策,廣泛參與。市政府成立了由政府主導,市人大、政協、紀委、檢察院、財政、規劃、城建、環保、房產、發改、國土等相關部門參加的市國有土地出讓辦公聯席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職責范圍和議事規則,凡涉及土地供應(招拍掛出讓、協議出讓、劃撥、改變土地用途、企業改制、容積率調整等土地處置)的審批,全部提交出讓辦公聯席會議研究確定,集體決策。
三是網上交易更加公開、公正、透明。為強化交易監管,規范交易行為,切實維護市場秩序,保障公平競爭,2012年3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實行了網上招拍掛出讓土地工作。為使網上交易更加規范,先后出臺了《漯河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網上掛牌交易系統運行管理規則》、《漯河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網上掛牌交易監控系統管理制度》等有關規章制度,并建立了《漯河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網上掛牌交易系統監管臺賬》,對工作人員的操作流程進行了規定。2015年10月,省政府下發《關于河南省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網上交易管理辦法的通知》(豫政辦〔2015〕135號),要求在全省范圍內形成規范高效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網上交易體系,各級政府于2016年3月1日前將土地交易納入省級國土資源網上交易系統,目前我市已納入省交易系統。
(四)閑置土地處置情況
1、閑置土地處置情況。2014年以來,國家土地督察濟南局例行督察、國家審計署審計、國務院大督察及空閑地核查,共發現我市閑置土地16宗,面積406.34畝。截止目前已處置到位12宗,面積297.1畝;正在處置4宗,面積109.24畝。
2、形成閑置土地的主要原因。一是因企業資金短缺,無法按期開工建設,造成閑置。二是因企業自身原因或歷史遺留問題,個別項目涉法涉訴,導致不能開工建設。三是因周邊群眾要求無法滿足,造成阻工,導致項目無法開工建設。四是由于部分區的控制性詳規調整,審批手續不全,形成閑置。五是部分招商引資項目,由于城市基礎設施配套不到位,致使項目無法開工建設。
(五)對土地違法案件的查處情況
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大土地執法監察力度,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建立健全國土資源執法監管責任機制的意見》,強化各級政府監管職責,落實土地執法共同責任機制,對國土資源違法違規行為持續保持高壓態勢,確保違法違規用地查處整改到位。2015年度衛片執法檢查中,漯河市區新增建設用地3380.41畝(耕地2906.45畝),其中違法用地287宗,面積594.9畝(耕地448.04畝),違法占地比率為15.41%。至目前,已立案查處269宗,收繳罰款770.35萬元,沒收違法建筑物16.78萬平方米,拆除違法建筑物2.8萬平方米,拆除復耕45.52畝,申請法院強制執行147宗。整改后違法比率為13.68%,去除農村宅基地用地、公共設施用地后的違法比率為6.56%。
287宗違法用地中,農村宅基地最多,共159宗,面積224.2畝,其中耕地面積160.5畝,占違法用地占用耕地面積的35.82%;其次是公共管理與服務用地,共26宗,面積61.23畝,其中耕地面積49.63畝,占違法用地占用總耕地面積的11.07%。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是土地供應率偏低。因今年以來國內外經濟形勢持續下滑,導致我市房地產市場不景氣,成為土地供應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同時,按照法規政策規定,招拍掛過程中前置條件多,且程序要求嚴格,往往由于前置條件涉及到多部門,加上拆遷補償不到位,致使有時土地不能按時供應。
二是土地粗放低效利用現象依然存在。市國土資源部門為保障全市經濟發展用地,一方面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政策支持,盡量滿足全市重點項目用地需求,但另一方面存在著批回來的土地征不下來、供不出去,供出去的土地粗放低效利用等問題。
通過實地調查,造成土地批而未征未供、粗放低效利用的原因主要有:用地單位原因。部分用地單位資金不足或選址變更,造成原批準用地未能實施征收和供應,或供地后不能按時開工等。對農補償不到位原因。有的因部分群眾對附著物補償期望值過高,難以滿足要求,不愿領取土地補償款;有的是應給農民的補償款因財政資金短缺,未按規定時限和標準補償到位,由此造成無法征地或供地。規劃方面原因。如:城市規劃調整,造成土地無法按原批準用途使用,或是部分區域無詳規無法供地。資金原因。招商引資中,因企業或政府資金短缺,造成在土地招拍掛時,無法按規定繳納土地出讓金,導致無法辦理土地出讓手續。
三是土地儲備工作存在一些困難。土地統一收儲難。按照有關規定,土地儲備工作只能由納入名錄管理的土地儲備機構承擔。但我市實施土地出讓收入分級入庫政策,在不在市級土地儲備計劃,各區都可以獨立開展土地儲備工作。市土地儲備中心由于受人員編制、專業限制,無力承擔市區所有土地收儲工作,無法實現市區土地統一收儲。土地收儲資金難。按規定先補償后收儲,而我市是先簽合同先儲備,土地掛牌出讓成交后,從土地出讓收入中安排資金再補償。企業往往因為沒有資金解除土地、房產抵押,無法簽訂收購合同,即使簽訂了收購合同也拿不到補償款,而且還要注銷企業原有土地、房產證書,企業無法再抵押融資,收儲工作推進困難。按照有關規定,從土地出讓收入中提取的國有土地收益基金應全部用于土地收儲。多年來,我市只有養老產業園一個項目使用了國有土地收益基金。一方面是收儲資金嚴重不足,另一方面是專項基金得不到合理使用。土地收儲征收難。按照《土地管理法》,各區政府是土地征收主體,新增建設用地征收需要委托各區政府進行。儲備中心實施的新增建設用地項目一般都是公益項目,土地征收本來難度就大,區財政又無土地及稅收方面的收益,積極性不高,項目推進協調工作量大。
四是一些地方存在未供即用現象。一些地方在未經市政府供地、沒有對農補償的情況下,先行將土地指定給項目單位使用,形成未供先占違法占地,給后期的供地造成很大困難。
五是個別閑置土地處置還不到位。由政府原因造成的閑置土地,政府收回或置換難度較大,用地單位要求補償金額過高。
六是違法用地沒有得到根本遏制。近年來,在各級各單位的共同努力下,違法用地現象得到有效遏制,但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遏制,違法用地依然時有發生。
三、下步計劃
1、加大供地力度,提高土地供應率。一是針對梳理出的批而未供土地,逐宗查找原因,逐宗制定供地措施。二是列出推進臺賬,逐宗明確供地時間、責任單位、責任人。三是明確各相關部門職責,加強溝通協調,為項目供地提供保障。四是落實責任。實行專人負責制和供地率月通報制,對推進不力者,追究責任。
2、加大處置力度,盡快將閑置地處置到位。一是對閑置兩年以上的土地,由市政府收回,重新招拍掛出讓。二是督促閑置土地項目單位盡早開工建設。三是采取置換辦法,促使閑置土地盡快得到有效合理利用。
3、加大查處力度,嚴防違法用地發生。一是認真落實“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公眾參與”的國土資源共同責任機制,強化各級政府監管職責,堅持“多家用地多家管”。二是認真落實執法聯席會議制度,對違法用地多、有重大案件、違法占用耕地比率不達標,或因征地引發群眾集體上訪的縣區,綜合運用核減用地指標、媒體曝光、掛牌督辦、約談問責等措施,降低違法率,提高處置率。三是嚴格落實聯合執法機制,實行“部門聯動”,結合我市開展的“雙違”治理,對發現的違法違規用地行為,堅決依法嚴厲打擊,確保拆除復墾到位。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在我市的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中,市人大常委會和各位代表們認真履行監督職能,給予了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以極大的關心和支持,促進了我市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健康有序推進,借此機會,我代表市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謝!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有決心、有信心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的監督支持下,認真落實嚴格的耕地保護和節約集約用地制度,為保障和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