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廣大黨員干部:
“清明寒食好,春來百花開”。在這慎終追遠、緬懷故人、寄托哀思的時節,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黨員干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的實施意見》和民政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等9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指導意見》,促進我市的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同步發展,市文明辦、市民政局聯合向廣大黨員干部發出以下倡議:
一、倡導殯葬改革新風。2016年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倡議火葬60周年之際,即將迎來中辦、國辦《關于黨員干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的指導意見》出臺后的第三個清明節,全市廣大黨員、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帶頭樹立殯葬新風,文明治喪,簡辦喪事,不借喪葬之機大操大辦、鋪張浪費、互相攀比,用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身邊群眾,推進黨風政風建設,樹立黨和政府良好形象。
二、倡導科學文明祭祀。黨員干部要做文明之風的倡導者和傳播者,崇尚科學,摒棄封建愚昧的祭奠方式。提倡鮮花祭奠、網上祭奠、公祭悼念、家庭追思等現代式祭掃活動,用更加健康文明的祭拜方式表達對逝者的哀悼之情。
三、倡導安全環保祭祀。清明期間,正值人流和車流高峰,交通擁堵,應科學合理安排祭祀時間,自覺做到不在田間、苗木林地、墓地燒紙焚香;不在交通要道兩側、景區及水源地等處建墳立碑和焚燒冥紙,保證祭掃活動安全、順暢、有序進行。
四、倡導厚養薄葬美德。發揚“尊老、敬老、愛老、孝老”的傳統美德,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人逝去后,堅持從儉治喪,不亂埋亂葬,不修大墓、豪華墳,節約土地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共同營造整潔優美的城鄉環境。
廣大黨員干部,推動殯葬改革,倡導文明祭掃,是我們共同責任和愿望。讓我們自覺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爭做殯葬改革和文明祭祀的推動者和傳播者,過一個文明、生態、平安的清明節,為漯河經濟和社會建設做出應有貢獻。
漯河市文明辦
漯河市民政局
2016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