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2-25來源:
—— 2014年2月25日在漯河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漯河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黎衛國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漯河市中級人民法院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2013年的主要工作
2013年,全市法院在市委堅強領導,市人大有力監督,市政府、市政協和社會各界共同關心支持下,緊緊圍繞市委中心工作和決策部署,扎實推進“五個一流”法院建設,忠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在全省法院工作績效考核中,再次被授予“全省先進中級法院”稱號。
一、依法履行審判職責,維護司法公正
一年來,全市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19686件,審執結19246件;其中,市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2413件,審執結2328件。
立足刑事審判,維護社會穩定。全市法院審結一審刑事案件1177件1813人。依法嚴懲危害公共安全和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犯罪,審結故意殺人、搶劫、綁架、制毒販毒等嚴重暴力犯罪案件152件285人,其中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157人。依法嚴懲多發性侵財犯罪,審結盜竊、搶奪、敲詐勒索等案件637件919人。依法嚴懲危害民生犯罪,審結拐賣婦女兒童、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等案件25件47人。依法嚴懲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審結制售假煙、金融詐騙等案件32件64人。會同市檢察院出臺《關于辦理職務犯罪案件的若干規定》,完善職務犯罪案件辦理機制,審結貪污賄賂、瀆職侵權等案件112件135人。認真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判處緩刑、管制、單處附加刑或免予刑事處罰227人。推行減刑、假釋案件開庭審理、裁前公示制度,審結減刑案件48件。
立足民事審判,保障民生權益。全市法院審結一審民事案件7735件。加大對公民生命健康權的保護,審結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醫療糾紛等案件2253件。注重弘揚傳統美德,維護公序良俗,審結婚姻家庭、相鄰關系、勞動爭議等案件3619件。依法維護食品安全和生態文明建設,審結食品安全、環境保護案件52件。積極應對民間借貸多發態勢,審結民間借貸案件585件。堅持把調解貫穿審判執行的全過程,全市法院調解、撤訴率43.61%。加強訴訟調解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的銜接互動,合力化解矛盾糾紛。
立足商事審判,助推經濟發展。全市法院審結一審商事案件2576件,標的額6.59億元。積極貫徹市委決策部署,出臺《關于服務保障六項重大攻堅任務,實施經濟發展突破的意見》,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妥善處理企業破產、強制清算引發的矛盾糾紛,強化聯席會議、分類處置、專業審判等措施,審結企業破產案件5件。依法化解金融風險,聘請20名金融專家設立咨詢庫,審結融資租賃、金融借貸等案件535件。依法維護合同關系的穩定性,制裁失信違約行為,審結買賣、租賃、承攬等案件1742件。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審結商標、外觀設計等知識產權案件12件。堅持依法平等保護原則,辦結涉外、涉港澳臺案件及司法協助事務23件。全市法院主動服務企業發展,全年向企業提供法律咨詢意見185條,幫助企業審查經營合同162份,訴前化解勞動爭議227件。
立足行政審判,促進依法行政。全市法院審結一審行政訴訟案件205件。注重行政爭議的實質性化解,行政訴訟案件協調結案率43.41%,同比上升6.72%。審查行政機關申請強制執行案件224件,裁定準予執行202件。積極參與城市建設,在全省法院率先設立“房屋征收與補償法庭”,審結涉城中村、舊城區改造案件24件。建立行政審判定期通報制度,參與政府重大項目研究論證,提供司法意見和咨詢服務,支持行政機關依法行政。
二、忠實踐行為民宗旨,提升司法公信
圍繞司法維權,延伸服務職能。連續五年開展“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集中辦理活動”,堅持優先立案、優先審理、優先執行,為135名農民工追回勞動報酬216萬元。依法保護婦女兒童權益,舉辦中小學校“開學第一堂法制課”72場,發放青少年普法口袋書2500本,會同市婦聯出臺《關于加強婦女兒童維權審判工作的實施意見》,審結婦女兒童維權案件183件。深入開展“涉軍維權‘四心’活動”,與市軍分區、駐漯部隊建立涉軍維權聯絡機制,開展送法進軍營25次,培訓軍營法律骨干100余人,解答官兵法律咨詢200余件,促進軍地軍民融合發展。去年7月,濟南軍區、省法院“涉軍維權‘四心’活動經驗交流會”在我市召開,市法院被濟南軍區、省法院授予“涉軍維權‘四心’活動先進集體”稱號。
圍繞便民利民,提升服務實效。高標準建成訴訟服務中心,完善訴訟引導、法官預約、來訪接待等八項服務功能,打造一站式、綜合性服務平臺,讓當事人用最短時間、最低成本和最便捷的方式參與訴訟。下大力氣解決立案難問題,統一公示立案標準和流程,加強對不立案投訴的督查,有效防范有案不立、拖延立案等現象。積極穩妥辦理信訪案件,全年共辦結上級交辦重點信訪案件44件,進京訪、群體訪、越級訪同比下降25.25%、55.72%、36.59%。加大對經濟確有困難當事人的司法救助,依法減免緩訴訟費97萬元,對生活困難的刑事被害人、申請執行人、涉訴信訪人發放司法救助金27.3萬元。
圍繞權益實現,攻堅執行難題。全市法院執結民商事案件2341件,執結標的額2.76億元。建立全市法院執行指揮中心,聯合金融、工商、公安等18家單位建成執行查詢、信息共享、快速反應平臺。連續三年開展“倡導誠信、見證執行”專項活動。對拒不履行生效裁判的,強制申報財產938人,公開曝光70人,司法拘留、罰款132人,追究刑事責任2人。按照中央政法委統一部署,開展涉黨政機關執行積案集中清理活動,113件執行積案全部執結。
圍繞司法公開,打造陽光工程。運用好門戶網站、政務微博等自媒體,視頻直播庭審722件,網上發布裁判文書9675份,發布政務微博330條,回復網民跟帖建議107條,實現法院工作的“零時差”公開。加強與市電視臺的協調溝通,合作共辦普法專欄“法院之窗”,播出專題節目57期,保障群眾的司法知情權、監督權。制定方便律師閱卷、參與庭審、會見法官的具體意見,強化律師執業權利保障;加強法官與律師的良性互動,召開律師界代表座談會,聽取律師的意見建議,共同促進司法公正。
三、全面加強審判管理,規范司法權力
優化資源配置,完善審判功能。在市法院試點推行新型合議庭制度,設立民事、刑事、行政三個新型合議庭,構建以審判長為中心的審判團隊,實行共同負責、集體把關,解決合議庭權責不明、合而不議等審判權運行中的問題。新型合議庭所審結的案件,平均辦案周期縮短35天,調解、撤訴率上升25.67%,改判、發回率下降75%。強化庭審功能,堅持以庭審為中心,所有證據都在庭審中出示和質證,所有訴辯理由都在庭審中發表,所有是非曲直都在庭審中公開展示。貫徹新民訴法關于小額訴訟一審終審的規定,通過繁簡分流,審結案件273件,平均審理時間15天,調解、撤訴率84.27%。
注重過程管控,確保案件質量。著力提高一審化解矛盾糾紛的水平,全市法院一審服判息訴率90.25%。強化二審審判質量,促進司法尺度統一,審結二審案件1686件,改判、發回153件。發揮再審糾錯作用,審結申訴、申請再審案件65件,改判、發回7件。堅持開展案件評查、庭審評查、裁判文書評查,對改判、發回、進京訪等七類案件每案必查,全年評查案件8990件,評查庭審845件,評查裁判文書1330份,對評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促進案件質量效率的提高。自覺接受檢察機關的監督,審結檢察機關抗訴案件13件,維持原判9件,改判、發回4件。
健全審判管理,解決突出問題。建立電腦隨機分案機制,防止出現人情案、關系案。強化對案件流程各節點的動態管理,著力解決隱性超審限、鑒定周期過長。加強司法評估拍賣管理,通過“訴訟資產網”發布拍賣公告,探索評估收費與成交價掛鉤制度,著力解決流拍率高、溢價率低。設置大型電子顯示屏,公示每位法官的辦案數量、案件審限臨界警示和各部門的案件質效運行情況,防止久拖不決、案件超審限。構建科學的案件質效考評機制,定期對一審服判息訴率等20項核心指標進行統計分析,及時發現問題,改進審判工作。
推進基礎建設,強化辦案保障。大力推行司法信息化建設,建成審委會會議系統、遠程提訊系統、電子卷宗同步生成系統;優化基層一線物質裝備和經費保障,建立裝備更新和經費穩定增長機制,為提高辦案質量效率創造條件。去年12月,市法院機關管理工作在最高法院召開的全國專門工作會議上作了經驗介紹。強化司法警務保障工作,開展庭審安全專項整治,收繳管制刀具等危險物品325件,確保庭審秩序和訴訟安全。去年11月,市法院法警支隊被最高法院授予“全國法院先進集體”稱號。
四、切實打造過硬隊伍,增強司法能力
加強思想教育,確保政治方向。制定《關于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建設的意見》,組織全體干警認真學習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等重要會議精神,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法治建設的重要論述,引導廣大干警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思考問題、推動工作。全面深化司法核心價值觀教育,圍繞司法良知和法官職業操守開展學習討論,提高法官職業素養。
強化業務培訓,推動創先爭優。加強法官業務能力建設,圍繞提升駕馭庭審、調解糾紛、處理疑難復雜問題和做群眾工作的能力,開展全員大培訓、崗位大練兵,加快培養業務骨干和專家型法官。組織初任法官到立案、信訪、基層法庭等多部門輪崗鍛煉,提高與群眾交往、把握社情民意的能力。積極培養、宣傳辦案能手、調解能手等先進典型,營造創先爭優的濃厚氛圍。全市法院共有97個集體、156名干警受到市級以上表彰。
狠抓紀律整頓,改進司法作風。制定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的具體辦法,切實抓好專項整治工作,在改進調查研究、精簡會議文件、厲行勤儉節約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健全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強化司法巡查和審務督察,發布督察通報12期,著力解決慵懶散奢等問題。開展紀律作風專項整頓活動,通過發放征求意見函、走訪群眾、隨機檢查、評閱案卷等措施,及時整改庭審不規范、服務不到位等問題。法官的司法作風明顯改進,司法規范化水平不斷提升。
深化廉政建設,促進司法廉潔。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推廣廉政親情寄語,設置“清風茶社”,通過正面引導、反面警示、提醒談話等多種措施,教育干警始終堅守信念、道德和法紀。建立健全權力運行內部監督機制,完善重大案件跟蹤問效、部門廉政監察員、錯案責任終身追究等制度,倒逼法官時刻牢記紀律紅線不能觸碰、法律底線不能逾越。始終保持“零容忍”的鮮明態度,堅決查辦和懲治違法違紀行為。全市法院通報批評、誡勉談話、行政紀律處分12人。
各位代表,牢牢堅持黨的領導,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是人民法院正確履行職責和發揮職能的重要保障。去年以來,市法院向市委、市委政法委報告工作12次,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代表委員聯絡工作的意見》,主動爭取領導、監督和支持。堅決貫徹市人大決議和常委會審議意見,認真辦理代表建議、委員提案2件,辦理代表、委員關注案件26件,主動邀請代表、委員視察座談、旁聽庭審、見證執行465人次。認真接受市人大常委會檢查評議民事審判工作,在市人大常委會和檢查評議組的監督幫助下,按照邊查邊改、未評先改的要求,通過拉網式自查、互查和重點評查,自查自糾2012年至2013年上半年審結的民事案件1957件,并向市人大常委會作了關于民事審判工作自查自糾情況的報告。根據檢查評議提出的問題和市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我院狠抓整改落實,分別制定了加強紀律作風建設、規范案件管理、司法便民利民等制度,促進司法作風的進一步轉變,案件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審判管理的進一步規范。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是全市法院務實重干、再創佳績的一年。成績的取得,是市委堅強領導,市人大有力監督,市政府、市政協及社會各界共同關心支持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全市法院,向各級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法院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一是個別案件辦案質量不高,存在著執法尺度不統一,適用法律不準確。二是一些案件庭審不規范,裁判文書有瑕疵,案件審理周期過長,造成當事人訴累。三是被執行人難找、被執行財產難尋等問題比較突出,執行聯動制約機制的作用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四是少數法官工作責任心不強,服務意識淡薄,工作方法簡單,判前不釋法、判后不答疑,案結事不了,當事人不滿意。五是利用信息技術服務當事人的水平不到位,對案件信息的網上查詢功能沒有完全開通。六是纏訪鬧訪、辱罵恐嚇法官等現象時有發生。七是基層基礎工作仍然存在不少困難,法院工作保障有待進一步加強。對此,我們將在各方面監督支持下,切實采取措施,努力加以解決。
2014年的工作意見
2014年,全市法院要認真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和市委六屆七次全會精神,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維護社會大局穩定為基本任務,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為核心價值追求,以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為根本目標,切實踐行司法為民,大力加強公正司法,不斷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全力為全市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提供司法保障。
一、堅持認真履職,在發揮審判職能、依法服務大局上取得新突破
堅持服務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緊貼市委確定的六項重大攻堅任務,切實發揮審判職能,公正高效地處理好涉及現代物流、電子商務、金融結算、征地補償等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各類案件。進一步加大涉企糾紛化解力度,促進和保證各種所有制主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積極參與平安漯河、法治漯河建設,依法嚴懲暴力犯罪和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嚴厲打擊規避執行行為,組織開展涉民生案件專項執行活動,努力維護好實現好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二、堅持改革創新,在完善工作機制、加強公正司法上取得新突破
嚴格按照中央和最高法院的部署,積極穩妥抓好各項司法改革措施的落實。建立主審法官、合議庭辦案責任制,積極推進法官團隊建設,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全面落實無罪推定、疑罪從無原則,健全錯案防止、糾正、責任追究機制。抓好案件信息管理系統改造升級工作,努力實現網上辦案、過程管理、用權留痕、司法公開和便民利民五大功能。
三、堅持服務群眾,在踐行司法為民、深化司法公開上取得新突破
始終站在當事人角度想問題、辦案件、干工作,依法及時保障當事人訴權、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規范訴調對接工作。進一步健全司法救助制度,讓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打得起官司。建立網上訴訟服務中心和訴訟服務熱線,加快審判流程、裁判文書、執行信息三大公開平臺建設,依托信息技術完善執行聯動機制,落實司法公開要求,倒逼法官規范司法行為、統一司法尺度。
四、堅持強基固本,在堅守法治理念、提高司法能力上取得新突破
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建立防止“四風”問題的長效機制。繼續加強司法良知和職業道德教育,加大業務培訓力度,增強秉公執法的定力,提高執法的能力。嚴格執行司法巡查、審務督察、廉情報告、信訪談話等制度,扎牢權力運行的“制度籬笆”。進一步強化基層基礎工作,扎實開展“基層規范建設年”活動,規范法官行為,提升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和水平。不斷深化黨風廉政建設和司法廉潔教育,及時查辦違法違紀行為,堅決清除隊伍中的害群之馬。
五、堅持黨的領導和人大監督,在改進法院工作、提升司法水平上取得新突破
凡是法院的重點工作、重大案件、重要部署,及時向市委、市人大報告。進一步加強與市政協、工商聯、各民主黨派的溝通聯系,聽取各方面的意見。認真辦理代表建議、委員提案和關注案件,邀請代表、委員視察檢查、旁聽庭審、監督執法,配合市人大常委會做好專項檢查評議工作,實現法院工作新提升。
各位代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全市法院要認真貫徹市委決策部署和本次大會決議,忠誠履職,勇于擔當,腳踏實地,扎實工作,為建設平安漯河、法治漯河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有關用語說明
“五個一流”法院建設:2012年5月,市法院班子在市六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提出,要通過三至五年的努力,實現“建一流班子、帶一流隊伍、創一流業績、造一流環境、樹一流形象”的工作目標,并以此作為法院工作的重要指導,推動法院工作再上新水平、取得新突破。
減刑、假釋案件開庭審理、裁前公示制度:減刑、假釋案件通常實行不開庭書面審理。為提高減刑假釋案件的公開透明度,市法院實行開庭審理、裁前公示制度,開庭審理時,執行機關出庭說明情況,檢察機關現場監督,在押服刑人員旁聽庭審;作出裁定前,在服刑場所進行公示,聽取在押服刑人員的意見,確保減刑、假釋案件公正、權威。
司法協助事務:是指不同國家之間,根據自己國家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互惠原則,彼此之間相互協作,為對方代為一定的訴訟行為。一是代為送達訴訟文書,代為調查取證等,二是代為執行外國法院的判決或者外國仲裁機構的裁決。隨著我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司法協助事務已經逐漸步入常態化。
訴訟服務中心:訴訟服務中心設立的宗旨是為當事人提供與解決糾紛相關的各類訴訟服務,適應群眾對法院司法能力不斷增長的需求,主要包括審查立案、訴訟引導、法律咨詢、材料收轉、法官預約、司法救助、信訪接待、判后答疑八項服務功能。
訴訟資產網:全稱“人民法院訴訟資產網”。是由最高人民法院組建和備案注冊的專門性的司法拍賣公共網絡平臺,按照“統一規劃、分級管理、各法院自主操作”的運行機制開展工作,網站具有“信息發布”、“競買報名”、“選擇拍賣機構”、“競價交易”、“網絡結算”等功能,對推進司法拍賣改革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堅持以庭審為中心:為大力加強公正司法,最高人民法院要求,要堅持以庭審為中心,嚴格落實公開審判、舉證質證、法庭辯論等訴訟制度,確保事實證據調查在法庭、定罪量刑辯論在法庭、裁判結果形成在法庭,確保庭審不走過場。
廉政親情寄語: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形式,從2013年開始在全市法院推行。由干警的父母、配偶或子女寫出廉潔司法的期望囑托,統一制作后擺放在干警桌面上,用親情的力量時刻警示干警廉潔自律。
主審法官、合議庭辦案責任制: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第33條:“改革審判委員會制度,完善主審法官、合議庭辦案責任制,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目前,市法院試點推行的新型合議庭制度,是落實主審法官、合議庭辦案責任制的有益嘗試。
無罪推定、疑罪從無原則: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2條規定,無罪推定是指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95條規定,疑罪從無是指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
漯河市六屆人大四次會議秘書處 2014年2月22日印 |